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一场“粪战” ...

  •   老兵3呢,对团部厕所的臭大粪以及营造臭大粪的氛围印象极差,常常跟另一北京兵评点:张美丽同志好好一姑娘偏去掏大粪,怪可惜了的……
      这一天,也就是老兵3偷听连部嘀咕的第三天,太阳竟然从西边出来了。
      傍晚,连长一溜儿小跑地穿过工兵连那一大块黄土空场,跳着脚地往连部奔。
      老兵3和兵们都疑惑地随着连长的动作转眼球,很像一只只小老鼠紧张地观察着一只老猫的动向。
      果然,晚点名的时候,任务下来了。
      晚点名,连长站在队伍前边,俩眼跟小发电机似“突突突”的放着小蓝光儿,一个劲儿地搓手攥拳头;指导员呢,那白白净净的脸上稍有点“阴天”。
      老兵3他们不明就里的站着,心里都揣度着“咱连有啥好事”吗?
      只听连长清了清喉咙,对着全连高声喊道:“……经过全连同志们的连续努力(其实是他一个人没完没了地在团长那边磨叽),我们连,终——于——拿下了——团部——厕所的掏粪任务!……同志们要知道,有多少人盯着那块肥肉啊(老兵3胃里咕嘟了一下,指导员翻了一下眼睛)!啊,虽然这任务给了我们连,但是,别忘了其他连队的眼睛,这消息可传得快。晚饭后大家准备好所有的用具,一排负责板车的改造。明天我们一定要给它全掏空!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
      结果,老兵3们的晚饭在快速“呼噜”声中完成。
      大家回到各班排,开始准备盛粪的用具。
      除了脸盆就是大铁盆,那个拉粪的战车是老兵们用大板车改造的,就是弄点粘土和成泥再加几块砖,立着,围在板车的四周,中间一凹,就成了拉粪的战车模样。各班把家伙统统都码放整齐,放眼一望,一水儿的军用脸盆……
      熄灯前,老兵3们又接到连里的最新命令,早上5点起床,攻克团部厕所。
      原来,连长生怕其他连队捷足先登,抢了先。
      第二天一大早,天蒙蒙亮,工兵连全体集合。
      老兵3手里拎着自己的脸盘外加一把铁锹。
      他瞟了一眼指导员,只见他手里拎着一系了麻绳的大铁桶,脚上穿了双雨鞋。老兵3这个后悔,暗想,咋不让俺娘也给寄双雨鞋呢?这会不就派上用场了嘛……
      还没等他细琢磨,就听连长以兴奋的语调一个命令喊下来:同志们!目标——团部厕所!冲啊!……
      你说也奇了怪了。刚刚还在磨叽着不情愿的老兵3等几个城市兵,一听到连长这少有的喊声,霎那间血液上升,浊气下降,浑身上下都是奔赴沙场的气概。这群兵“嗷嗷”叫着,一阵叮叮当当狂响(手里拿的家伙),冲向团部厕所。
      工兵连那冲向厕所的劲头儿,把团部的哨兵都给镇住了。哨兵看这振奋人心的景象寻思着:这帮坏小子给其他连队挖个土堆都叽叽歪歪,咋就跟这粪这么亲呢?
      只见工兵连的兵们按照连长布置的方案冲进厕所,用桶提的,拿盆舀的,往战车上倒的……
      臭吗?
