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开题答辩(上) ...
-
看三体1,看到一半,突然有个想法。
谢谢收藏的3位姑娘~~我还以为没人看呢,有三个人看我就满足了。于是写下来,不懒了。
其实我每天脑子中都充满无数的科幻小说,只是99%都没有写下来。
谢谢三位,让我有动力把这一篇写下来。
因为我也是业余的,所以肯定有很多不合理。请大家多多包涵。
————————————————————————
开题答辩(上)
2056年4月6日凌晨2点,搞定课题开题报告,谈重差点在电脑前睡着。这日子过得,一个悲剧啊。
第二日天气很好,著名邋遢人士谈重穿着拖鞋就出门了,走到一半,才回去换鞋。
今天研究生课题开题报告的答辩在三教学楼的顶楼,与计算机相关的所有专业都将在今天上午进行答辩。谈重所在的模式识别专业,是第一个开始答辩的。
谈重、谈重的爸爸、谈重的爸爸的爸爸,都是学模式识别的,谈重他们家,算是模式识别世家。但谈重的爱好却是天文学。现在,必须在离地200米的观测台上才能观测星星、进行宇宙射线研究。200米以内的地面,已经被尘埃及各种通讯射线所干扰。
谈重听他爸爸的爸爸告诉他,谈重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小时候,在田里睁开眼,就是星星。
谈重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他爸爸的爸爸的爸爸肯定觉得模式识别这玩意儿也不可思议。
谈重的爸爸的爸爸在20世纪后期的课题研究中,研究的是关于车牌的识别。就是说,在收费站,一辆车开过去,拍张照,计算机便对图像进行识别,转化成数字和文字。这其中的难点是区分0和O,还有那些复杂的中文和特殊牌照。
而谈重爸爸的爸爸,这个摄影爱好者,他的课题则偏重应用而非理论。他讨论了在数码相机中置入识别系统的可能。想想看,拍一张照,便可以对图像进行同步识别,提供有效信息。当然,在当时的科技环境下,这是一个假想。再说了,单反这玩意儿已经那么贵了,再加入模式识别,老鬼才买得起!
在谈重回忆家族模式发展史的时候,他学号前面的两位同学的发言结束,谈重把他的开题报告交了上去,并在三位老师中间坐下。
“怎么这么迟才叫开题?”三位老师当中的那位,是谈重的导师,他问。
“我忘了写。”
“好好好,下面开始陈述你的开题。”
“我这次的模式识别,不仅仅是识别,其中也含有分析。我的识别需要建立在一个宏大的基础上。我的模式识别课题是:天体运动规律的识别及预测。”
“什么?这不是天文学研究的东西吗?”三位老师共同发出声音。
“我对天文学的研究是基于模式识别的基础上的。我的灵感来源是三体问题。三体问题,就是研究三个球在互相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已经证明三体问题无解,但找出了特殊的模式。2053年,美国科学家费加罗再次利用模型证明三体问题无解,并向全世界演示三体是一个无序运动。此后,对三体问题的研究告与段落,但试想,是不是我们以往所有的模式建立都出了错。三体问题的建立是被放在一个合理的环境中的,如果本身它的存在就是不合规律的呢。虽然我无法对三体问题提出解释,但是我认为从以前到现在对于天体运动的研究的三种方法,分析方法,定性方法,数值方法,都过于偏重人脑的创造性,现在我提出这个课题,是想在天文研究中、在三体等众多无解问题上,发挥计算机的力量。”
“继续说下去。”
“我现在将提出一个完美的假设,而不研究这个计算机组将有多大,需要怎样的核心才能带动它。而这个模式识别中的句法我也无法完全落到实处,我的这个论文将集中在理论以及方向上。”
谈重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这个模式的建立,需要一颗人造卫星。因为是对宇宙进行识别,所以必须要对宇宙进行观测。”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