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毒理 ...
-
毒物的定义是这样的,在日常接触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
一般在医学上,将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体内形成、可损害其他生物体的物质称为生物毒素,简称毒素,以区别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类毒物
其实,这两类物质都属于大的毒物范围,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界并不存在绝对有毒或无毒的物质
如:砒霜,汞化物,蛇毒等,大家都知道的毒物,如果在低于中毒剂量时使用,便可作为临床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使用
而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如果以高浓度超过正常需要进入体内,也会发生氧中毒
而毒物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毒性
我们平常见到的“剧毒”,“低毒”等实际上就是毒物的毒性。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物的毒性分级如下
第一种
1、剧毒:毒性分级5级;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量,0.1克
2、高毒:毒性分级4级;成人致死量,0.05-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克
3、中等毒:毒性分级3级;成人致死量,0.5-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0克
4、低毒:毒性分级2级;成人致死量,5-1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250克
5、微毒:毒性分级1级;成人致死量,大于1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大于1000克
第二种
6级剧毒少于5mg/kg 少于7滴
5级极毒 5-50mg/kg 7滴至一勺
4级很毒 50-500mg/kg 一勺至一盎司
3级有毒 0.5-5g/kg 一盎司至一品脱或一磅
2级轻毒 5-15g/kg 一品脱至1夸脱
1级微毒 15kg以上 1夸脱或2.2磅以上
注意:勺的大小按照标准的医用勺
在法医学上,根据鉴定目的不同,毒物分类方法也不完全一致
如在分析中毒症状及病理变化是,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类
在进行毒物化学分析时,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为追溯毒物来源、用途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时,则多采用混合分类
对于侦探工作来讲,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混合分类法
按毒性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醇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以及□□、烟酸、□□、笨丙胺等 20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