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中国断袖之风自黄帝始可考。清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有载:“杂说称娈童始黄帝,殆出依托。”纪昀虽谓断袖之风自黄帝始,然其言有尽托古人之嫌,故不以为据。虽如此,奈何断袖之风于古有之,以其西方之发展而论,中国断袖之源必与上古所始!
《尚书》〈商书.伊训〉,伊尹有“三风十愆”之说;盖三风之恶存十愆之罪也,十愆之中,存一愆,谓曰:“比顽童”。至《逸周书》更兼“美男破老,美女破舌”之说,将男风与女色并列。
春秋战国之世
晋献公“欲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苟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志。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
及至两汉
《汉书·佞幸传》有载:“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时则有闳孺,此二人非有才能,但以婉佞贵幸,与王同卧起。”
成帝时有宠臣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
更及魏晋南北朝
《北史·魏·彭城王韶传》有载:“勰孙韶至北齐袭封,后降为县公,文宣帝尝剃韶鬓须加以粉黛,衣妇人服以自随,曰:‘以彭城为嫔御。’”
沈约《忏悔文》称“爱始成童,有心嗜欲。分桃断袖,亦足称多。此实生死牢阱,未易洗拨。”
有明一代
袁中道“分桃断袖,极难排割,自恨与沈约同病”“因少年纵酒色,致有血疾。见痰中血,五内惊悸,自叹必死。及至疾愈,渐渐遗忘,纵情肆意,辄复如故。”
毛奇龄《明武宗外记》:“宫中六局者,有尚寝者,司上寝处事,而文书房内官,每记上幸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年月,以俟稽考;上悉令除却省记注,掣去尚寝诸所司事,遂遍游宫中,日率小黄门为抵蹋麹之戏,随所驻辄饮宿不返,其入中宫及东西两宫,月不过四五日。”
谢肇浙与《五杂俎》称:“衣冠格于文网,龙阳之禁,宽于狭邪,士庶困于阿堵,断袖之费,杀于缠头,河东之吼,每末减于敝轩,桑中之约,遂难偕于倚玉,此男宠之所以日盛也。”
至明末,张献忠以李二哇为其嬖僮。黄得功将其生擒,笑谓:“闻贼夜卧汝腹上,本镇亦能抚汝,何不速降?”二哇遂绝食死!
清郑板桥与《板桥自叙》自称:“余好色,尤喜余桃口齿,椒风弄儿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