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心理学 ...
-
今天我们讲的课程是心理学的一种——洞察人性,赢取更多机会
第一:迎合从众心理,故意为观众制造不便
一个拐弯处,一个人见一堆人排队排的很长,在没有查明原因的情况下,他以为有什么难得的好机会,于是停下脚步,站到队后排队,等到那个人转过街角,才发现在这里排队的人都是为了上厕所,不禁哑然失笑。
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动向被解释为“从众心理”,也叫“趋众心理”。由从众心理指导的行为就叫从众行为。所谓从众行为,就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在这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2年所做的一个实验最能说明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违心的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事实上,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因为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都是模仿性的。实际上,我们模仿各种行为,有好的,有坏的,还有无动于衷的。
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从众心理表现为:对传递的观点没有明确的意见或者看法,是否定还是肯定都是按照大家的意思办。为什么?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群体的信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意见时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大多数人的赞同肯定比较可靠。所以人云亦云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2,群体的意见给个体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见时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心理:我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是不是一致?如果一致,人们就会心安理得,如果出现不一致,人们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
第二,借助他人的权威或者威望,为自己制造机会
如果有一天,你和你的家人在某大型超市闲逛,路过保健品摊位时,突然从旁边走过一个人来向你推荐保健品,这个人只是商场里买保健品的普通员工,你可能会说“谢谢,但我不需要。”
可是如果走过来的这个人胸前挂着国际营养学会高级研究员XX的牌子,你可能会停下来和他交谈,在这个时候你会对他的话深信不疑,或许还会因为他的推荐买几盒不需要的保健品
在心理学上,这种心理动向被解释为“权威效应”,也叫“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若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情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且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权威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为什么呢?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里,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他们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是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认可心里,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奖励。权威效应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心理学家们探索者各种途径
主要有1、构造主义与实验心理学,2、格式塔心理学,3、能主义心理学,4、行为主义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6、认知心理学,7、人本主义心理学,8、脑的机制研究。
主要的方法则是实验观察测验模拟个案、
其实还有微表情分析法,这一类通过一个人的潜意识动作,来反映他的心理。一个人的动作 、表情是由大脑的潜意识决定的、而你的潜意识是不会说谎的,例如我们说一个人说谎,就不敢看对方眼睛这一类都是的。当然也有人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所以去正对对方眼睛,可这也会露出马脚。一个人说谎时,眼睛会干涩,所以当一个人注视你的眼睛时,你可以看他眨眼次数,普通人3秒眨一下,说谎者1秒很多下。而且男性说谎时,鼻子里的海绵体会痒,他们会下意识摸鼻子。还有摸脖子也是说谎标志之一。还有就是当一个人用手指叩击桌子表示他很无聊。当在某种特殊场合,一个人手冰凉,可以说明这个人想要逃,他的血液收到潜意识感应,聚集到脚,手应供血不足,所以冰冷。我讲的这些都是微表情分析的一些经典案例 ,但是还是需要自己观察的。比如,眼睛跳动,眉毛微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