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贺二爷家三幕剧
一
六月,知了照例是烦人的。贺二爷家照例是清清爽爽。
刘嬷嬷从外边回来后直接去了贺二太太屋里。把家事禀报后,她想起一件事:“太太,今儿我到东市看见弘少爷的铺子对门新开了间医馆,瞧着可比弘少爷的大:”
贺二太太:“这是迟早的事。瞧着你赚钱,眼红的可不少。”刘嬷嬷:“说来弘少爷也不是贪利的,可听说那家是有背景的,这可架不住人家-”
二太太有些烦闷:“都是分了家的,那房管得了那房,都是人家的闲事罢了。依我说着,这还是开始,前时婆婆给他管着,这会她老人家烦了,直说要回老家。”
刘嬷嬷忖度:“是为盛家的事儿?”“谁说不是呢?这么好的一门亲事就这么没了,盛家六姑娘风风光光的嫁了,老人家心里真不痛快。现在好了,公婆要走了,盛家的亲事黄了,看谁个帮他?自古官商官商,就是咱们家,有个娘家得力的侄儿媳妇也是好的。”
刘嬷嬷劝慰:“这弘少爷眉清目秀的,家财也还算丰厚,再找好的吧。”
二太太眉头皱起:“嬷嬷你不知,老三家的四处打听,前儿还托了我给她看着,你也知弘哥儿是不出仕的,官家的那个愿意?小门小户的她又嫌人家上不得台面,还要姑娘贤惠,怕不贤的委屈了她可怜的外甥女。就这样,好不容易看好了一家,姑娘也算是好的,人家一打听,家里现摆着这么个妾,说什么也不愿意,还说不能让姑娘去吃苦。她才急了,你说说,这哪里的事儿?还说盛家攀高枝儿,换你,这还用选吗?得,自个的媳妇自个看去,我操那门子的心。”
嬷嬷无话,又说了些别的。
二
三年后,六月,知了叫着,贺二爷家。
二太太正在看账,刘嬷嬷匆匆进来,面有忧色:“太太,您听说那家的事儿了吗?
二太太眼皮儿一抬:“又是老三家?他家的事儿有什么新鲜的,左不过那家太太又晕了,那曹姨娘又哭闹了。
刘嬷嬷神情严肃:“太太,是外边的,这事儿可大了。我那家的说是衙门的人到了弘哥儿铺子,说是有人吃了哥儿铺子的药,昨儿差点出了人命,要带哥儿走。”
二太太吓着了:“咋这样?弘哥儿是谨慎的,咋会?”略一思索:“爷知道吗?”
刘嬷嬷:“这会儿,爷正四处找人办呢。”
二太太站起来,沉默不语,想着,嬷嬷不敢言。过会,二太太抬头:“怕是里面有什么吧?这些年,那万家虽说仗着势大钱多压了哥儿一头,可弘哥儿老实做着生意,老主顾信他,生意也没怎么坏着。那万家还要赶尽杀绝?”
嬷嬷:“自个身正不怕影歪,就怕人家起歹心。说来三爷这府也是可怜的。”
二太太哼了一声:“可怜?是可怜,谁让她将煮熟的鸭子都弄跑了。如果当初结了那门亲,那万家算得那根葱?瞧瞧盛家,老爷升了三品,他家大哥儿是得了圣上欢心,这出息大着呢。再说他家大姐儿的女婿,前年升了职,这回儿风头还劲,五姑娘那家也中了进士当了什么官,更别说六姑娘家,唉,想起我都憋的得慌。”
嬷嬷不好说什么,只有说道:“这会儿说这些有什么用,谁说不是呢?只好让咱爷多辛苦,找找人,如果咱家不理,老太太知道了,那还不是找骂?”
二太太心里不痛快:“找人,还不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掏。盛家的亲事黄了,那老三家找了多久才找到现在这媳妇,说是官家小姐,也是庶女,能跟盛家比吗?一个六品官家的还是个不得宠的,嫁妆没多少,他家病人又一堆那曹姨娘动不动就身一歪,倒了,又叫弘哥儿回来,生意咋会好?我说,那媳妇也是难做的,摆着这么个姨娘在屋里,说也说不得,一说,她这一倒一哭,老三家的就心疼了,还直说媳妇的不是,用的药稍差些就说姨娘可怜,巴不得她把燕窝当饭吃。谁家经得起这银子水一样的往外流啊。他媳妇又给他添了个小子,那大家子人那样不花钱?曹家还来打秋风。”
刘嬷嬷惊道:“曹家又来了?”
二太太:“嬷嬷你前阵子不在京里不知,曹家姨太太偷偷的来了,哭着求着,说是家里两小子要娶媳妇,样样都要钱。”
刘嬷嬷不解:“不是有切结书压着吗?”
二太太冷笑:“切结书?嬷嬷你是老人了,你想那府里的人听人家母女一哭一跪,心都去了半截,还会不给?”
刘嬷嬷:“两小子娶媳妇,那得多少?弘哥儿肯吗?”
