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神使,传说中的圣斗士 ...
-
说明:叙述人继续是沙姆拉太子同学,我发誓我再也不乱切换视角了,没事找事做!!
我正在营帐中等着法谢赫尔王都里还存活着的最高长官来拜见我,很意外地听见侍卫向我报告大祭司求见的消息。此等宗教界人士通常以矜持为其美德,轻易不会出神庙来见我类凡人的。不过,只要获得他的承认就能顺利掌握法谢赫尔王权,这点是随便那个接受过正统教喻文熏陶的王室成员都知道的道理。
所以,我赶快站起身来,让侍衣随从给我换好了正式的王服,束好头巾,戴上王冠,把和安苏娜梅公主定亲的信物----鳄鱼花样的项圈也挂在了脖子上。派出去找王室成员下落的卫队,至今也没有传消息回来,拉神把他们抛弃得很彻底的样子。但起码的虚伪总归要维持,无论如何,我可是以救未婚妻的名义进入这个国家的。
我刚进主帐,大祭司就朝我走了过来,一边大张着手臂,呼喊起来:“法谢赫尔的王族啊,你们高贵的血招唤来了拉的使者,鳄神索贝克之子,英勇的赫珀尔殿下歼灭了无耻的叛徒,替你们完成了心愿。”
我没有想到他会那么激动,有点惊讶,不过依旧照规矩低头向他行礼。王族的血,这是什么意思,我突然想到那个在诸国王室中秘传的仪式,难道法谢赫尔宫廷的全部成员都做了向大神献祭的人牲,以求神力将仇人消灭殆净?我凛然,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大祭司,等他告诉我答案。他知道我已经猜到了王族血祭的事情,向我点了点头。
这种消息对任何人来说都会造成震撼,毕竟是过于惨烈的方式。象我们这种坚信自己是除了神以外最崇高生命呈现体的的王族而言,用无数奴隶或敌人来献祭是一回事情,让自己流上一滴血则另当别论了。所以,这种秘密的仪式虽然传说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但没有任何记录能证明它曾经被使用过。我曾经和负责教导我的最高书吏提到过这件事情,我的结论是,若整个王族都去做了祭品,谁来做为神使为他们报仇呢?毕竟,只有嫡系的血族才是最可靠的。他还为此夸奖我是真正的王者呢,当时,那个家伙还在旁边露出嘲笑的神情,让我非常生气,所以我至今记得都很清楚。
不过,今天我了悟到了这个祭典的真正意义。不是我,也会有别的国家来帮他们向世仇讨还血债的。一个没有任何遗留王族的国家简直是太理想的战利品,而传说将为驱逐现任占领者的行为提供大义的理由,何况还可以拥有神使这个崇高的头衔,能将它和王名一起放在椭圆型的边饰*里将是件多么诱人的事情。
果然是具有最大神力的仪式,因为会有太多的力量推动它成为现实。难道那家伙当年就已经领悟到了这个答案?我感觉到自己的思绪有点恍惚,非常不适合现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赶快收回了心神。好在大祭司的祝福词还没有念完,我继续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微弯着腰,保持着对神之代言人的谦恭。大祭司在最后终于说出了重点,让我在日落拉神将前往死者之国的时候去大神庙做祈祷,让作出牺牲的法谢赫尔王族感应到心愿实现,同时将王位正式传于我,拉神的使者。
骑马向河边的大神庙奔去,项圈上嵌着松绿石和红髓玉的鳄鱼形挂饰随着马背起伏轻轻拍打着我的前胸,象一只凉凉小手(放茶花女选段《你那冰冷的小手》),让我不由想起那个传说如同晨曦中莲花般动人的少女。万万没有料到旱季还没有过去,如今却是定亲信物尤存,待嫁人儿已亡。这不是我自己一手促成的么,愧疚之情还是有点涌了上来,安苏娜梅公主,让我最后送你一程吧。
虽然人工开挖的河道并不深,涉马可过,但按照惯例,依旧得乘船进入神庙,等一切礼仪都准备完,黄昏也即将降临。西沉的阳光从两边大立柱的缝隙中透入主殿,我在由诸神传说交织而成的明暗中随着大祭司向内殿走去。远远看去,以巨大的拉神雕像为中心的太阳状祭台向四周放射出暗红色的金光,伴随着浓重的熏香味道。为什么,我的灵魂好象也要被吸入那光线的中心。
大祭司的说话声让我及时地回过神来:“尊贵王族的血,加上太阳神光辉的碎片,与上等乳香混合,这就是奉献给拉神最崇高的祭品!”
我走上前去,原来神坛是按光芒四射的太阳神图案雕刻出了沟渠*,可以巧妙地将牺牲的鲜血分布满整个祭台,环绕在拉神周围。石槽这次被大量鲜血彻底滋润了,经过了两天也没有任何干凅的迹象。我轻叹了一声,面对着一片鲜红,和大祭司一起完成了仪式。
我请大祭司带领我参拜王族的遗体,唯一幸运的是,穆亚拉和坎培比与法谢赫尔供奉的是同一主神,所以他们并没有来神庙骚扰,因此王族的躯体得已体面地在没药和泡碱中妥善保存着*。
“我的未婚妻安苏娜梅公主在何处呢?”我向大祭司问道。
“伟大的安苏娜梅公主并不在此处,她进行了更虔诚的火祭*!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了请太阳神降临的火种!请随我来。”
看着墙上照明用的火把,我实在很佩服她的勇气,曾经看过祭品被烈焰焚身时的情状,虽然距离不近,但我仍然能觉得那种被火神撕开身体的强烈痛苦,此后一段时间,我和其他兄弟都失去了对烧烤食物的兴趣。
走进全石制的密室中,并没有闻到意料中的焦臭,倒是有股子香膏的味道。公主被烧成深黑色的躯体倒在石台上,因为失去全部水分的关系,看上去只有10岁女童那么大,看上并不狰狞,倒显得特别可怜。缓步走上前去,发现她头上和胸前原先都戴着莲花做的花环,我伸手一触,便一下碎成了粉末,落到了地上。闻了闻手中的余灰,似乎还带着暗香,我本来坚定的心突然烦躁了起来,吩咐大祭司可以开始筹备王族葬礼后,转身正准备离开,却发现门前跪了一个人。
*椭圆的边饰:用来标志包括在其中的部分是王或王后的名字,对于埃及文字的解读就开始于古埃及人民的这一良好习惯。当有文化的法军在挖坑玩时发现了有希腊文和埃及文对照的罗塞塔碑后(必须承认法国当年的贵族教育是很有成效的,随便一当军官的都素希腊文达人),学者们就先将两种文字中椭圆型的边饰里王名对应了起来,终于辨认出了第一批古埃及文。
*神坛上的血沟:没有记错的话,好象是希腊阿波罗神殿的设备,被我移到了古埃及来。
*火祭:没有任何记录说明善良的埃及人民使用过这种祭祀手法,不过应该也没有谁说他们没有用过。
*没药和泡碱:为了防止行家拍我砖头,还是说明下好。其实这种制作木乃伊的技术要到第四王朝中才开始应用,本故事发生的第二、三王朝时期还是用沙埋自然风干的土法,不过前者听起来比较华丽点,再说埋到沙里怎么瞻仰遗容啊,就提前用下下了。
PS:想写这段很久了,拖到现在才能正式上场,铺垫部分终于写完,正文要开始了,哇咔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