      能不臭吗?老兵3连吐的心都有,他当时还幻想着要是能戴个墨镜什么的来多好。不过,没人偷懒。兵们根本顾不了许多。脚上,腿上,胳膊上都粘着粪汤。
      一辆战车满了,老兵3扶着砖坯推车往连里跑。
      蹬车的正是指导员。
      这会呢,指导员也不抒情小夜曲了,一个劲儿的“嗨呦嗨呦”地打着拍子。
      他脸上全是汗水。
      他骑得欢,老兵3们推得猛,途中,很不幸,车轱辘遭遇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铬了铬,结果,车身“忽悠”一下,战车里的战利品很大方地溢出来……浸到了他的屁股上,老兵3想笑没敢笑,一定不能笑,就那么憋着。
      指导员忽然激灵一下挺直了身板儿,慢慢地回过头,放下眼,看了一下自己坐着的屁股座,又看了一眼老兵3,忽然露出小板牙,笑了。
      老兵3忍不住笑出了声。
      指导员紧接着一耷拉脸,老兵3立刻闭紧了嘴,但实在是收不回去那笑了。
      他看见指导员扭过脸儿去,竟然又唱上了绿岛小夜曲:
      姑娘呦,
      你为什么还是默默不语……
      老兵3的腿立马松了劲儿……
      结果,在指导员的小夜曲和脑海中反复出现的张美丽同志稍嫌粗壮的身影中,老兵3推着一战车粪安然无恙地到达了连队菜地。
      工兵连的这一场“粪战”,没让其他连队占上半点便宜。
      当其他的连队早饭过后排着队奔向团部厕所时,团部哨兵们的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上去了……
      工兵连的那块稀烂秧子地,终于吃上了肥,而老兵3们的宿舍却整整臭了一个星期。可这一个星期,每每路过菜地,老兵3们高兴极了……

      二排驻守的弹药库,就在团部的南边,在连部的西南角。二排距离连部3公里,距离团部约2公里,细细画出来应该呈个75度角的位置。
      就是这个75度角,是老兵3们遥望连部和团部的距离。
      连部或团部一有活动,比如看个电影什么的,老兵3们就要一路小跑着去集结。由于他们离团部的距离是全团唯一的,不能落在其他连队的后边。于是,总是在连部晚饭刚刚结束,就列队跑步前进。往往按时跑到了团部大礼堂,那些匆匆塞进胃里的馒头萝卜已经翻江倒海了,吐的心思都有。
      全体集结完毕,开始拉歌。
      工兵连这时候打死也不敢招呼指导员那著名的《绿岛小夜曲》,这会儿,只要其他兄弟连队不主动找上门来,能不招惹是非就不招惹是非,能以柔克刚就以柔克刚,能……
      不是工兵连熊包,是他们本身就兵少,起码比其他连队都少了三四十人呢,就是一个个都扯着嗓子弄成杜鹃啼血,也不见效果。比如,拉歌“团结就是力量”,你一开头气势满满声音洪亮,冲到高潮的时候人家不理你,专等你唱到相对婉转、高潮散去的拐点,人家百十号人一嗓子“团——结就是力——量!”你立马就丢盔卸甲不知东西了。
      这不明显挤兑人嘛!于是工兵连的兵们就拼了气脉玩命吼上几句以示骨气!
      早说了,拉歌吼的那不是旋律、词句的节奏,拉歌吼的绝对是士气,是一个连队的精气神儿,一个连队的战斗力。
      工兵连吃亏,连长脸上相当的挂不住,老兵3们眼见着连长那张饱满的长脸由红变紫再从紫变青逐渐发白……这倒与指导员那白白净净的小脸相映成趣。所以,在全团的拉歌声此起彼伏之中,工兵连一定要巧妙的找准自己的位置。当然,每次到团部大礼堂看电影,这歌还没此起彼伏呢,兵们的胃里的那点黑面馒头和萝卜条之类的早就此起彼伏,都快奔嗓子眼了。

      弹药库不起火做饭,二排的兵们吃饭、打水都要到连部去,包括早上的洗漱,都要往返6公里。
      他们二排的兵每一次浩浩荡荡地开进连部都会把连长气得鼻青脸肿,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为什么呢?
      你看,二排的兵早上6点起床,然后出早操。6点30分的时候这帮秃小子们就整装前进了,除了留下领班员和站岗的外,二排的兵一律“环佩叮当”:
      只见一队兵集合排好队,上衣左兜里插着把牙刷,牙刷把是五颜六色的;上衣右兜里各别进去一条毛巾,初期还是白色的,时间一长就灰黑色相杂了;手里拎着刷牙的绿色缸子;几个兵腰间佩带着关键性的钥匙串;前三个或者后三个兵,还要每人带三个保温桶——给站岗的战友拎回米汤同时也是一天的饮用水。
      连部7点钟准时开饭。一年到头,工兵连的早饭永远是馒头、米汤、萝卜条咸菜。所以,那三个保温桶永远是必须的。
      从6点半到7点,30分钟,二排的兵们绷着早上刚起床的那股精神气,一路疾走30分钟,直奔连部食堂。
      由于走得快,二排的“环佩叮当”,成了工兵连清晨的一首独特的弦乐小合奏,也特让连长气愤,总觉得有脂粉气息。连长本来很要强的一个大老爷们,每每让那些个由远及近的、红黄蓝绿的牙刷棒和灰不溜秋的毛巾弄得咬牙切齿,特别是有兄弟单位的人在场的时候。

      转过年的冬季。
      二排长又要被连里抽调训新兵了。恰巧全团搞冬季拉练,除了留下新兵训练和炊事班作为留守人员之外,连里其他的兵都要跟着大部队开拔。
      老兵3成了留守人员,任务是保障供给,与炊事班的老兵杨给新兵们做饭。
      “杨妈妈”老兵杨乐得老兵3留守,俩人感情没得挑。
      “哥——哥,你说咋办就咋办。”老兵杨常对老兵3说的口头禅。
      留守的第二天,看着餐桌上那一成不变的几个看家菜,老兵3眨巴眨巴眼睛,脑海里那幻想的小翅膀就翻腾开了,他对老兵杨说:
      “那些新兵跟咱们那会儿一样,总吃这些,训练又苦又想家,多可怜啊。咱这样吧,咱明天给他们包大包子吧。不就是那点肉吗。”
      “哥哥欸,你说什么都行,可就咱这俩三人有点忙不过来。” 老兵杨眯着眼睛憨憨的说。
      “那好,我这就去找二排长带新兵来包包子。”
      “随你,哥——哥。”
      老兵杨额头上那密集的皱纹也跟着“笑了”。
      老兵3乐颠颠地一路小跑。到了训练场,见新兵们正在训练踢正步,他一眼看见二排长绷着脸拧着眉,酷酷的站在训练场边上。于是,老兵3跑到他眼前,嬉皮笑脸:
      “排长,今天让新兵早点结束训练成不?”
