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秘宝与锦王 ...

  •   马车上正襟危坐的道德昊让道芝秽脸颊憋得通红,想起在大门口时二娘拉着她悄悄说,“等会小昊出来,你说点漂亮话,说不出的就什么也别说,知道了吗?那小子今早还闹脾气说不穿那新衣裳呢……”

      道芝秽表示了解的点点头,本想说点好听的安慰下,毕竟小孩穿什么都透着可爱的气息,也不至于难看到哪去。待下人说小少爷来了时,道芝秽转过头去定睛一看,原来二娘说那小子闹的脾气不是不好看,而是很有喜庆之感……

      红底绿衫还带着金丝刺绣,头顶半尺锦绣帽,就说传说中的财神帽,脚踩祥云靴,怎么看怎么一片祥和气息……

      “恩咳咳咳……”道芝秽一边想着不要笑,一边潜意识的笑起来,两种力量冲击在肺部,变成内伤。

      “姐姐是怎么了?”小胖子凑近一点仰着脑袋关切的看着道芝秽,不看不要紧,没曾想这小胖子还擦了腮红,更把道芝秽逼的胃都痛了。

      二娘在一旁拼命使眼色,眼看道芝秽撑不下去了,就拉着小胖子走去马车,“姐姐刚刚吃饱了撑着自己没感觉,现在反应过来了。”

      道芝秽转头欲跟上二娘,抬眼就望见驾车的车夫,一身青衣麻布,五官平平,却有一种让她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就在此时,那车夫也回转过头,视线相交仅仅一滴水落下的时间。她垂眼一想,便莞尔一笑。

      待道芝秽等人也上了马车,他一扬手,“驾——”马蹄踏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龙易十年,九月初九。北川国正在举行两一度的朝花节,当晚各地官员要携家属一同往花神庙敬香,老百姓会在自家门前点起花灯,祈祷往后一年的风雨太平。尚未出阁的女子,可相邀结伴,在初十早晨上月老庙祈求姻缘。

      宜,沐浴、祈祭、纳福、采摘。

      四角台上铺着锦绣黄绸,奏折叠在左侧,右侧放置巴掌大的九龙坛,内点的熏香袅袅而起。

      崇明皇年事已高,内政几乎都交给太子晏打理,朝中上下既有不满之声,也有暗自庆幸自己站对位置为太子效劳的人。

      刘公公轻手轻脚的来到太子晏身边,从袖口中抽出一纸,说道,“探子回报,锦王去了斐城。”

      “哦,斐城……”修长的手指接过被折叠的宣纸,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这些探子可都是刘公公的心腹吧,连锦王的所在都晓得,这可是连父皇的人都跟不到……”

      刘公公一愣,“太子这是何意,还望点明老奴。”

      太子晏轻笑,从身后的青花瓷罐中拿出一张宣纸,均居的平铺在桌面上,细致而小心。

      “刘公公,你可曾阅览过素闻异藏?”

      黄袍加身,英俊不凡。刘公公看着太子晏从年少青葱到如今,将要而立之年。看着老皇帝的鬓角刚毅到泛白,不禁感叹时光如流水,来匆匆去匆匆。

      “太子可是在说,那本记录天下奇闻的禁书?”

      宇文晏捏起狼毫挥墨,手法行云流水,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

      刘公公定睛一看,笑赞道,“好字,真是气韵生动,风神潇洒……只是这……姑臧平阁可是指,那传说中埋藏了两百多年的……”

      刘公公低着身子,压着嗓子说道,“……秘宝……”

      龙易十年,九月初九,皇城上下灯火通明,从玄远门开始一直往皇城中心延伸的灯笼,串成了此夜中最辉煌的长河……

      斐城内,家家户户挂起花灯,小孩在河畔放纸船,灯笼、面具、杂耍、戏法、高跷,好不热闹。

      道芝秽和道德昊俩人倚着车窗,争先恐后的向外探着头,人潮迫使马车一路走走停停,一直到城北的初云寺停下。

      偌大的寺院依山而座,道芝秽在玉环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才发现,斐城的大小官员都来到差不多了,马车也排了一溜,撇过头就看见将近五尺高的阶梯。

      “怎么没瞧见老爷子的马?”二娘牵着道德昊,伸着脑袋左顾右盼的。

      道芝秽也看了看,然后目光不移的看着高处只露出一半的寺院,“不会是骑上去了吧?”

