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苗约指 ...

  •   京郊滑须县的郭某,不知来于何处,平日以磨刀屠狗为生。妻子是苗人,容貌非常美,姓氏似乎是“饶”。但不出几年,饶氏在生产后血崩死去了。她临终前送给郭某一枚祖传的银约指,恳求说:“夫妻一场,请一定好好照料我的孩儿,不可让她失于教养。”饶氏去后,郭某十分悲痛,就给女儿取名叫做约指。
      两年后,郭某娶了邻家刘氏女做续弦,希望女儿能有好的照顾。但饶氏生前与刘氏女不睦,刘氏对约指的照顾,不过泛泛而已。等到约指八岁时,刘氏生了儿子,家务竟大半都在这幼女身上。郭某屡次去质问刘氏,却没有什么效果。
      约指十二岁生日那一天,郭某依习俗去京城里为她买簪子,被献王府的马意外踏伤。王府请人为他医治,数天后还是死去了。郭某把饶氏留下的约指塞给女儿,要她将自己和饶氏合葬。又托王府来的人做主,把大半财产寄于约指的名下。
      刘氏心中不忿。王府来人一走,她便对哭泣着的约指说:“你这灾星克死了父母,我再不敢收留你了。但看在你还是孩子的份上,给你一个机会,把这条裙子洗成纯白就可以回来。”说完扔给约指一条蜡染的蓝色长裙。邻居看不过去和她理论,刘氏便抱着自己的儿子大哭起来,那小男孩年方四岁,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吓得眼泪簌簌而下。约指拉住众位邻居,擦去弟弟脸上的泪水,抱着裙子向附近的溪流走去。
      时值十一月,溪水冰寒彻骨。那蜡染法印上的颜色最是牢固,硬用溪水洗涤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褪色的。众邻居都很担心约指,但约指不要人看着她洗,于是渐渐大家都散去了。
      约指在溪边呆了三天,邻里自有好心人一日三餐送饭给她。第四天快黎明的时候,有人看到溪边出现一位很美貌的妇人和约指谈话,妇人拿过约指手中的蓝裙,又递过一块半新不旧的白布长裙,绣着奇特的花纹。她抚摸约指的额头,慈爱地笑笑,消失在冬日第一缕阳光照临之前。
      约指返回村子,将白裙子拿给刘氏。刘氏一见之下面如土色,神情十分颓丧惊惧。于是依照郭某的遗嘱分了家产,又带着儿子回到自己娘家。
      有老人认出那条白裙子是饶氏下葬时穿的衣物,大家这才恍然大悟。都感叹说母亲对儿女的牵念竟可以到这种程度,甚至跨越了阴界阳世的阻隔。献王府听说了此事,便特地把约指送到值得托付的好人家将养,因为她天性善良温顺,举止又大方得体,后来竟得到献王府嫡长子的爱慕,最终成为献王府的女主人。
      我特意去考证这件事,还有幸得到了王妃约指的接见。她此时已然年迈,银色的发髻衬托出雍容的风度,而笑容十分慈和可亲。她回忆起母亲时还是满心孺慕之情。王妃说,“回想起来,大概是那时候手上血泡磨破了,血和眼泪滴到银约指上,母亲便匆匆现身救我。”我问她后来有无再见过母亲,她苦笑摇头,给我看那枚银约指,竟然呈现诡异的暗红色。“母亲的容貌我依然记不太清,就像寒冷冬天里的雾气一样捕捉不住了。我只记得她确实很美。母亲说那就是最后一面,我不信,经常用血和眼泪滴在约指上,想再见母亲一面,但终于没有成功,反而弄脏了这枚约指呢。大概就是因为亵渎了先妣,王爷他后来……也罢。我听说过你的品格文采都很不错,一定会把这个故事如实记载吧?”献王爷在约指王妃三十六岁上弃家云游,多年毫无音讯。这件事我听说过,因此小心地俯首没有答话。王妃神色恍惚,似悲似喜,似乎不想再谈论下去。我不敢惊扰,就恭敬地退了出来。
      我记得苗族中有一分支并不炼蛊,反而钻研降头和招魂的方法,姓氏为“绕”。大概饶氏和这一族有什么牵连?约指本是男女间定情盟誓的物件,然而男女间的感情毕竟太过飘渺脆弱罢,唉,这倒也是不好说的事。生死祸福,人各有命,我只是受不住胸中郁结,想要喟叹。
      约指王妃过世后,她的家人按照遗嘱将银约指送给我,我便珍重地将其供奉起来,并写下这章故事,放在盛放银约指的锦盒里。日后若有谁有幸见到了,也能明白这枚约指的来历,不枉红尘间曾有一段关于它的曲折情事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