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游吟 ...
-
游吟
一出了建康,换上青篷车后,一路西行,到达荆州的武陵郡后再折向东北行。
这也是我和父亲商量好的了。说是出门在外,一切须得稳当。
我的装束也是焕然一新。那日我一袭江南青的儒衫,青丝以同色的的绢布束于头顶,脚下只穿一双平头麻鞋,就再无其他多余配饰。
甫一从车篷中钻出,赶车的七叔,愣是看了半天没说话,末了,只是惊讶道:“祖宗保佑,小姐还在•••••••••我说呢,怎么跑出一位璧人○1••••••••”
我听得他低声絮絮,不由好笑,博带一振,向他就是一个躬身长辑,朗声道:“小生这厢有礼了。”
七叔只是又是怔住,复而嘿嘿憨笑,我仔细一瞧,黝黑的脸庞竟,还有些微醺,他挠挠头:“我老头年轻时随大人也走过不少地方,人自然是见的也不少,可还真没见过像小姐这么俊的女娃娃,如今作了相公的打扮,竟也把殿下比了下去•••••••”
他就是檀哥哥先前提到的王福,王家家生的奴仆,长像却不得南人清秀之意,即使自小就是父亲的书童,还是如同北人一样的粗犷,现在是上了年纪,朴素上又给人亲切之感。他在府上也是独当一面的人,只是年轻时不知为何,一和女子讲话,就会闹个大红脸••••••
有些出挑的丫鬟还时常故意用话堵他,可他也是不恼,只是在旁憨笑。故此,旁人只是当他憨傻,等到璕狸已经四五岁时,他竟然还是没有娶上亲。自然,便由母亲出面,把原先自己屋里的大丫鬟绘春指给他••••••••
他很喜欢孩子,但是不知为何,绘春却迟迟不见生育。
以他在府里的地位,碍着子息一项,就是再有一两房妾室,纵使妻子是母亲指的,也是不能有怨言的。但是他也不像寻常的男子,稍一不如意就变了心思,只道是即使无嗣,也是自己命里注定,强求不得,怨不得旁人,断不能因此事,抛却糟糠••••••••
此话一处,就连阿姆也是对她另眼相待,那时不愿委身于他的丫鬟们,更是一个个悔青了心肠。
由此,小时候他总是给我和璕狸做风筝,风车一类的小玩意儿,还时不时从市井带回诸如冰糖葫芦,泥人这些小孩喜欢的杂物,要是我一味执意缠着他,他也会放下手中的千头万绪,给我们讲早年他跟随父亲有游历时的见闻。
儿时的我,只是偶尔在建康与琅琊故里之间往返,哪里见过比《山海经》上更瑰丽千奇的花花世界?
他讲的事迹里,有名山,有大泽,有异士,有奇女•••••••
一座山上,竟然遍地长着能毒哑人的药草,但是只要一饮那座山上,数十年不得一见,状似发明神鸟的雉鸡的血,便可痊愈,经此还可延年益寿••••••••
南州的一个不与外人交通的村寨里女子力大无比,终日在外游猎,而男子多性情温驯,则在家中哺育后嗣••••••
东海之滨传说有仙山,有缘之人可在滨海间看到海上升起隐隐绰绰的仙阁•••••••••
青州一男子在华山旁邂逅女子,一见倾心,求之不得之下,郁郁而终,出殡那日,那女子到他棺前,声声哀咏了一曲,那棺木竟然开启,最后那女子竟然生生和他同穴,那曲子便是今世北地风行的《华山畿》•••••••••
我不由得痴迷,想着有朝一日,能换下这一身繁复的华裳,似闲人野鸟一般纵情山水,去看看我不曾见到的尘世•••••••••那该是多么清风明月的乐事呐?
我嫌车里视线受制,于是就和七叔一起在外赶车,听他这话,自是笑笑,并不答话,闭着眼,斜靠着小憩。
七叔见状,以为是说起那人,触到我的痛处,就噤声不做他言,半晌,似乎是想起什么,我就听见一阵低低的乐声,自他喉间而出:“○2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听得这一曲,不似我惯常听的吴声歌曲,那般清理婉约,缠绵哀怨。倒是用词十分朴拙,但配上这沉缓淳郁的声调,竟有种说不出的豪迈壮阔,洒脱自然,仿佛顷刻间,已经是置身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漠北塞外,这,应是北地风行的鼓角之声了。
我还是闭着眼,静静的聆听着千里之外的一曲雄浑,不觉胸中郁结也去了大半,顿生出沙场之间的豪迈来,起初不熟词调,但是一边遍来就已摸清,心中越加明快,跟着七叔放声吟咏。
顿时,便奔放了这山山色色,落日余晖•••••••
注:1璧人一词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男卫玠,他乘坐羊车游建康,轰动全城,几乎是上至七十走得动,下至能变美丑的黄髫,不论男女,都出动去看那美男了,人们远远的看着他,就说那车上坐着一位玉璧一般的人物,璧人由此而来。
2勒勒歌,北朝民歌,代表当时北地民歌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