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看言情的都是女生,基本上都对政治什么的不感兴趣。可是既是是清穿,又是九子夺嫡的背景,你光借一个壳,而不涉及事件的内核,是很容易出现女主做出自以为高尚圣母,其实幼稚不成熟的举动来。比如说老八,建立一个高楼,永远去毁灭它难得多,后者可以一步到位,前者却必须殚精竭虑,步步为营地打持久战。如果你不把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创业过程写出来,光靠一句陈述或几个形容词,如何能体现出其中的艰难困苦。这时候再出现女主要求其在江山美人之间作出选择,如果不选美人便是贪恋权位等等贬义词冒出来的情况,自然就会贻笑大方,不至于让很多代入女主YY的女生大声附和了。
本人不才,却也想把导致九子夺嫡出现的历史、人为等因素探讨一下。这毕竟是封建王朝,又是清朝这么个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的年代,出现这种乱局,可以说,当时的皇帝,康熙绝对是要负最大的责任的。越是强势的君主,便越把权力抓得紧紧的。还是以老八为例,如果没有康熙给出的机遇机会,再大的壮志雄心,也只能徒叹奈何。文章写了大半,但是这个放权的过程,我也基本梳理得比较清晰了,现在回顾一下整个过程。
康熙年少即从权臣手中夺过大权,但是要治理一个国家,只靠他一人是不行的,必然要分权给下面的人。他一开始是顺从满清的传统,倚靠的是宗亲王大臣,比如打吴三桂、打噶尔丹,靠的就是安亲王与裕亲王,但是等到他们军功初建,便一脚踢开了,开始提拔大臣。其中,以索额图、明珠满大臣为领军人物,汉大臣为辅,悠悠的父亲明德也是其中之一。康熙坐庄,维持索、明两党斗而不破的平衡,随着两党渐渐坐大,并各自推出一个皇子为领袖,这时候整个朝堂是没有任何生存空隙可供其他人喘息的,比如那时候走钢丝走得很辛苦的老三。等到两党争斗影响到了朝政的正常秩序,康熙就开始出手了,先扳倒卖官鬻爵的明珠,再强制索额图离休回家。至于明德的被打压,放在整个背景之中,其实就很不够瞧了。好了,宗亲、大臣都退出了权力的舞台中心,放眼望去,这时候的康熙还能再信任谁呢?好在,他的儿子们都长大了。
明、索两党的退出,终于留下了大面积的权力真空,在这种时候,谁最有眼力见,谁最有行动力,谁最当机立断,谁的力量就是这片真空地带的新主人。我们可以看到,康熙先后在两个场合,分别考察了几个大阿哥,老三与老八,太子与老四,因为种种原因,前一场考核由老八胜出,后一场则跑出了十三这匹黑马来。于是在拘审夏家谋逆案时,便是由胜出者老八与十三主管了。
至于后面的事,那就是后话了。可以想见,不止老八与十三,所有皇子新贵的纷纷出场,既分去了大臣的权,也削弱了太子的威信势力,这才是后来出现九子夺嫡乱局的最根本原因。
【以上只在本文中成立,仅代表个人见解,不等于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