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当时明月在 ...
-
半夜里,楚凌忽然醒了过来。
云潞竟然立在他的床头。窗外月光正盛,照的云潞脸上一片青白。
云潞轻轻的道:“凌大哥,带我走罢。”
楚凌心中一惊,问道:“这么晚了,云妹你如何出得城来?家里人可曾知晓?”
云潞默默无言,却有两行珠泪顺腮而下,倒比梨花带雨更胜三分。
楚凌素日硬气惯了,此刻见了云潞流泪,好似是火炭掉在了一颗心上,忙道:“莫哭了,我带你走便是了。”
所幸楚凌家中也并无多少物事,只略略收了些细软,便携了云潞一同上路。一握之下,只觉云潞手心冰冷,心里又爱又怜。
云潞出身富贵,却对自己青眼有加,欲将终身托付。只是云潞双亲盼得自家女儿嫁与世家豪门,无论他如何求请,始终不允这门亲事。云潞此时离家投奔,从此便是后路皆断,六亲皆抛。
楚凌带着云潞夜里行了十七八里路,挨到天亮,万幸并无人来追。两人便雇了一辆马车,只求离乡愈远愈好。
行了半月有余,两人盘资将尽。恰好就近村中要延请西席,楚凌便做了教书先生,在村中安顿下来。
两人素来情意暗许,过不多日,楚凌办得几桌薄酒,宴请了乡邻,将云潞娶进门来。
日子便一天天滑过去,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云潞操持家计,浆衣煮饭,初时未免生疏,及至时日长久,倒也慢慢娴熟。
楚凌心中感激,却只觉的云潞为己牺牲良多。此时两人既已成亲,设若去见了云潞父母,赔情致歉,二老想来也不会太过为难,云潞也可与娘家时常走动。
这日,云潞正做着中饭,楚凌便将回家省亲的话对她说了。云潞面上神情淡淡的,并不十分欢喜。只说时日尚短,怕父母心头火气未消,倒不如过些时候再去也不迟。
如此便拖了半年有余。楚凌见云潞不甚热心,想着女儿家面皮薄,便不再提起,也渐渐淡忘了此事。
眼见到了年关,众人皆忙着到城中置办年货。楚凌原是不常外出走动的,此时也想到城中金铺去,为云潞挑件首饰。也是赶巧,在路上偏遇见家乡旧识,便邀到家中款待。那乡邻满口应承,一路上和楚凌说笑。及至家中,唤了云潞见客,那乡邻面色剧变,惨叫着飞也似的走了。
楚凌心中好生纳闷,云潞脸色惨白,强笑道:“想是你这夫人貌丑,倒吓坏了客人。”
隔日里,楚凌照常去学馆,却有一个童儿递了封信给他。
已是暮色重重。楚凌慢慢的走回自家。远远的便见得云潞立在门前,身上穿的,赫然是半年前出逃时那件衣衫。
楚凌走近,云潞惨然一笑,道:“想来你都知晓了。”
楚凌只觉心中痛极,却只点头应道:“知道。”
云潞怔怔的望着他,低声道:“你竟还肯回来。”
楚凌喉中一哽,隔了片刻,方道:“不如我们搬入山中,那里清静些。”
云潞不再言语,只是立在那里。淡淡的月光照了下来,云潞那一身白衣便更显清雅。
楚凌便走上前来,一握之下,手中却是空空荡荡,倒好似眼前是个虚影儿。楚凌大惊,眼见得云潞的身形越来越淡,便要不见了。
楚凌喉中格格作响,心中如火熬煎,怀中空空如也,却有云潞淡淡的声音留在耳边:“你既已知晓,我便再不可留。”
恍恍惚惚,楚凌忽然想起那一夜,凄凉的月光下,云潞静静的站在他的床头。
那个时候,她便已经死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