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番外:加东游记(一) ...


  •   加东游记

      冰瑾自从来到加拿大之后,就始终没有出去旅行过。2004年的暑假,老爸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外出旅游。这次的目的地,便是多伦多所在的安省的邻省——Quebec。多伦多的当地华人,通常把这趟旅行称作“加东三日游”。

      多伦多作为一个华人聚居的城市,有很多华人开办的旅行社,加东三日游是这些旅行社最平常的旅游路线。恰巧这个时候老爸的一个同事也想要去加东旅游。于是,两家人就说好一起搭伴去了。

      他们选择了一家名为“泰安”的旅行社,因为据说这家旅行社的条件是最好的。费用包括了交通费和住宿费,含税大约一百二十加币左右(三人一组),但是如果想要吃饭或者买东西的话,则要额外付钱。

      其实现在这个价格是比较贵的。去加东旅游有两个旺季,一个是暑假,另一个便是圣诞节期间。现在是夏天,正巧是旺季,所以费用会稍微高一些。

      因为三日游只要外宿两天就可以了,所以冰瑾家里并没有准备太多东西,除了几件衣物外,主要是食物——因为不提供早饭嘛!

      第一天

      七月二十七日早晨七点多两家人就从士嘉堡坐上了旅游公司的客车出发了。老爸的同事一家也是三个人,父亲、母亲还有他们的儿子。那个男孩David比冰瑾要小大约六岁,今年开学后就要上八年级了——也就是高中之前的最后一年。

      车沿401高速公路前进,车行一个半小时左右,第一站,便是加拿大在殖民地时代的首都Kinston(金斯顿)。

      Kinston位于St. Lawrance River(圣劳伦斯河)的边上,与美国隔河相望。St. Lawrance是五大湖区的水流入大海的通道。Ontario湖的水流入圣劳伦斯河,再经此河流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河可以说是加拿大东南部的母亲河,身兼供水和航运的功能(河水的流量很大,至少比冰瑾老家的松花江是宽得多的了)。沿河有加拿大的很多大城市。

      Kinston是迁都Ottawa后改的名字,原名是King’s Town,就跟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时把北京改名为“北平”差不多。现在的Kinston,只是安省境内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大约有十来万人口。

      Kinston这个地方,有三多:老人多,学生多,囚犯多。老人多是因为这里位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之间,来往于两个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极为方便,再加上小城生活便宜,所以他们在这里养老。学生多,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全加拿大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Queen’s University(女皇大学)。Queen’s的历史也很悠久,它是在King’s College(多大主校的前身)之后建立起来的。想当年冰瑾说起要去这所一流的女皇大学读生物时,却被同学们摇头否决,原因就在于Kinston有很多的监狱!而它的校区旁边,就有一座监狱。

      Kinston有全加拿大的第一个女子监狱,在它刚建立的那个时候,如果有个女人在BC省犯罪了的话,她便会被从BC省送到Kinston来服刑。现在,这个女子监狱已经废弃了,而在它的旁边则建起了另一座男子监狱。Kinston目前共有五所男子监狱。

      客车在Kinston城内游览时,冰瑾见到的监狱跟在国内的电视上看到的没有太大不同,都是高墙林立。

      他们还路过了加拿大第一任总理MacDonald的总理府和他的住宅。总理府不是很大,然而建筑却很有西方的特色。至于麦当劳总理的宅子,则和我们今日在加拿大任意一个住宅区看到的普通house差不多,绿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周围绿树环绕。

      很有意思的是,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们就在麦当劳快餐店吃的午饭。

      接下来客车绕进了Queen’s University。冰瑾曾经看过的大学有她自己所在的多大主校和位于London的Western Ontario,而Queen’s给她的感觉是类似Western多于多大。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大学都在相对较小的城市里,可以发展的空间比较大,所以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多大则每一个建筑之间只有几步路而已。

      另一个感觉是不熟悉Queen’s的人很可能在里面找不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比方说,每个建筑物前的标牌上只写明了建筑的名称(xxx Hall),却没有写明功能(比如Faculty of xxx)。而多大和Western则同时写明了名称和功能,相对比较好找,至少冰瑾第一次去New College的时候没找错地方。