      “嗯?你小子管这么多啊!”二排长依旧拧着眉头,但眼睛里明显的闪出了笑意。
      老兵3一见有门,就小声说:
      “早点结束好帮厨吃包子啊。”
      “嘿嘿,这还差不多。”二排长一歪嘴,冲着训练的队列喊道:
      “一班长、二班长,下午政治学习,三点结束后去炊事班帮厨。”
      一班长得令,显然知道晚饭不是包子就是饺子会等着他们,一个劲儿地向老兵3挤眼睛。
      老兵3又颠颠地跑回到炊事班。一进门,就见老兵杨特意从集市上买回的大肥肉,鲜亮亮地摊在案板上。老兵3冲着老兵杨一伸大拇指:
      “‘杨妈妈’真不赖。”
      俩人揉面、洗菜、择菜、剁馅儿忙个不停,专等新兵们到点儿来擀皮儿包包子。
      开饭了,香喷喷的大肉包子被新兵们抢得一个都不剩,吃得是心花怒放,看着都觉得香。小新兵们吃完,一个个从食堂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挂着喜气。连帮着食堂打扫卫生的时候嘴都合不拢。
      老兵3和老兵杨身上系着粗布围裙,就站在门口看着新兵们,心里舒服极了。
      连长带兵出去拉练一共半个多月,老兵3和老兵杨给新兵们鼓捣过两次大肉包子。
      第二次大包子会餐结束后,老兵杨稍稍显得有点顾虑。
      老兵3连忙问:
      “超没超(超出伙食标准)?”
      “倒是没超。”
      “没事,连长问起来就说我弄的。”老兵3下了定论。
      大包子不做了,老兵3开始琢磨着炒菜的时候从哪儿能恰到好处地榨点油水出来。
      结果,他发现,把吃肉留下的肉皮放在炒菜锅里,可以炼点油出来。这样,炒菜的时候油水就显得丰盛些。老兵3想了就干,边用肉皮炼油,边征求老兵杨的意见:
      “咱们那会儿油那么少,每次都是拿馒头擦盘子底儿的油星,这回,咱可让新兵们吃好了,哪怕是多点油星呢,香啊。”
      “行嘞,哥——哥,你掌勺你说了算。”
      老兵3乐得施展他所有的幻想在厨艺上,于是,把炊事班原有的五香粉、胡椒粉啊什么的,一股脑都弄在菜里。看得老兵杨满腹狐疑。
      好在炒出来的菜味道还不赖,新兵们赞不绝口。否则,估计即使是老兵杨也得说“哥——哥,你别掌勺了,即使你掌勺你也说了不算”……
      两周之后,拉练的大部队回连了,老兵3着才重回班里。
      新兵班班副遗憾着:
      “咱们口福没了。你要是留在炊事班就好了。”
      “那多没劲啊”,老兵3故作矜持“那可没战斗班牛气啊。”
      其实他挺舍不得掌勺时,他随意放调料征求老兵杨意见的那声招呼“哥——哥,你掌勺”……
      “哥——哥”,是老兵杨跟老兵3说话时的口头禅,老兵3听着很受用,“在工兵连一年半,混了个专用口头禅,多不容易啊。”
      老兵3在给我的信里说,“你想,我当兵前,在学校连1500米都跑不下来,还是平足,投掷手榴弹经常把自己也投出去。可新兵三个月,马上就要达到我们王牌军5公里越野的考核速度,我,我努力极了。可那不是我努力了就能达到的。可是,我真正地体会到,有些事已经无法回头了,如果我一直留在工兵连的话。”
      最后,老兵3这样写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一场“粪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