      “少贫,哪能把马骑到寺院里去啊!再说,那马上得了台阶吗?”语毕,二娘牵着道德昊绕过马车往阶梯上走。

      道芝秽识相的跟着,说道,“二娘多虑了,就这短短五尺之距,哪能抵挡的了咱们老爷子那一副虎胆铁骨!”

      “啧,不说话倒是个水美人,一说话就露馅了……”二娘转头瞪了道芝秽一眼,“待会那些达官贵人们都在,要有个小姐样,不然看以后谁娶你这个疯丫头!”

      道芝秽吐了吐舌头,悄悄对着玉环的耳边说,“我说是来相亲的吧。”

      玉环掩着嘴轻笑了一声。道芝秽想起什么住脚回头一望,那青衣车夫,好像是知道似的,也抬起头,对道芝秽报以一笑……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道芝秽这么想着,被玉环轻轻一推回过神来,跟上二娘的脚步。

      越靠近初云寺,那缭绕的青烟就弥漫在眼前,初云寺就像是安静的坐在山林里,巨大而宁静,不怒自威。

      二娘的话不假,迎面而来的便是林员外一家,四十余岁略显富态。寒暄几句便也领着家眷而去,可惜他的儿子才十岁,不然看二娘这架势,这寒暄可得长了。

      道芝秽还未开口,二娘倒是先说话,“这林员外一家就他跟他儿子两个男子,身后倒跟了不少女人,想必儿子长大也是个坏呸……没瞧见他刚刚瞅你的眼神,我是越瞅越不对劲……”

      “好了二娘,赶紧进寺看看老爷子在不在吧。”道芝秽拉着二娘的胳膊,作势要往寺里走,免得二娘越想越不对劲,回头找人算账……

      在门口遇见了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二娘赶忙上前,“大师,您知道道将军在何处?”

      “阿弥陀佛,请各位施主跟贫僧往后院来。”那和尚做了个请的手势,二娘双手合十点了点头,便向道芝秽使了个眼神,道芝秽连忙捂住嘴巴,然后把手放到胸口,示意她自己不会乱讲话的。

      跟着和尚来到后院,才发现着寺庙其实别有洞天,莲花池为中心,环绕着个个厢房。

      “真是美啊,可以前怎么没见过?”二娘心直口快,道芝秽却在彼时显得沉得住气。

      “回施主的话,这寺前年是由锦王派人来刚刚翻修。”

      道芝秽一行人被安排在行水厢房歇息,屋内的摆设木讷而规整,透着一股清新的香气。道芝秽寻着味儿走到床边,掀开床罩,才发现,原来这床是竹子做的。

      她不做声,放好床罩一屁股坐在床边,身体向后倾倒,双手撑着床面。

      “这锦王是何许人也,比老爷子还厉害?”道芝秽轻快的问道。

      宇文榄,皇上赐字锦,便为锦王。

      民间传说,锦王降生时,天空一片紫红色,乃不详之征兆。于此,他的出生得不到应有的尊贵待遇,而是四周鄙夷的眼神。

      锦王的母亲德妃,在生下他之后不久,便承受不了流言蜚语和不在受宠的打击,死于自己的一条白绫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不祥之人,如今凭借自己卓越的作战经历,和嗜血的性格,让百姓又爱又恨。

      正所谓功高盖主,无论是从小被看做是天之骄子的宇文晏,还是当今的崇明皇。

      老皇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这时候朝中的两股势力都在蠢蠢欲动,一边是太子的亲信,一边是锦王的人,至于二皇子,早已被定为是‘与世无争’的角色。

      关于锦王还有一个不得不说。

      玉环说起这一段的时候故意降低音量,道芝秽配合着她凑过头去,“就是啊……锦王他其实有着易于常人的美貌,而且……素爱收集美人,不论男女,只是被他玩腻的人最终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

      ‘叩叩……’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小姐,道将军要您去余香阁一趟。”门外和尚缓慢的声音打断了玉环的话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秘宝与锦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