      Queen’s和Western的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都很安静,人不多,是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多大主校则位于多伦多的市中心,喧闹、人来人往,汽车也多。

      离开Queen’s以后,车沿河前行,却发现河岸上有若干碉堡式的建筑。没错,那的确是打仗用的碉堡。当年美国曾经与加拿大打过几年仗,那些碉堡就是防御用的,甚至当年加拿大政府还专门修了一条从Kinston到Ottawa的利都运河。那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在来自英国的保皇党人的支持下,那场战争加拿大赢了。但之后,加拿大的中央政府就搬迁到渥太华去了。

      下一站式前往千岛湖游船。千岛湖(Thousand Islands Lake),其实是圣劳伦斯河的一部分,得名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这段河道上有一千一百多个岛屿。这些岛屿有大有小,小的只能站上两个人,大的则盖好几栋房子都可以。

      千岛湖上的很多道都是私人所有,上面都有四家度假别墅和游艇——都是富人。旅行社则是租了一条很大的游船,两辆车一百人左右全都登上去了。

      千岛湖给冰瑾的印象很好,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流水,绿树成荫的小岛,还有岛上各色的别墅和湖面的游船。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在湖面上的微风中度过了。那天是阴天,如果是晴天的话,风景就更美了。当然,这一切是只有在夏天才看得到的奇景,圣劳伦斯河不像五大湖,它冬天是上冻的(五大湖冬季最多近岸处结冰)。

      千岛湖游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蜿蜒的水道上,随着船行,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岛屿依次出现在游人的眼前,或远或近,阴天的雾气像给稍远的岛屿蒙上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只有靠到近处,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当有其他的游艇经过时,搅动碧绿的湖水,白浪翻涌,怡情山水。

      千岛湖游船过后,下一站便是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冰瑾他们于下午到达位于渥太华河的边上的渥太华市。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村子,住在这里的都是一些伐木工人。当加拿大与美国的战争结束后,加拿大联邦政府就选择了渥太华作为首都,因为Kinston作为一个首都,不免离邻国太近了。

      在冰瑾的眼里,Ottawa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城市。这个城市有两部分,横跨Ottawa河的南北两岸。南岸是安省,北岸是Quebec省——当年联邦政府选择这里作为首都,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代表了对英裔和法裔的一视同仁。

      然而,听导游说,渥太华虽说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然而却仍要依从所属省份的法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渥太华的酒吧,大多建在魁省的境内。因为安省对酒吧的管制比较严,比方说几点钟以后就不许卖酒了,必须有酒牌等等。而魁省没有这类的规定,在魁省,即使是一个最小的杂货店,你也可以买到啤酒。

      Ottawa是始于Kinston,终于此的利都运河的终点(当然结束在安省这边)。冰瑾在路过利都运河时,发现旁边就有两所高等学府——渥太华大学和卡尔顿大学。因为在安省境内,所以都算作是安省的大学。当然,这两所大学的外观什么的,自然和冰瑾之前看过的三所大学不能比。
      利都运河的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碧波。听说,这里冬天会结冰,渥太华市的居民在冬天会聚居于此,滑冰、游玩,是个市民同乐的好地方。

      在渥太华,冰瑾游览的第一个地方是国会(Parliament,位于安省境内)。国会大楼建在国会山上,建筑已经相当的古老,西洋式的建筑,石头的外表上面,满是岁月的痕迹,烟熏、雨打。它是中间的主楼加两旁的侧楼组成的。

      国会大楼的最前面是大片的草坪,人们和鸟儿一起在这草坪上休憩,异常的和谐。冰瑾他们虽然并没有进去大楼,却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排队等候进入,因为加拿大联邦议院也是一个相当有建筑特色的地方。

      冰瑾甚至还在广场上看见了一对新婚夫妇,他们身着古代服装,微笑着与游人合影,传递着他们的喜悦。

      绕道国会大楼的后面,登上国会山的高处,沿路可见加拿大历史上著名总理的雕像,还有曾经为加拿大的安全和平贡献出生命的人们的名单。从国会山的最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宽阔的渥太华河(冰瑾觉得加拿大不愧是全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河都这么宽),绿草如茵,蓝天碧水青山,美丽得自然而和谐。

