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楔子 ...
-
混沌之初,开天辟地,此后万载,鸿蒙初化。
诸神并涌,妖魔霍乱,人雄称霸,世间灾难。
又后千年,人王惊鸿,握封神榜,镇封天下。
诸王归附,惊鸿称帝,建国成烈,一统四海。
一切,都发生在这的一千年之后……
“朝堂有半池白莲,一朵娇鸢。民间有千里飘雪,万里长歌……”这是在整个烈火王朝尽人皆知的一首歌。歌中更是歌颂了烈国四个远近闻名的人物,理所当然,由歌词可知,里面人物分为两派,一派是高官贵族、皇亲国戚,一派是江湖草莽、平名百姓。
曲椋风,十五岁官中状元,十七岁升至右丞相,五年间创造了太平盛世,百年昌和。传言此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深的游烈帝信赖。烈火元年,游烈帝亲赐字“莲”,人称莲丞相。正恰是人如其字,曲椋风也正是烈火王朝的一朵天山雪莲,翩翩公子,清冷如莲,但却是整个朝廷的中心。民间可不知游烈帝,却不可不知莲丞相。
而莲丞相深谋远虑,心思缜密,更是爱民如子,兢兢业业,正是有他,才有现在的长安盛世之举,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试问,哪个平名百姓不爱戴莲丞相,就连三岁小儿,还尚不知烈火王朝,却已知“朝堂有莲,民间盛世”。莲丞相无论容貌,还是才略,更是有“朝堂第一人之称”。
由此可知,那诗歌的“半池白莲”便是称的莲丞相,只因莲丞相是右丞相,且属文官,故以用了半池。
“娇鸢”——游烈帝有一妹,名锦鸢,世称长(zhang)平公主,年方十六,传曰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擅歌舞,可在一铜盘内跳舞而舞姿千百样,更重要的是其容貌更是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色,可谓艳绝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更有“天下第一美女”之称。传言,此女知书达礼、温柔娴淑、兰心蕙质,成为京中无数富家子弟的向往。由此可见,那“一朵娇鸢”便指的是这烈火王朝唯一的公主。
先帝生前与帝后甚是恩爱,娶得帝后以后并未再选妃子,因此,此生仅有一子一女——游烈帝和长平公主。
这“千里飘雪”可以算是与莲丞相齐名的男子了。
孤城雪,年芳二十,传言是北方天山派弟子,但据江湖人多方调查,江湖中并无“天山派”存在。他十一岁时突然出现在江湖中,不仅武功高强,容貌更是举世无双,面如冠玉,玉树临风,貌似潘安,形貌昳丽,器宇轩昂,雄姿英发,总之,世间一切称赞男子的词几乎都被人用尽了,此人允文允武,虽是江湖中人,但却温润如玉,笑如春风,不知有多少江湖侠女、深闺佳人醉于那温柔一笑之中。但此人却有一怪癖,从不准任何人碰触到他,大凡碰过他的人,非死即残。当然,除那一人之外。而他的医术更是超凡天下,传言,只要是毒,他就能解,江湖之人称他为“袖手神医”,但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就算你中了毒,就算他肯搭救,你也未必找得到他,除非,是他找你。
之所以称他为“千里飘雪”,是因为他轻功了得,一瞬千里,当然,说法有点夸张。但凡见到此人身负五尺长剑,身穿一袭白衣时,要切勿惹怒碰触此人,那时的他,必定是地狱修罗,冷面修罗,此忌讳江湖上尽人皆知,得罪什么人,都不要得罪此刻的“冷面修罗”。但是,但凡见到此人没有负剑,只是一身闲散装扮,手拿玉扇时,无论你有什么请求,此人都会伸手援助,当然,此时的他必然是温润如玉,笑如春风,江湖中人谁不爱看“玉面公子”一笑。
但无论是“玉面公子”的时候,还是“冷面修罗”的时候,更或者是其他的时候,对于孤城雪,江湖中人都会记住一条禁忌,绝对不要伸手或者用身体去碰触他,否则,哪里碰到了他,那你就把你的哪部分留下吧。孤城雪孤公子的洁癖之甚,江湖上人人自危。只要是去见孤城雪,或者是孤城雪会去,都会先把自己梳洗一番,然后换上干净衣服,才敢见他,就算是路上偶然遇到,走个对面,也会先低头看自己的穿着是否干净。
但最出名的并不是他的容貌和医术,或者武功,而是才华。在民间,甚至甚少有人知他的医术和武功,但他的才华,却是尽人皆知。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下笔成章,过目不忘,博古通今,卓尔不群,真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但恰是如此人才,却无心朝野,只做一游仙散人。
孤城雪,人称“冷面修罗”,又称“玉面公子”,艳绝天下,冠盖京华。
这最后的“万里长歌”却也是民间之人。
荆长歌,此女年芳十五,晶莹剔透,冰雪聪明,但却顽皮捣蛋,不学无术,虽肌肤胜雪,如花似玉,但却是民间一大害虫。她心思敏捷,但却奈何不用在正业上,歌舞刺绣,一律不懂,《女诫》、《内训》更是一窍不通。要说她容貌,那是绝对比不上“天下第一美女”,但至少,如果她是第三,那就没人敢排在第二。
但尽管她如此花容月貌,却是全都白白让费了去。上至江湖豪侠,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一个听到她的名字不咬牙切齿的,几乎是人人得而诛之。只要有荆长歌在,你周围必定会被闹翻天,只要她在你周围出现一会儿,那你这一个月都别想有安静日子过。但一旦事情查清楚原因了,你却无法抓到她的把柄,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让所有人都只能吃暗亏,就算你真的逮到了她,但凡你还是个人,也无法对她下手,更何况,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逮到她,此女虽武功在江湖上不算高,能够进得了一百吧,但轻功极高,而且,善用毒,你一个不防备,说不定就什么时候中了她的毒呢,虽是如此,死在她手上的人却是真的一个都没有,但她就是喜欢扰人平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闹得翻天覆地,鸡犬声鸣。因此,人人都对她避而远之,恐之不及。
但凡你在长安街上走过,你都会听到有妇女用这样的话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长大了可会变成长歌的。”
荆长歌之所以称为“万里长歌”,却并不是因为她的轻功了得,而是因为她的恶名昭住。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只要你站在大长安街上一喊“长歌来了”,原本噪杂的大街立马变得万人空巷,因为,谁都不知道荆长歌这次想整谁。而且,只要她一玩性大发,万里之内,一月为期,必无安宁,由此,如此轰动一时、闹得人心惶惶的荆长歌,人称“万里长歌”。
但长歌最后还是有所收敛的,传说被“玉面公子”所收服,将其炼化,改邪归正了,但是,要记得,狗改不了吃屎,鸭子改不了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