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先从英雄这部电影说起。
      秦王说:岂止六国,寡人要带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残剑说:为了天下。
      秦王说:想不到最了解寡人的,居然是寡人的刺客。
      于是无名动容动心,刺下一剑,却是用剑柄。
      无名说:这一剑刺下,许多人会死,而大王会活着。死去的人,希望大王不要忘记。
      然后对着箭垛中的人形缺口,导演告诉我们,残剑、飞雪是英雄,无名是英雄,但秦王更是英雄,因为他心怀天下。

      不得不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个很酷很帅的造型,让我一介小女子每每热血上涌,平添几分豪情壮志。英雄,应该是的。
      但是秦王横扫六合,固然是快意之极,六合的苍生却向何处去寻快意。难道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等待秦王的征服或者所谓拯救?

      攻城之战中,残剑剑术卓绝,自然不会惧于区区几支箭,笔断,大不了拿箭做笔。老仆人在长眼睛的箭雨中有惊无险,连皮肉伤都没有。但是书馆弟子作为配角中的配角,没有任何东西可供护卫,他们在箭雨下挣扎、哭泣、流血、死亡。更多没有拍入镜头的百姓呢?城中百姓已经逃亡一空,无名这样说。
      我从来不知道一座城可以逃个干干净净,即使这次有人逃脱,下次呢?总有逃无可逃,退无可退的时候。天下何处无烽火,苍生何处不流血。
      沉郁的残剑大侠不会看到这些,霸气的秦王陛下不会关注这些,在天下、和平的大义下,区区几滴血无足轻重。
      可是在箭雨下挣扎的百姓,在铁骑下呻吟的百姓,他们也可以高呼天下,漠视自己的生死吗?他们可以安心等待所谓救世主的降临吗?

      残剑说:赵国与天下孰重?一个人的痛苦和天下人相比,就不再是痛苦,赵国的仇恨和天下比,就不再是仇恨。
      残剑、飞雪、长空、无名都是赵国人,但无名也可以说:我背负的不只是赵国的仇恨,也不是我一个人的痛苦,而是天下人的仇,天下人的痛。
      天下,很崇高的词,英雄,很好听的称号,英雄有称雄天下的野心壮志,天下人却没有义务为这壮志,放弃挣扎求生的权利。
      秦统一六国是大势所趋,但不必为秦王加上崇高华丽的光环,须知名义上越崇高,背后往往越见不得人。
      天下,在残剑眼中,秦王眼中,和流血丧命的百姓眼中,天下的含义绝对不同。

      又看了一篇文,新编《塞外奇侠传》。哈玛雅在部落几近覆灭的情况下,醒悟道:为什么要反抗,为什么要战争?草原小小一个部落是不可能抵挡一个帝国的,而人民需要的仅仅是安稳的生活。杨云骢也意识到,他所做并非一定是对的,正义与邪恶本在一线间。
      人民需要的是安稳的生活,统治者是谁并不重要,这种思想应该没有错,谁不想安稳过日子?也如同《英雄》表现的,统一六国,安定天下,是英雄大业,不应该为某些人的某些利益、仇恨或信念去阻拦。
      问题是,顺服了,如何保证新来的统治者会带给天下以安定,给人民以安稳。即使暂时可以,以后呢?继任者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案板上的鱼,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东西。

      即使征服者处处表现完美,天下就该俯首称臣吗?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美国的解放伊拉克人民,单看口号,多么冠冕堂皇,中国和伊拉克就要齐声说:欢迎莅临指导吗?
      我们如何对南京三十万冤魂说:为什么要反抗呢?一开始就投降合作,怎么会惨死。
      不要说前两者是内部矛盾,后两者是外部斗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谁和谁是一家子?部矛盾,是后人加的。

      我不喜欢战争,想好好活下去,但是遇到英雄来征服,我该奋起反抗还是俯首称臣?敌强我弱不是借口,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是不可抵挡的强者,现在也多有人质疑郭靖困守襄阳是对是错,我们何不想想,成吉思汗不是生来就是成吉思汗,年幼的铁木真是人人可以欺凌的弱者。如果他在强者的阴影里苟延残喘,为每一天的存活欢呼,郭靖该向谁投诚?
      你有你的英雄志,我有我的反抗心。宁为自由死,不为奴隶生。
      生存是天赋的权利,反抗同样是天赋的权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