      离开国会之后,下一站便是加拿大的皇家铸币厂(the Royal Mint of Canada)。路上,他们经过了横跨渥太华河的大桥,路过了使馆区,看到了很多国家的大使馆。最后,他们看到了加拿大现在的总理府和总督府。

      两座府第隔道相望,都是很雅致的白色建筑,但是据说总督府比总理府要大上七倍。而冰瑾他们虽然只在总理府的外面绕了一圈,可她却觉得自己好像跑了很大的一个圈子。现在的总理府的规模,比起当年麦当劳总理的宅子,要大了不知道几倍!

      过了总理府之后,就看到了中国大使馆。冰瑾在这里看到了熟悉的国徽和五星红旗,真的很有些怀念,毕竟她有两年半没有回去过了。

      很快就到了皇家铸币厂。渥太华的这个铸币厂,是加拿大的第一家铸币厂,在历史上,加拿大所有流通的硬币,都是在这里筑造的。后来政府在Winnipeg建了另一个铸币厂,专门铸造流通的硬币,渥太华的这个就改为铸造纪念币了。

      加拿大的铸币厂,不光为加拿大本国铸造货币,还常常为他国代铸硬币。冰瑾在一个展览牌上看到了所有曾委托加拿大为其铸造硬币的国家的名称,其中包括了中国香港、以色列之类的国家或地区。

      他们参观了整个铸币的工序流程。首先是要把大块的金属切割、层层碾薄,直到达到普通硬币的厚度为止。此时的金属,已经是一片金属箔了。

      然后,再有机器在金属箔上打下一个一个的圆形的硬币母体,母体被送入下一道工序,而剩下的金属箔则被回收再利用,送回第一道工序。

      接下来,母体被打磨、抛光,并且制作出硬币侧面的凹凸纹。最后,完成这一切的硬币母体,被送到压制车间。

      压制工序是靠手工完成的,而且工作的环境必须无尘,哪怕一粒小小的灰尘,都会影响硬币的质量。工人把硬币放入模子,再以很大的压力在表面压出硬币的花纹。

      至此,一枚流通的货币或者纪念币就被制造完成了。参观结束后,铸币厂的工作人员让冰瑾甚至试着去搬搬金条(那种存放在银行库房里的金锭),那是一块大概有五百盎司重的金块。在搬过那块金条后,冰瑾总算知道,电视上的警匪片那都是瞎编的,哪有人抢银行的时候能在口袋里装上若干块这么大个的金锭还能健步如飞的?至少自认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冰瑾也费了很大力气才搬动了那块金子。

      离开铸币厂,吃过晚饭后,他们继续向东行,进入了全加拿大最有文化特色的一个省份——魁北克省。当前目标: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魁北克省第一大城市蒙特利尔(Montreal,也叫满地可)。

      加拿大是一个双语国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曾经是英法两国的殖民地,而以法裔为主的魁北克省的存在,便代表了这一历史。

      沿渥太华河边上的公路前行,车行大约两个小时,直到到达渥太华河汇入圣劳斯河的河口,过了此处的大桥后,就进入了蒙特利尔的地界了,同时也进入了魁省。

      从进入魁省的时候起,冰瑾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个“睁眼瞎”,因为她不懂法文,而魁省大多数地方的标牌不提供英法对照,不过好在英法文有很多相似的词汇,所以,连蒙带猜还能知道点什么。

      晚上他们就直接到宾馆下榻了,至于游览蒙特利尔,就得等第二天了。

      在宾馆安顿下来后,冰瑾他们又出去夜游。这下,冰瑾发现法语区的夜生活比安省丰富多了,就连商店关门的时间都比较晚。冰瑾甚至还进了一家超级市场,一圈逛下来,感觉除了啤酒外,什么东西都比多伦多贵。老爸说这可能是因为蒙特利尔位置偏北,运东西要走更远吧。而且蒙特利尔也比多伦多要热一些。

      (待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