二太太冷笑:“不肯?架不住他老娘昏啦,醒来后再对儿子发狠话,不给,这儿子媳妇咋当啊。老太太当初硬着多分家财给老三家,咱家也没说什么,想想都憋得慌,可不白白便宜了曹家。“
刘嬷嬷:“难怪,太太知道,我那妹子是许给了那府里的人,昨儿我才听她说,弘少奶奶连月子也闷着呢。不会落下什么病根吧,说是这少奶奶老实,有什么只在屋里哭。”
二太太点头:“这亲结下时我就听说,侄媳妇她姨娘是老实不得宠的,要不也不会由着太太将姑娘往这火――侄媳妇是过来没多久,那曹姨娘可是在盛家亲事黄了没多久就急着过府的,公爹婆婆回老家了,老三家的身子弱,就让她当家,明里暗里贴了曹家多少。按我说,她也太不晓事,少奶奶再不济,也是贺家明媒正娶的,她还能越过?”
刘嬷嬷:“是这理儿。可我听妹子说,少奶奶嫁过来,曹姨娘不情不愿把当家的事儿还给少奶奶,可她屋里早有些得力的人,暗地里捞了多少好处,给少奶奶使了多少绊子。”
二太太厉声:“那是弘哥儿不晓事,男人是天,你不给媳妇撑着,姨娘就会这般没规矩。
(叹口气)他的心思我也知道,比比盛家六姑娘如今的侯府夫人,他心里定堵得慌,也不会上心这些事,是他没福啊。我瞧着,这曹姨娘也别太得瑟,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呢,现在人家有了小子,就算为了孩子,这口气也不会忍下去。将来里面不知有多少事。
(恨恨)说是人家的闲事吧,可如今外面出了这档子事,侄媳妇娘家是指不上,还得靠咱老爷。
刘嬷嬷(陪笑)可不是,老爷是心善的。
二太太“(沉默):罢了罢了,就当是行善,大房是不会管这事的,孤儿寡母的――,瞧瞧,这都什么嘛,一屋子的破事”
三
三年后,三月,春光明媚,贺二爷家
二太太笑着逗孙子,刘嬷嬷陪着。
刘嬷嬷:“瞧贵哥儿笑的那样,活脱脱是他老子小时。”
二太太笑:“可不是,这几天,老爷茶都少喝了,就爱逗他。”
刘嬷嬷:“咱府里是好的,可我听说那府自三太太去后一直不平静。我那妹子说,那家少奶奶使了多少手段好歹镇了府里一回,可又惹得弘哥儿不高兴,说少奶奶容不得人。”
二太太:“反正也是人家的事。前阵子是有这话,老爷找了弘哥儿,谈了一夜,回来只说,但愿哥儿晓得厉害,他也省心。”
刘嬷嬷:“老爷找了弘哥儿?难怪,我那妹子说,那晚,哥儿谁也不理,待在书房,第二天,不管不顾曹姨娘哭闹,打发她身边得力的。”
二太太点头:“早该如此。”
外面丫环来报,弘少爷在门口候着
二太太笑:说曹操曹操到,嬷嬷,你把贵哥儿带出去给他□□,过会再来。
(对丫环)让他进来吧。都是一家人。
贺弘文进屋,眉眼间有些风霜,也沉稳些。对二太太跪下。
二太太(忙扶起)哥儿咋的,一家人的。
贺弘文:“伯伯婶婶大恩,多少年总为侄儿担心,如今侄儿要出远门办货,特来辞行。
二太太:“到哪里?还是跟着老太太家的叔伯?
贺弘文:“回二婶的话,是到南边。侄儿今也大了,也能当事,不会再跟叔伯了。
二太太欣慰:“是啊。哥儿可真大了,屋里小子丫头都有了。(一顿,思忖)只是――”
贺弘文(眼含泪):弘儿知道婶婶担心什么,伯伯教训的是,家宅不宁,祸及子孙。今个儿托祖宗庇佑,虽未酿成大祸,也离此不远。我已对曹姨娘说了狠话,要她规矩,让你侄媳妇真正当家。
二太太点头:“哥儿明白最好,你那媳妇也是好的――“(犹豫一会)昨儿我去广济寺上香,瞧见了盛家六姑奶奶。”
贺弘文抬头:她――她――好吗?
二太太点头:她带着小的――侯爷陪着。说起侯爷,谁都不信,竟是个疼人的,媳妇不说了,把那三个小子丫头惯的什么似的,真真笑话一箩筐。(不自觉的笑起来)
她心里叹口气,有些话她忍着不好说,当明兰对侯爷介绍是贺家二婶时,她看见侯爷面色一郁,她心里暗笑,这侯爷现在不花心不说,还是个醋夫,也是,六姑娘本就是天仙般的人物,这会儿又添了多少风韵,让人直直挪不开眼。通身的气派,京城几人能及?难怪人说侯爷是有福的。“
贺弘文沉默一会儿:当年我觉得她是攀高枝,现在――现在――想来,如果是她嫁来,委屈的就是她了(有些哽咽)
二太太:今哥儿说这话,可见是长了心眼,不枉你伯为你做的事。
贺弘文再行大礼:婶婶保重,侄儿告辞了
二太太目送贺弘文离去,刘嬷嬷匆匆而来。
刘嬷嬷:弘少爷走了。太太瞧着,那府这下平静啦?
二太太沉思:就看弘哥儿自己了。哪个爷不是经些事才好的?那侯爷不是――但愿哥儿是聪明的―――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