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首先,我爱他们三个,并且爱了他们很多年。如果这文没能表现出这一点,那……那我下次努力!
这三个人里,我最早爱上的是波洛米尔,其次是法拉米尔,最后是希奥杰德。但写文的时候,我最先写的却是希奥杰德,直到现在才写波洛米尔和法拉米尔。这基本要归咎于后面这两位的爹——德宰相这个人,存在感巨大,性格又是我十分打怵的那类,而要写那兄弟俩,就绕不开他,导致我多年的脑补都是一想到他就偃旗息鼓、半途而废,硬是下不去手。直到十来年前《兄弟》写完,我意犹未尽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希奥杰德和波洛米尔其实是同龄人,他俩又是洛汗和刚铎这对中洲铁杆基友盟国各自的继承人,年轻的时候必定有过交集,而这个交集的地点,完全可以设在洛汗,也就是说,大可以制造一个契机,把德宰相这个令我头皮发麻的存在排除在外。《黑马》的构思就是这么成型的。不过,故事有了构思是一回事,真正写出来又是另一回事,这一拖就是整整十年,但……但我终于还是写出来了!说来这里还有《洛汗之战》电影的功劳,别管它有多少缺点,它至少成功勾起了我对大表哥的怀念!……
“黑马”这个标题,其实体现了作者我的缺德趣味,十分堪忧——“‘黑马’一词那个‘意外胜出者’的现代意义,始于魔戒大战之后”:在这个故事里,法拉米尔得到了那匹小黑马,而小黑马被取了后来伊奥梅尔的名号。
一切从“继承人们要好好相处啊”开始,结果却是“其实相处不好也不要紧,因为他们都死了”。两国同龄的继承人先后牺牲,之间仅仅隔了一天(希奥杰德于第三纪元3019年2月25日在第一次艾森河渡口战役中牺牲,波洛米尔则于次日在帕斯嘉兰牺牲),而后来的两位继任者都既没想到,更不愿意会是这样的结果。命运弄人,不过如是。想想希奥顿战死,也仅仅是在他的独子死去二十天之后。(另一个巧合则是,与此同时,德宰相自焚orz 两位老父亲虽然不是同年生,但也同日死了orz)那句“愿命运善待你”,其实是深知命运残酷才提炼出的衷心祝福。然而,命运也并非全然残酷——即使他们都逝去在胜利的前夕,围绕他们的爱与友情的痕迹却未曾磨灭:伊奥梅尔“对希奥杰德的爱和尊敬仅次于对养父的爱”,希奥杰德的遗言是“让我躺在这里,好守住渡口,等伊奥梅尔赶到”;波洛米尔在埃尔隆德的会议上听到怀疑洛汗立场的言论,直言反对,毫无保留地相信他的盟友,而洛汗自国王以下,似乎人人都知道波洛米尔,闻听他牺牲都是真切的悲痛;三猎手为他作了悼歌,法拉米尔对他的怀念就更是无法尽述。比起那些只在那首《蒙德堡墓冢之歌》里提到名字,以及无数连名字都没流传下来的逝者,命运终究还是善待了他们。
As the world darkens once more, let us hold onto the warmth of love and friendship, restore its full, vivid color, and keep it as a small, unwavering light in the dar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