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唐代宫廷定期向良家征选女子,一批又一批十几岁的良家女就这样选入深宫。这些女子除了姿色出众和有特殊机遇而选为妃嫔的以外,大多数以普通宫女身份供职宫中,了却一生。从唐代皇帝的敕令上看,选采良家女似乎是为了太子和诸王选妃,以保持皇家良好的血统,而事实上,只要美色、才艺超众,不论出身是贵是贱的女子都有可能脱颖而出,登上后妃宝座。唐玄宗风流倜傥,曾派遣花鸟使四出,采选天下美色女子,召入深宫。这些花鸟使自然不看门第、身份,不分贵贱,只看姿色,凡是美艳的,不管出身是什么,也不管是否婚嫁,全力虏入深宫,以供皇上受用。花鸟使为玄宗选取了许多美人,但却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诗人元稹在《上阳白发人》中这样描述花鸟使满怀墨诏求嫔御的情形:
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
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
十中有一得更衣,九配深宫作宫婢。
一些醉心天仕途的官吏往往将色、艺俱佳的女儿和治下才、色双绝的女子进献给皇上,送入后宫。唐代著名诗人和大臣崔出于个人前程的考虑,甘心将美艳的妻子、女儿献给太子,送入太子东宫,从而获得高官。崔提虽然被同僚讥讽,称他进艳妇于春宫,但他却因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唐代秘书监郑普思主动将女儿献入后宫,遭到正直大臣的指责,使唐代一批又一批的官员都自愿进献自己的美艳妻女,以求取富贵。仕宦获罪,子女没为官奴的是宫女的一个重要来源。不过,这些获罪没入宫中的女子往往是宫中最低层的苦役者,从事最艰苦的劳役,奔波苦累终生,个别的也能跳出苦海,成为宫女中的人上人。如武则天时权倾朝野的上官婉儿,其祖父获罪,她在襁褓中便和母亲一同没入宫中为奴,后来慢慢出人头地,成为权掌机要、被皇帝宠幸的嫔妃。唐代后妃就是从这成千上万的女子中产生。中国后宫一直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说法,这是皇帝有正规名号的庞大妻妾群。唐初规定,后宫设皇后一人,皇后之外,设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捷好;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宝林;二十七御女;二十七采女。这些女子,各有品位,合112 人。东宫太子在太子妃下设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官修史书《新唐书》《旧唐书》设后奴传,传中列有皇后26 人、妃嫔人,还有见于史书的女子约60 人。唐代风流好色的皇帝要算唐玄宗李隆基,但李隆基虽然好色,却较专一,一生中的主要情爱都给了杨贵妃、梅妃、武惠妃、赵丽妃、皇甫德仪和发妻王皇后,而主要是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