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吕安有八岁了,皇家的人,八岁已经懂很多事了。吕安自知在太子府的处境尴尬,过世的母妃,唯一的嫡子,这些给他带来的只有危险,还好有父王护着,也没让两个弟弟长于妇人之手,跟自己离了心。这次父王要帮皇爷爷打理朝政,老师就叮嘱过要提防后院那些人。谁知父王秘密把自己和弟弟都送到了韩侍郎的庄子上。
韩家人口不多,除了韩氏三兄弟,还有一对外姓母子。但不管是韩侍郎夫夫还是周东升都尉的官级都不高,吕安想不通为何父王对他们另眼相待,信任有加。甚至吩咐过私下接触时亲近些也无妨,所以早先在南郊庄园,三弟吕和的贸然开口自己也没有阻止。父王那段时间谈的最多的是韩焉叔叔,可是后来再也没提过,反而让自己客气对待周都尉母子。老师曾出手查韩家的底细,中途被父王察觉,狠狠敲打了一番。
“大哥?”对面床上吕康坐起身,面朝着这边,有些迷糊地喊道。吕安回过神:“没事,快睡吧。”说完就把床头的蜡烛吹灭,那头吕康应了声又躺下了。黑暗中,吕安伸手给身边睡得四仰八叉的吕和掖掖被角,听着外面雨打竹叶的声音,缓缓闭上眼睛,算了,父王自有决断,还是安心在这里待着吧。
韩焉知道东升受伤的消息时正带着三个世子在小溪边钓虾。是红玉跑来报信,说是亲眼看见东升被抬着进了庄子,韩焉当即手一松,钓竿落入水中。
等韩焉心急火燎地跑回去,韩奕木着脸正背手站在东升房外的走廊前,四下不见芸娘踪影,紧张地推开门,却看到韩柏在一边捧着碗面吃得稀里呼噜的,那重伤昏迷的人正光着上身坐在桌前,不耐烦地拆着胸前缠得厚厚的布条:“二哥,别光顾着吃面,赶紧帮我把这玩意拆了,热死我了。”韩焉心中提的一口气当下就松了,脑中火光一闪,马上把身后的门关个严实。果然,接着就听到屋外韩奕把跟来的红玉和阿宗打发走的声音。
东升见到韩焉,上挑的桃花眼弯了弯,就要起身。韩焉上前两步按住他,在旁边坐下,小心地解开拉得乱七八糟的布条。东升见韩焉那小心劲,声音里满是笑意:“焉焉,没事,别紧张,真没事。”韩焉执拗地揭开最底层的布条,果然,胸膛上除了块青淤一个小口子都没有。一边的韩柏含着面哼哼地说:“焉焉,他那儿屁事都没有,我才是真正受伤了,你都不知道关心关心我。”韩焉转头就看到韩柏气呼呼地咬着嘴里的面,故意抬得高高的手臂上也缠着一圈布条,外面有几丝渗血晕开的痕迹,韩焉好笑地坐过去:“二哥,是弟弟疏忽了,是胳膊上的伤吧,我看看。”韩柏扭来扭去地躲着,就是不给他看。
闹了一阵,等两人好好吃了面,韩焉才正经问道:“哥,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不是去狩猎的吗?怎么受伤了,而且东升还要假装重伤?”“遇到刺客了,也是在意料之中,只是事发在半夜,差点给他们逃了,这次大哥事前给的名单帮了大忙。东升这次也悬,对方有个弓箭手力量很大,要不是早有准备,东升的情况很难说。不过,东升装病是因为涉及到后面的封赏。”“封赏?”
“对。”封赏的事韩柏也不清楚,东升接过话头:“我朝武将升官困难,护驾功劳可不小,至少能连升三级。这次因为防卫不当,禁卫军统领被罢免,上头已经定下由我接任,毕竟我可是给皇上挡了一箭,二哥将是御前行走,一品带刀侍卫。过些天,圣旨就应该下来了。”
这封赏让韩焉心下一跳,本朝的御前行走有调动宫中侍卫的权利,而禁卫军下还有三大近卫,总共有三万人马,皇上这是把自家里外都交给二哥和东升了。这是项羽舞剑意在沛公啊!
韩焉有理由相信三皇子吕章也会这么想,要知道上个月吕章刚纳了禁卫副统领的小女儿为侧妃,请的厨师就是有间茶楼的。看来这次刺客来路不简单。以前世看的电视和小说的经验,韩焉觉得就算这次刺客留下了活口,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为了保密,韩焉他们的院子是不能进人的了,韩奕和赵瑞恢复上朝,端茶送水吃饭都是韩焉和芸娘轮着来,不过没几天,太子派人来接世子的车里带来四个暗卫,说是看门的。得,又一个门清的。
东升回来的隔天,芸娘才露面。那时,韩焉正在捏包子,芸娘一身出门的打扮进来:“焉焉。”韩焉一抬头,眼前一片鲜亮的湖绿色:“婶子,昨儿去哪儿了呀,东升他们回来了,都没瞧着你人。”“我知道,这才从你那院子过来的。再说还能去哪儿,昨天是那死鬼接我出去了。”芸娘接手阿宗扯着面剂子,一出口就是这充满乡土气的称呼,把韩焉乐得,手上的包子都少了几个褶。
显然,芸娘一回来就找韩焉那是明摆着有事。“焉焉,你一会儿去铺子不?”“去呀,南边又有布料到了,我去看看。”“我记得茶楼里有说书先生吧。”“嗯,婶子你想听书?那一会儿一起过去呗。”“不是,是我这里有个书稿,就这两天你安排下。”书稿?韩焉把手上的包子收口放进蒸笼,拍拍手上的面粉,好奇地接过芸娘递过来的一叠纸。
嘿,写的是这次狩猎的事,上面落的都是真实人名,不过把刺客方面写的很模糊,重点在东升救驾的英勇上,当然二哥的戏份也不少。
“死鬼说让先生往精彩里说。”芸娘正色说道。韩焉眼一转,笑着收好稿子:“放心吧,婶子。吃了早饭我就出门,让李先生熟悉半天稿子,今儿晚上就能叫人听上了。”心下暗叹,古人不可小觑啊,连舆论造势都知道。
李先生的口才了得啊,这玉面小将周东升围场救驾的故事转眼就在京城如火如荼得传开了,周东升和韩柏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关注度高了,相关消息也蜂拥而至。
。。。。。。
周都尉韩都尉还未有家室。
俩小伙子长得真是俊,老李头没说假话。
周都尉前几日清醒了,现在都能下床了。
皇上升两人官了,都是大官。
皇上经常召见两人单独谈话。
。。。。。。
现在,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最得皇帝青眼的人有两个,周统领,韩侍卫。
韩家庄子,风头正盛的周统领看着桌上成堆的庚帖,薄唇抿紧,站立半饷,猛地一拍桌子,抓上放在一旁的黝黑马鞭,到马厩拉了马就往京城扬鞭而去。
第二日一大早,一个让众多闺秀及其家人心中盘算落空的消息传扬开来。
当今圣上在早朝上当着诸大臣的面准了周统领的奏请。为他与一位男子赐婚。
听到这个消息的都掏掏耳朵:
男子?一位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