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评《裁玉诀》
    很早以前就答应要给《裁玉诀》写一个评,拖到年底,终于有时间了。于是写下这篇感受多过评论的东西,送给小洛,就算是新年礼物吧^^
    作者说过这篇文主要不是写人物的,看故事即可。我对人物和故事能否剥离着看保留意见,但我是一个尊重作者的好读者(奸笑),所以这次不对人物塑造多作评价,以下提及人物的地方,只针对人物和故事有关的部分。
    故事
    我本人偏爱奇特新鲜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故事。写一篇奇拔之作很难,这种难度并不在于求奇,而在于思路和分寸。好比人可以奇绝,但不可荒诞;事可有奇情,但不可无稽。否则本意是写一奇葩,最后出一怪胎,实在大煞风景。
    我觉得一篇文要新颖别致,又要有爱有萌,一看如何起,二看如何抬。裁玉诀的起手是很有点意思的。黄金尸变、贼喊捉贼,这些东西在推理文里虽然不算特别奇诡,但胜在后面抽丝剥茧的时候亮点均匀,能一直吸引人跟着剧情去思考,这也就是“抬”,即作者的笔力足够抬得起来前面抛出的悬念。小洛的长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极其精致的结构和很好的大局感,并不仅仅依靠文笔的出色来撑起一个作品,而是由大量的情节堆放出一个很清晰的脉络骨骼来。当美丽的词句在记忆里变模糊的时候,读过的人依然能记得一个故事。
    然后是情节的合理性。对于推理文,逻辑和合理性很关键,裁玉诀的案情受篇幅所限,整个框架不算大,也没有特别复杂的内情。而推理一向是小洛擅长的,所以驾驭这个案件也显得驾轻就熟。但有一个地方我在起初看的时候就提过:验尸时间。调查任何一件命案,验尸几乎都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然而命案发生以后,不但没人想到先去验尸,居然还由着人把尸体都下葬了,这十分不合理。退一步讲,就算是幕后黑手们存心为之,但檀俏和傅裁玉既然被设定为聪明人,怎么也不该忽略这一点,至少也会觉得蹊跷。后来我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验尸安排在第六章,全文一共十二章,于是我略懂了:这样安排,是因为如果一开始就直奔尸体,读者就猜到一大半了吧……不管怎样,我觉得逻辑不能迁就情节,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会弱化情节的基础。
    角色
    在写人上,我想说说傅裁玉。抛开《清商》先入为主的影响,傅裁玉在《裁玉诀》前面那几段侧面铺垫是十分成功的,尤其是宋紫芝的对比和其他几个人对他的评价,很有古风,古是古龙的古。悬念足够,萌点足够,充满奇人奇案的气场。但从年纪轻轻饿死南墙之后,开始跟前文出现了一些落差,后劲不足,没能抬得上去。他总是在剪影状态萌,一给特写就莫名开始打折扣。另外我始终没看明白他为什么要饿个半死跑到别人门前特意去晕倒,我以为后面会有解释,结果没下文了,黑线。
    以及,看完这篇文,总有种裁玉公子形单影只,单打独斗的感觉。这大约一方面是因为檀俏同学不给力,疑似定格在十二岁,另一方面是BOSS路人掉了。话说,一开始开箱见尸,我就在想这BOSS太缺乏娱乐精神鸟……我其实蛮期待箱子里除了尸体,会出现纸条之类的个把有趣东西的,好吧这是我个人恶趣味。因为探案题材通常绷得很紧,没有调剂的话会很疲劳。我觉得BOSS是应该和主角平分笔墨的角色,BOSS不够给力,主角的智慧完全凸显不出来。这个案子,傅檀两人可说势如破竹,反派们毫无还手之力,三下两下全部被搞定了。因为每个人都没有挖得太深,有些重要的角色甚至比成双、项小八之辈落墨更少。
    插一句与裁玉诀无关的感慨,有些人物在某些方面的缺失感是人设的一部分,这是合理的,譬如一个角色设定为很傻很天真,当他真的被写得很傻很天真的时候,这个角色是成功的。读者可以鄙视这种性格,但不能说角色写得不好。还有一种缺失感则是作者造成的,譬如写一个小孩,他可以不成熟,但不能简单。用人设的一些东西作为人物单薄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风格
    风格这东西就像……食物(- -||),没有好吃不好吃,只有爱吃不爱吃。我始终觉得讨论风格文笔之类,谈出的多半都是每个人的偏好,而不是对错高深。小洛的文笔是很清雅秀致的。有美丽的字词,但少有比喻排比,所以不会华而不实;偶有小虐,但从不激烈,所以不会令读者代入太深。
    一定要给个意见的话,我觉得你缺少一点鲜明。并不是说没有自己的风格,而是现有风格的烙印不深,人物和故事缺乏辨识度。耳熟能详的东西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太少;一目了然的东西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太少。而有时过于温和的文风也使得文章有波动,无高潮。矛盾冲突在设定里也许很激烈,但写出来就像被PS过一样,磨掉了许多本该锐利刺目的东西。就像讲一个故事,很多东西轻而易举就能讲到读者脑子里,但少有东西能进到读者心里。不过风格因人而异,多数作者是以文笔彪悍见风格,也有些作者是以情节奇崛见风格。我觉得很多东西在你是一个程度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差别,很多东西你都有,只不过每当触及到它们的时候都没有多走一步而已。
    其他
    我要说说省略号………………|||
    “老局主心凉了半截,连忙让人找檀家管事周正,这时却从侧门里闪出了一个华服少年来。
    ……
    四天之后,檀家还真派人来了,然而却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檀俏,檀徵的长子,檀巧巧的亲兄,十六岁的檀家小爷。”
    ——这种蒙太奇般的省略号,不止是裁玉诀,在我看过的你的大多数作品里,几乎都在用它来衔接两个画面。要是拍电影,这样处理毫无问题,但如果是写文,瞬间的切换常有突兀的感觉。文字和影像不一样,影像有这种特权,因为它远比文字自由。拿上面这段来说,从侧门闪出一个华服少年来,这算是裁玉两个主角之一的第一次亮相,要是有画面,看的人脑子里都会有个大概的轮廓。但只用文字的话,没有语言,没有描述,没有过渡,直接跳去四天以后了,那这个亮相只有在作者本人脑子里是清晰的,读者对檀俏仍然毫无概念,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以前就知道前情的人,甚至未必就敢推测此华服少年就是檀俏。——本条纯属吐槽,我知道写作习惯要改掉很难,仅供参考。
    好了,大过年的给人挑刺当礼物的只有我一个人吧- -祝小洛新年快乐,明年写更多的好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