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孙策的死讯传来周瑜曾有过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那时候谁都不知道在后来历史翻滚的长河里面文艺少男少女们总是爱感慨周郎在最繁盛的岁月里面悄然而止的生命,而实际上和孙策的盛极而衰相比,周瑜实在是自己一点一点把自己磨死。

      于是周瑜不再动摇。

      那天晚上他卷着并不耀眼的灯火连夜拔营从巴丘赶回建业。莫名奇妙的悲哀的或者别的思绪不见得太多,因为疯狂的赶路而被马蹄颠簸着五脏肺腑都刀割一般的疼起来,稍微不那么疼的时候周瑜想着,在巴丘种下的病根,这辈子怕是也不会好了。

      在他远远的看见建业蜿蜒的城墙的时候心里面才浮起来一点点不经意的感慨,并不是近乡情更怯,一方面建业并不能算得上他的故乡,另一方面这种半分不踏实的心态不能用一个怯字就很好的形容。

      孙策是他的兄长。孙伯符。

      在周家遭遇几乎灭顶的变动之后他对于孙策有一种类似相依为命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他单方面所付出的,他从未提起,后来想想兄弟众多的孙策大概从来也没有在周瑜身上体会过。对于周瑜来说,孤家寡人在很多时候都是他不能想象的事情,这种说的是不能并肩驰马的落拓,因而小乔并不能计算在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孙策就好比是周瑜生命处在有色与无色间的一点过渡。于是他的死亡仿佛是最后的那根稻草,压死骆驼。

      周瑜啪的在马屁股上面甩了一鞭子驰马入城,守城的士兵并不完全了解他和孙策之间不为人知的爱与恨,小霸王的兄弟与连襟他们是不敢拦的。

      周瑜进城的时候孙策的丧钟已经敲完。他仿佛只是听到最后一声远远近近的回响,于是他在将军府外勒住马走下来,他问自己或者是问孙策,你有什么要说。

      这种悲哀确实的浓重的。周瑜站在屋外台阶上面停滞许久。守门的士兵有那么一瞬间以为江东年轻的的中护军已经睡着,或者某个乌鸦嘴的想着,他已经随着孙策死去了。这种悲哀周瑜自己并不能描述清楚,不光是他和孙策相识的这十来年的光阴是多么漫长,骨肉之亲是否能够媲美血浓于水。如果周瑜的生命能够凌驾于历史之外,或许他能在后来的诸葛亮的身上找到一点或许不那么相似但是只有这样的类比。

      从此天下无知音。

      但是这种悲哀里面又夹杂着一点在理智与情感上周瑜并不是那么愿意面对的欣喜,孙策的时代结束了。是否意味着他镇守巴丘任务的结束,并且,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相互猜疑不能坦诚的过去终于结束。

      孙策托孤张昭。

      周瑜将兵赴丧。看起来或许有逼宫的意味,但实际上这片江山并不是他所在意的,对周瑜来说他并没有成为一方主公的意愿和兴趣,他更加在乎的是主公的态度,还有他对驰马天下的理想和雄心。

      那怕千军万马。

      那怕再没有他和他。

      孙策的棺材就躺在离他不远的那里。趁着没有外人的时候周瑜走上前去,他的手掌贴在棺材板上,孙策的温度终于不再比他温暖。他什么都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然后屋子外面忽然喧嚣起来。

      周瑜当机立断的走到一侧拉起孙权的手,他对这个年幼他七岁从来亲亲昵昵叫他公瑾哥哥的少年执君臣之礼。

      你的江东。

      孙伯符。

      对于新丧主的建业来说周瑜从巴丘带回来的军队就是翻云覆雨的大军。于是孙策的灵堂外面又安静下来,只剩下周瑜一字一句重复孙策的旧话。上结君臣之义,下联骨肉之亲。

      入夜之后院子里的凤尾竹从窗户投射进来,打在青石的地板上面是斑驳的黑影。孙权差仆人送了饭食进来,周瑜忽然问,我能不能单独在这待一会儿。

      他的声音并不大声。从孙策黑漆漆的棺材的东南角传过来像是鬼语。孙权愣了愣说好,然后他让人把周瑜的晚饭摆在他身后的案台上,吴太夫人已经太累,孙权避退了下人,扶着母亲慢慢的出了门。

      很久之后周瑜才回过头去。坐在孙策的对面面不改色的吃一碗饭。他举起酒在轻轻碰着供在香案上的酒爵,好比是他们每年一次的全家聚会,周瑜坐在孙姓家族最中央的那一桌上,孙策从桌下伸一只手出来偷偷握住他的手的时候。

      周瑜忽然说,我不怪你。

      伯符,我不怪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