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从红楼梦论嫁妆
正好毕业论文也是写的和红楼梦有关的,所以就着刚作者在文中写到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原话说到,迎、探两个丫头每人1万两就够了,来写写嫁妆。按照现实来说,曹家是江宁织造,是最肥的4品官(或者5品),但是当时说这个话的时候,曹家已经是末路了,所以也可以说这个嫁妆的含金量绝对没有贾敏的时候高。另外,迎春和探春均为庶女,惜春虽然是嫡女但是却是宁国府的轮不到王熙凤来说嫁妆的事。即使从书上来讲,贾家也不是国公家,而只是袭爵的奉恩将军。所以红楼梦中这一万两可以理解为普通的略微肥的4品官就应该拿出的陪嫁比较恰当。
另外婚姻结两姓之好,聘礼在一般的体面人家是要返还到嫁妆里的,所以王熙凤这里所说应该是不含聘礼的说法,因此这个嫁妆还要再多少增加一些,也不多增了,一般聘礼为3000两应该还算恰当吧。
那么两个庶女的嫁妆应该是1万3000两左右。
庶女如此,嫡女呢?元春入宫,这个没有什么聘礼和嫁妆。贾敏呢?书上没写,但是一定不会只有这么1万3000两。贾敏、史太君、薛宝钗甚至林黛玉应该都会略高于这个数目。2万两总是低估了吧。
说到这里林黛玉这样的绝户人家,怎么会嫁妆少于薛宝钗呢?72回说到再发给三二百万两的财就好了,之前也就只可能在林家(盐铁之利是没办法说的)那发过……可惜了,林妹妹有这样大的家财却没有能保护它的权力,所以就只有一死了。这也是文中明兰为什么不要那么多嫁妆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清朝的统治能力是极差的,人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和明朝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差距高达3倍以上。
明朝4品官嫁女就不按照差距3倍来算了,只乘个1.5倍不算太夸张吧。也就是说嫁庶女应该是1.8万两左右。嫁嫡女3万两左右。这样按照每两500元换算,嫁妆就是庶女900万人民币,嫡女1500万人民币左右。当然这是包含了全部的,包括了庄子、店铺、宅子、土地等生财工具和头面首饰、名贵衣料等非生财工具,还包含陪嫁的现金银子。应该各5、5之分吧。按照10%左右产生利润算。庶女每年的活钱9000两的10%就是900两左右。嫡女就是1800两左右。(活钱折算成现金就是45万元和90万元)
其实说到这里,只有统治阶级比现在爽,那些丫鬟,即使是小喜鹊那样的大丫鬟,月银一半也才1两,500块,比现在的低保也就基本相当了。下面的普通平民就更惨罗,20两银可以过几年,1万块可以过好几年好日子……可以想见,生活的巨大差异,还是新时代好啊……
之前写评论的时候,大家说我是哪里,大米的价格只有每公斤2.5元,其实我说的银米比价是银子和谷的比价,我说的是稻米的价格哦……去年的稻子收购价格基本上就是每公斤2.5吧,不是大家在超市买的清洁米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