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 ...
-
阳春三月,桃花吐妍。
离了官道,马车在坑坑洼洼的小道上颠簸了一段时间后,缓缓停了下来。天青色的车帘后探出一个小脑袋,趴在车栏外干呕了一阵。
“小姐,再忍一会,快到了。”
小脑袋摇晃着又缩了回去。车厢内刚被叠放在一起的包袱随着马车的震动再次散落,左边脸色发白的姑娘眉头紧蹙,一脸的委屈。右边穿着书童服饰的人熟练的从陶罐里挑出一颗蜜饯往旁边人嘴里一塞。
“真酸…”
“哼,这一路上要不是这坛梅子,小姐怕是撑不下去。”
小心翼翼的用细竹棒撑起车壁上的一方小窗,清新的气息瞬间涌了进来。
“好舒服啊…”
“好美…”
两声叹息。
马车再次停住,悉索声过后,两人钻出了车厢,驾车的人早已下了车。顺着三人的视线,惊艳的是这幅风景—十里花红。
“小姐,穿过这片桃林就到了”抖落了随风落在身上的红白花瓣,朝着马车的方向回应,声音里透着轻快“我们走吧!”
渐入桃林才发现这里面空间很大,迷人眼的飞花,几乎一样的树,辨不清方向。兜兜转转马车再次停下来,车厢内的两人抖擞着精神下了车。
“老石,还没到吗?”
“就是,都走了大半天,我们肚子都饿了。”书童从车厢内拖出一个小盒子。
“是我疏忽了,我们先在这里稍作休息,今天能应该能到桃源。”
“芝芝,走,我们到处看看去。”
“小姐,别走远了。”
被称作‘小姐’的女子正是石裳,也是桃源未来的父母官。跟着管家,书童从千里之外的繁华都城,舟车劳顿,一路上苦不堪言。也幸好这里并没有另石裳太过失望,至少这里的风景最艳最美最惹人。
石裳领着芝芝漫步在桃林中,满意之色溢于言表。
“小姐,你看那里。”
顺着芝芝手指的方向,石裳见到的是一位梳着复杂发式的女子,一身桃色衣衫,伸手想采撷枝头的桃花。
“像画一样,真美。”
“愿为画中人…”石裳低语着,那女子好像有感应似地朝石裳看了一眼,仅此一眼石裳真觉得自己入画了。
“小姐,小姐”芝芝推了推石裳“看什么这么入迷?”
石裳回过神,再朝那人看去,那人已经走远了。老石跑了过来,
“刚问了那姑娘,往东边一直走就到桃源了。小姐,天色不早了,我们走吧。”
桃源地方不小,管辖下还有三个小镇。进了桃源石裳一行人发现这里商铺酒楼钱庄铁匠铺布庄样样都有,而像现在白昼月夜晚交替,落日余晖散尽的时刻,城里陆陆续续的忙碌起来,这个地方还有夜市。
在问了两三个路人之后,三人站立在这次的目的地—府衙的门前。似乎府衙的门小了点,门前也没有象征身份的石狮,当然也没有站岗的衙役。
老石整了整衣服,压下诸多疑问,神情凝重“小姐,桃源府我们是到了。”
“那我们就进去吧,我很累了。”石裳往前走了两步,老石拉住她道,
“小姐,我跟着老爷也有数十年了。这次老爷走之前让我好好侍奉小姐,我肯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姐,你本来承袭的应该是织造府的官位,只是…”
石裳握住老石的手,微微有些激动, “老石,芝芝,这次让你们陪着我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我很感动。去不了织造府是我的命,但是这里也不错。我还是可以做我喜欢的衣服,关键还有你们可以替我试穿…”
“小姐,做衣服这个事不急。”老石连忙打断石裳,“现在看这情况似乎不好”
“为什么?”
“老石,不用担心。你不是时常教导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小姐,这句话你记得?”芝芝惊奇道。
老石心有安慰“孺子可教。就是怕小姐初入官场就遇到一些个难对付的人。”
“难对付啊…爹曾经说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石裳不以为然。
“老爷说过这话?”老石努力回想着,按照是老爷那样的性子说出这样的话。
“我没记错,二太太的镯子丢了,爹就是这么说的。”石裳回忆着模仿起是老爷的口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石家也有好几只鸟。’
老石和芝芝尴尬了,一时冷场。这时府衙的门开了,里面迎出来身着师爷服的人。
“你是新任的桃源府尹?”
石裳微笑点头,“我是石裳,来这里任职的。”
师爷姓钱,带着石裳进了大门,便是戒石坊。
“钱师爷,为何衙门里人都没有?”老石问出心中的疑虑。
“桃源府地方小交通也是闭塞,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没有人愿意来衙门当差。石大人,这里便是衙门的大堂,您以后办公就在这里了。”钱师爷极为小心的解释道。
大堂似乎年久失修,门窗上的漆也掉了许多。进门,一眼就能看到高高悬挂的匾额‘明镜高悬’。
“钱师爷,这大堂似乎过于简单了吧?”老石试探的问道。
“哦,不简单不简单。这里大人要办公的工具一件不少。怎么称呼您?”钱师爷似乎意识到老石应该是能说的上话的人。
“敝姓石,是大人的管家。”
“钱师爷。”石裳开口了。
“大人有何吩咐?”钱师爷毕恭毕敬,两手作揖,身子却是挺直的。
“你腰围多少?”
