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寄居 ...

  •   狄沫梳洗完毕,换罢衣衫,在屋里托着下巴静静发呆。
      这一日曲折变幻,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少。先是积善庵得见觉清,还没将受教的内容消化干净,便托谷王的福遇刺,如今竟莫名奇妙的住进了王府。羽冰凌还说这谷王是皇上专门召回来镇守金川门的,可任凭她左瞅右瞅,也觉他像不靠谱儿的登徒浪子多过像行军打仗的帅将。
      也不知大哥伤得如何,瞧那御医说得钉是钉铆是铆的,她却忍不住有些怀疑。谷王是胖了点儿,但也就压了一下,还真寸劲儿就内伤了?明显是他看上了羽冰凌,却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好意思单独邀她前来,于是乎将自己兄妹也一网扣下。敢情王府钱多烧得慌,屋多空得慌,不折腾折腾便浑身难受吧。
      管它呢,反正闲来无事,那就安下心来,沾沾病号们的光,来个王府几日游。谷王刚还说呢,府上任何地方,只要开着的就能随便去。这话狄沫自不会全然当真,不过那明镜一般的湖水,那梦境一般的竹居,却在一瞬之间无比清晰的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狄沫瞎想了一会儿,拍拍衣衫,起身出屋。本想去羽冰凌处略加探望,却从侍女处得知她服了凝神的药汤,才刚睡下。谷王亦临时有事,在羽冰凌房间呆过片刻便走了。狄沫只得作罢,悠哉哉的步回方肇云房内陪他聊天。那王医官,不,李医官已拿着方子,亲自督促着拿药去了。可怜方肇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五积六受的,非有医嘱,还不让下床。
      “沫儿,你深吸一口气。”方肇云半靠着枕头,苦着脸看着狄沫。
      “嗯,……怎么啦?”狄沫纳闷不解。
      “难受吗?”
      “不觉得啊。”
      “哎,你吸的不够深。再来,要快速的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
      “哦,呼——呼!”
      “如何?”
      “嗯……感觉有点怪,胸腹间涨涨的,有些疼,啊!”狄沫眼珠一转,突然明白大哥为何让自己这么做了。
      方肇云沮丧的耸耸肩:“便是如此。你我午前只饮了些清茶,尚未用饭,如此呼吸,腹间肯定不受用。你猜御医开的是何药方?”
      狄沫强忍住笑:“是何?”
      “他开了两个方子,”方肇云呻吟道,“一个是补气养血的,其中用物对常人大好,对真正有伤之人,却是弊大于益。另一个干脆便是一堆食材,做好之后,分明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餐饭。”
      狄沫噗哧一声乐了出来,调侃他道:“正所谓‘非常病需非常医’。大哥之病名曰‘绿叶’,乃天下三大奇症之一,那当然要郑重对待,不能以等闲方法处之了。”
      方肇云笑道:“是了。不等凌儿的‘红花’病痊愈,我这‘绿叶’病,是决计不敢好的了。病也就病吧,别愣逼我躺在床上就行。”
      这时敲门声响,李医官领着一票人,呈上了一整桌美味。
      “正好狄姑娘也在,”李医官看着狄沫,陪笑道,“瞧您面色略显苍白,兴许方才也受了惊吓。这桌药膳压惊养气,王爷特命下官让您也一道用了。”
      狄沫:“……”
      方肇云:“……”
      “方公子您慢些着。”李医官见方肇云麻利的下床,连声提醒。
      “哦哦哦。”方肇云放缓脚步坐到桌前,盯着满桌山珍海味系列的“药膳”,不禁满头黑线。
      狄沫偷笑着瞄了他一眼,朝御医说道:“多谢大人费心。这顿药膳营养如此之丰富,我想家兄用完,伤势应能好上许多。之后,是否能许我扶着家兄,在湖边散散步,以助他恢复?”
      李医官呵呵一笑:“姑娘担忧兄长康健,下官明白。只是方公子身上有伤,贸然出屋,很可能遭风受寒,加重病情。依下官浅见,一会儿方公子还是躺下歇息的好,要不王爷怪罪下来,下官可担待不起。”
      “呃,这样哦……”狄沫看向方肇云,一副“我尽力了,没办法”的表情。
      方肇云点点头,舀了一勺大虾仁放在狄沫碗里,又给她挑了只肥肥的带黄儿的螃蟹。
      “不过方公子年轻体壮,恢复迅速,相信至多明晨,便可外出略微走走了。只时辰别多,以免累着,痊愈估计还得等上几天。”
      李医官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很快带众人离开房间。
      方肇云瞬子一亮,注视着合上的房门,悄声道:“沫儿,听见没?”
