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承诺:我办事,你放心 ...
-
我妈生我姐时落下月子病,产我时又遭剖腹,后来便是更年期,我印象里我妈经常是有气无力,哼哼唧唧。谁知度过七八五十六个春秋后,她的小宇宙忽然爆炸,精神一天比一天抖擞,身体一年比一年健康,不但学会了上网炒股发微博,还养成了喝红酒品咖啡的毛病,她喜欢周董的歌,能看懂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甚至还能在日常用语中拽几个英文单词。
我妈年轻时,不仅身体不行,脾气也不好,口无遮拦,言辞欠妥,把亲戚们得罪了几个来回。如今不管谁家有事,她都积极参与,出钱出力,深受七姑八姨的拥戴,俨然成了家族领袖。我妈还热心公益,去年我们小区的业主因为一块绿地开发与物业闹起纠纷,我妈作为业主代表,勇敢站在斗争一线,上蹿下跳,最后竟赢得了胜利。年底业主委员会换届,我妈以高票当选,若不是见她年近古稀,委员们还要推举她弄个主任干干。
我暗生疑窦,我妈以往的体弱多病,该不是装的吧。
而我爸则相反。我爸风华年少时,神采飞扬,风流倜傥,顶着帅哥的高帽数十年。自打他退休后,则像株开过劲的花儿,迅速枯萎了。一年不如一年,如今是华发丛生,心神慵倦。我的形象性情都是克隆我爸的,看着他凋零,我酸楚惆怅的同时,更多的是人生如梦的感慨。
去年我回乡探亲,我爸在阳台的躺椅上小憩,我在一旁看手机,我爸不知何时醒了,嘟嚷了句,嘉熙,我觉得你才四五岁,咋一眨眼,你都过四十了。当时我眼泪差点掉下来。从此,只要我在家,就粘着我爸,尤其他出门时,我定陪在他身旁,碰见熟人故旧,问:“老安,这是你儿子?”我爸使劲点点头,脸上洋溢的自豪让我好温暖。
我爱父母,过年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玩命吃。
就在我胃里的饭快堵到嗓子眼时,电话响了。
来电话是我的朋友伍维铧。彼此寒暄了几句例行的祝福话,他忽然无语了,这可不是他的风格。我问:“老伍,有事?”
伍答:“嘉熙,你还记得我公司的一个合伙人,就是我那邻居,俞蕙,你见过两回。”
我说:“有点印象。老伍,你记错了,我只见过她一次。怎么了?”
伍说:“以前她上着班,身体好好的。去年,我们公司转让后,她一直在家休息,结果养出了一身毛病,听说更年期都歇出来了。”
我一愣,更年期是歇出来的?
伍接着说:“昨晚,她在老乡家吃了年夜饭,回去就上吐下泻发高烧,我想你要是在深圳,去看看她。”
我说:“对不起,老伍,我回老家过年了。这样吧,过几天我回去后,再去探望她。”
伍说:“谢谢。嘉熙,我求你件事。”
我说:“咱们之间,不说求字。”
伍说:“这个俞蕙,是我的战友邻友加朋友,我们是多年的搭档合伙人。她老家在东北,如今单身一人,远离故乡,以后她若有什么事,麻烦你关照她一下。以她的脾气,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张口麻烦你。”
我说:“老伍,一句话,我办事,你放心。”
放下电话,我爸问,是谁?我答,就是我东莞车祸时,给我垫付医药费的老伍。我爸妈异口同声道,那是个好人,并询问伍的近况。我告诉他们,伍维铧是河南人,高工,下岗后先在山东的技师学校做高级教师,后到深圳与两个同行开了家公司,设计生产数控冲床及模具。他父亲出过事故,残疾;母亲,偏瘫;妹妹有病,至今未嫁;儿子今年高考,成绩忽然成了过山车,他太太都急病了。他们另一韩姓合伙人,女儿嫁到澳洲,请父母去参加婚礼,打算滞留段时间,所以他们三人就将公司转让,各奔前程,伍也回了老家。
我爸叹道:“好人咋都命运多舛呢。”
正说着话,菲菲和我姐夫一前一后回来了,父女俩都绷着脸,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咣”地将门踹上。大概此场景太常态,我爸妈都懒得问其缘由。随之我姐也进了门,并没提他们父女二人的茬儿,径直给我爸妈讲起她在婆家听到的家长里短。我觉得无趣,起身回到自己房间。
我不仅身体累过了劲儿,腹内还撑过了头儿,躺在床上,甭说入眠,连眼皮都合不上。我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手里把玩着手机,看着伍维桦给我发来的俞蕙的联系电话。两年前我曾与这个女人有过一面之缘,不过那次我是醉眼看花,灯下看剑,只依稀记得她是个和蔼清瘦的女人,话不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她给我端的一碗紫菜鱼丸汤,鲜美无比。即便现在我胃胀得要穿孔,我依然能回味出那股沁人的醇香。我突发奇想,发个短信问候一声吧:“新年好,俞蕙女士。”
“谢谢,新年好。请问您是哪位?”几秒钟后,我便接到她的回复。
“我是伍维铧的朋友,姓安。”我忙回应。
“对不起,您是我们的客户吗?”她显然不知道我是谁。
“合作者。我帮你们代理过越南的外贸出口。”我提醒道。
“是不是醉倒伍家,又在东莞出车祸的哪位安总?”她终于对上号了。
“安嘉熙。不好意思,我留给您的都是负面信息。”我汗颜。
“您不是明星,爆您的料吸引不来眼球。安先生,谢谢您还记得我。您怎么知道我的联系方式?”俞蕙问。
“伍维铧告诉我的。他说您病了,想叫我去看看您,可我回老家了,不好意思。”我答。
“没关系,打扰您了。伍维铧是磕一个头,放三个屁,真气人。”俞蕙回应。
我一看,立马将电话拨了过去。
“俞蕙女士吗?我嘉熙,出什么事了?”我开门见山地问。
“是这样。昨晚我去老乡家吃了年夜饭,回来就上吐下泻发高烧,伍维铧给我老乡打电话说,你们一家老小为啥吃着都没事,单单就俞蕙一人病了?好像人家给我下了巴豆似地,弄得别人全家都不乐意,害得我跟人家好一通道歉解释。唉。”俞蕙声调平和,温润舒缓,苦笑连连。
“说话是门技术活。呃,我怎么称呼你?”我笑问。
“随便。”她挺随和。
“我今年四十二。”我主动爆料。
“咱们差不多。”她含糊答。
“那我称您俞姐吧,您上医院看了吗?”我问。
“看了,打了针退烧针,又挂了瓶盐水,这会儿感觉好多了。就是回来时,又让我心里隔意一番。”她唉声叹气。
“又咋了?”我问。
“我老乡说,大年初一上医院,晦气,她让我多转几个路口再回家,我难受得要往地上栽,就没理她那茬儿。我现在老后悔让她陪我上医院,人家上有老下有小,万一这一年里出个什么事,岂不是我的罪过?”俞蕙忧虑道。
“那是迷信,信则有不信则无。”我安慰说。
“甭再提我这个悲催倒霉年。你春节过的得劲儿吧?”她问。
“还可以,就是胃胀,再吃下去,也要跟你一样了。”我调侃道。
“我声明,我可不是贪吃,我近几个月五脏六腑都不舒服。怎么说着说着又拐我这儿了。安先生,你老家在哪儿啊?”俞蕙有点不悦,急于转移话题。
“你肯定知道,桂林。”我自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