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前情2 ...
-
我喜欢上学,喜欢有伙伴陪伴的氛围。可能这就是独生子女的无奈吧。
小学的同学比较多,认识大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每个人的名字,就像生命一样,是人存在于世的佐证。所以我总是很努力的记住每一个朋友的名字,字音争取分毫不差。我比较追逐完美,这个习惯至今未变,习惯真不是好东西啊。
现在还总是惯性的想起他。
他应该就是小学老师们眼中最有潜质的苗儿,英俊的长相,良好的成绩,很有人缘。那时,虽然还只是一个小正太,却已是耀眼的聚光体,逼得人无法正视,却更加无法忽视。小女孩就那样喜欢了一个小男孩,没有过程,只有结果。
但,连小女孩自己都不知道,她竟然是那样有个性的小姑娘,喜欢一个人可以十年,不顾一切。那年,她12岁,林奕,亦12岁。
兜兜转转,我们进了同一所初中,我们都是择校生,只是班级不同。三年,竟然没有任何交流,碰到了,就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很多同学都知道他是我的小学同学,就来有意无意的问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可笑的是,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高中了,我甚至不知道他考到了哪所学校,初中,至少时常能看到,高中,则是音信全无。努力的学习,同时享受与排斥着那段学生时代的灰色岁月。争取出色的完成人生转折。
如愿考上大学,全新的专业知识,新鲜的社团活动,广泛的交际,大学的生活并不是当初想的那样,至少它不是人间天堂。不努力,会挂科,不上进,就要甘落人后,但我没那份胸襟。我争取着会提升自我的一切机会,虽然大部分会徒劳无功,但做了就不应该后悔,虽然心里不甘。
初入大学,很多东西都是新鲜的,会比以前多出很多时间,甚至是成倍翻番。作为大学新鲜人,刚刚从高中解脱,根本不可能规划大学生涯。这就使很多人到大三或大四的时候,会悔不及当初,妄想抹杀当初的荒唐,可惜时间单向不可逆。我不幸就是其中的一员,大三才醒觉前两年的幼稚,不早却也不晚,我没有错过考研。
在工作和考研之间很难抉择,都是路,却是不同的人生。我没打过工,没有工作经验,家里还允许,关键是想要换一个自己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所以我选了后者。准备的过程不想赘述,因为辛苦的不想回忆。但度过了就是晴天。
大学平淡的结束了,过程也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平淡无奇。的确,低调才是最装13的炫耀。我极其低调的走完了青春岁月最美好的四年。
只是在看到别人的甜蜜之时,情感还是会如泉涌般宣泄而出,只是可笑的没有那个可以呼应的对象。不是没想过结束一个人的生活,不是没有别人,不是别人不够好,更不是我好,只是他们不是他,不是那个已经思念了十年的男人。
大二的时候知道了他的消息,复读了一年,终是考上了梦寐的学府。朋友都说,这么些年没有联系,没有见面,没有交谈,对他更谈不上了解,我只是喜欢喜欢他的感觉而已。想想,我无话可说,我的确不知道追求的是什么。我不敢主动联系他,说到底,却是为了自己,我伤不起我努力维持的自尊,为他,也不行。所以,我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在乎他吧。
只是,没有在意,可能会让我坚持十年么?
研究生就读于家乡的大学,理想的学府,梦寐的专业。本以为也会像大学一样平淡的度过,可有时,天就是那么不遂人愿。
我的导师带了三个学生,一位是保送生,姓楚名月,家在本地,我和另一位是考上的,另一位周靓,家在省外,却也是邻省。我们有很大的共同点,三个都是女人。虽然我和楚月家在本地,但学校比较远,所以还是选择住校,当然也是为了陪陪周小姐。寝室不是很紧张,所以我们三人一寝,一个导师带的,学习做事都方便。寝室姐妹,性格大同小异,自然交情就日益加深,这段友情也是经久不衰的。
九月开学报到之后,我们都陆续的找到了实习单位,研究生阶段,不能再依赖书本,要寻求实践经验。不能依赖导师,那是找麻烦。我们不在一个单位,各自发展的领域不同,我偏好体育,所以找的是体育新闻实习编辑。楚月大学修过会计双学位,自然是对财经报道虎视眈眈,她找的倒也如她愿,只是她找的是杂志实习编辑。周靓和我一样是在报社,她主攻政治报道,整得我总担心她的尺度问题,分寸掌握不好,很容易和谐的,好在她很听话,服从上级指挥。我们还是学生,所以不经常坐班,根据课程定,但工作不能耽误。
就在微冷的十一月,初雪飘落的时节,好巧不巧的遇到了命定的那个男人,谁叫他叫叶戌,想说没缘都不行。一九八二壬戍狗年生人,研二,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