“……”
“钱师爷,今天辛苦你了,你看我们都很累了,等明天在交接吧。”
钱师爷点点头,老石送钱师爷到了衙门口,钱师爷回神来,问道“大人刚是问我腰围?”
“钱师爷不要介意,我家大人没有别的意思…”
“二尺四”钱师爷接上口,老石顿住了“哦,刚才失态没有回答大人的问题,麻烦管家替我回大人的话。管家莫送,我就先告辞了。”钱师爷刚抬腿,又收了回来,老石奇怪的看着他,钱师爷爽快的说“我也没别的意思。”
“小姐,你怎么问别人腰围这种事啊。”芝芝待钱师爷出了衙门,数落起石裳的不是。“怎么说你也是未嫁人的姑娘,对方是个糟老头子,这种事怎么能问呢。”
“芝芝,以前在家我就是这么问的。”
“可是这里是桃源,不是石府。”
“那我下次注意。”
“小姐”老石回到大堂便听到两人的答话,“我刚看了下环境,后面有个院子便是咱们住的地方了,不大还算干净。芝芝,你先带着小姐去把东西整理下。”
等到月上柳梢,三人已收拾的差不多,隐约可以听见门外热闹的声音。
“老石,我肚子饿了。”
“小姐,我去叫厨子弄点吃的。”芝芝自觉的站起来往外走
“芝芝,这里没厨子。”老石拦下了芝芝“厨房我刚看过,里面什么都没有。”
石裳一听垮了脸,初来桃源的新鲜劲一下子就没了。
“桃源有夜市,我们可以去街上瞧瞧。”老石建议。
“可是我很困”石裳小声道。
“出去走走就不困了。”石裳被芝芝半拉半推下,出了衙门。
街道两边都挂着各式灯笼,大多是红色粉色的灯笼,每个间距都会有一盏桃花型灯笼。整条街可以说的上是灯火通明,而且相当的热闹。
“小姐,你想吃什么?”芝芝兴奋的左看右看“这个是元宵?还有馄饨、阳春面…”
石裳的困意一扫而散,即便在石府她也是难得出门一次。
“这几位客人,来尝尝我的面吧,包你满意!”胡子大叔向石裳等人招手,三人互相看了看,便朝着面摊走去。
招呼好石裳三人落座,大叔抓起一把面条往烧开水的锅里一丢。紧接着就开始配料,白花花的猪油,两小勺盐,大叔问“几位是要红汤还是白汤?”
三人面面相觑,老石开了口“大叔,什么是红汤白汤?”
大叔愣了下,很快答道“红汤是放酱油,味重,白汤是清水面。几位要什么?”
“给我们都白汤的,清淡点。”
“好嘞。”
不一会,三碗面条端上了桌,清汤挂面,上面洒了葱花,还有两根青菜。
“小姐,小心烫嘴。”芝芝轻声提醒石裳,自己已是一口面入口。
面谈前的人渐渐少了,大叔端了一笼包子放在三人面前。
“这是送你们的,本店的特色之一—豆沙包。皮薄馅多,尝尝。”
老石连忙摆手“这,我们不能拿。”
“没事,几个包子嘛。几位是从外乡来的吧。”大叔十分有兴趣的搭起话来。
“是,我们今天刚到的桃源。”
“哎,我就看几位面生,这整个桃源的人还没我不认识的呢。你们吃包子,尝尝我手艺。”
面摊又来了几位客人,大叔笑脸迎了过去。
“桃源民风淳朴,看来上天也愿意帮小姐一把。”老石点着头,看了圈周遭。
“老石,你也尝尝这包子,很好吃。”石裳和芝芝在老石心有感慨的时候早就一人一个吃了起来。
“郑大叔,今天生意真好。”
石裳无意投去了视线,桃色衣衫,复杂的发式。
“是她…”
“哈哈,七娘今天还是老样子吗?”大叔听了自然很开心。七娘点点头,视线落在石裳那一桌。
“七娘,你的豆沙包,我今天刚做的,很新鲜。”郑大叔用油纸包好了包子递给七娘。
“谢谢。”七娘收回了视线,给了郑大叔钱,道过谢后转身离开。
“小姐,你在看什么?”芝芝咽下最后一口,看到发呆的石裳。
“你刚看到了吗,那个人。”
“谁啊?”芝芝忙昂头朝一边看去。
“小姐,你们吃饱没?”老石付了面钱回来。
“我吃饱了,老石。”
“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芝芝也没再问起石裳说的那个人,三人顺着来时的路,打道回府。
月色如水,七娘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封盖。
“等到清明就可以饮用了吧。”
发髻有些乱了,七娘撩起散落的发丝,要瞥到墙角的一团白色。
“喵~”七娘抱起白猫,白猫在七娘怀里找了一个最舒适的位置。尾巴垂荡着,晃来晃去。仔细看,白猫的嘴角还有些褐色的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