      “唔……”
      “还好只用再躺半日,不然我骨头都快睡散了。”
      “唔……”
      “沫儿?”
      方肇云收回眼光,正见狄沫认真的啃着蟹腿。
      “啊?哦,嗯嗯,盐放多了,鲜味儿都淡了不少……居然放盐了!真不专业!不知道受伤的人要少吃咸么?”
      方肇云:“……”

      狄沫用过饭,暂别方肇云,在湖边缓缓迈步。
      远处,日影西斜,天空似是一幅带着褶皱的江南彩绢,或浓或淡,色彩斑斓。刚才还是浅青翠绿的山脉,已显出了浓郁的碧绿色。太阳懒懒的在山边露出半张脸,为那越发朦胧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辉。低低的地平线上,云彩各式各样的。有的宛若层层交叠的鱼鳞,一点一点的延展开;有的犹如妙龄少女的纱裙,飘逸灵动;还有的,看上去如同一簇松松软软的棉花糖,引得观看之人忍不住想去咬上一口,可还未来得及,转瞬又变幻成了其他形状。
      近处,绿树婆娑,院落静谧,芳草依依。这湖更是嵌在地面上的另一方天空,倒影着无垠的美景。仔细一望,湖水清澈见底,碧波盈盈,鱼儿的身影随处可见。或是几尾追逐嬉戏,或是整群整群的聚在一块儿,偶有调皮的蜻蜓在湖面上轻轻一点,水纹便荡漾开来,鱼儿们也呼啦一下散开了去。
      狄沫走进探入湖心的一阙凉亭,倚栏而坐,心中丝丝萦绕着对未来的茫然。
      “头几年不是太平盛世,但是之后十分繁荣昌盛。”——她忆起转世时阎王说过的话,对觉清师太的论断越发深信不疑。建文王朝,真的只剩下两年的寿命了。
      爹爹会安然度过,国家会越发富强,这些都令她由衷欣慰。况且战事之后,掌权的依然是朱家子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皇室自家里叔叔侄子争权打闹罢了。只是战争却在如火如荼的焚烧蔓延,千万民众正挣扎于生死线上,也许下一秒,若干鲜活的生命即将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这为逞一己私欲而令天下付出的代价,也过于沉重了些。
      刚开始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狄沫便无法抑制的感到无奈和悲凉。
      朱棣自然会是个好皇帝。他管辖的燕地虽北邻胡虏,藩地内却是民生安定,富足清明,作为燕王的他,能力不必详说。然而,朱允炆就不是好皇帝了吗?他不怠政务,不贪享乐,为了让人们尽快从洪武朝的恐慌之中缓过来,他殚精竭虑的思索治国良策,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从无数的冤屈昭雪,到对贫困之人的体恤救济;从为旱区开渠引水,到广设学堂为国培养栋梁,爹爹对他评价至高,几近完美。
      只可惜,在错误的时候一道错下的削藩令,却令他限于万劫不复之地。
      江山代有能人出,只是,以一国之地,怎能同时容下两位明君……
      狄沫轻叹一口气,暗自为朱允炆的安危祈祷。
      “奴婢叩见万岁,叩见王爷。”
      随侍宫女的请安声传入耳畔,狄沫大惊,赶忙站起来,回身匆匆行礼。来者三人,除了朱允炆和朱橞,另有名与他们年龄相当的白衣公子,却不相识。
      “原来是狄姑娘,”朱允炆伸手虚扶,微笑道,“朕不期竟在此处遇见你。”
      狄沫站直身躯,尚未答话,朱橞已笑眯眯的解释道:“是这样的,皇上。今日臣在去往积善庵的路上遇刺,他们兄妹碰巧也在附近,方肇云为护臣还受了点小伤。所以,臣便请他们来王府小住数日,休养休养。”他停了停,又朝向那白衣公子,“同来的还有几人,刚到不久,我还没得空告诉松弟。”
      “王兄尽可将这里当做谷王府,一切随意最好。”这府邸的主人,韩王朱松淡淡一笑,微风拂过,掀起他雪白衣衫的一角。
      狄沫再度欠身:“狄沫见过韩王殿下。”
      朱松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
      他很瘦,不仅脸颊尖而略长,连整个身体都显得有些单薄。他的皮肤晶莹如雪,苍白的如同他的衣衫。只第一眼,羽冰凌说的“身体孱弱”便得到了验证。至于睿智与否,那得看一个人的神态和眼睛。朱松的眼睛……
      狄沫胸口一闷,竟不知如何形容那对眼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第二十章 寄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