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喜忧 ...

  •   三个姨娘,差不多一个月份里怀孕的。佟氏最先有了动静,太夫人亲自坐镇,陶妈妈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太夫人这是干什么?怕大小姐暗中使坏?元娘却无所谓,反正自己没打算,太夫人爱干什么干什么好了。
      佟碧玉是初三正午的时候胎动的,产婆说她体力虚弱,宫门一直打不开。太医开了提气益补的药,慢慢往开冲。
      这边还只开了个小头,不想文姨娘那头居然也有动静了,太夫人赶紧又让产婆去那边看。产婆说文姨娘情况倒还好,只是因为是头胎,所以也不会太快。大概是老天爷都觉得徐家这摊子事实在做得奇怪,所以天色刚擦黑的时候,秦榴宝也叫开了。
      这下热闹了!
      元娘使劲忍着笑,准备看好戏。一丝恼意也没有的模样,落在项怡真眼里,万分狐疑。元娘知道项怡真在看她,可这次元娘已经决定,不会再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再给自己身后安歪影子。

      三胎齐动,产婆不够用,又临时请来了两个。
      闹天闹地的一直闹了两天两夜,最终结果总算是出来了:三胎三子!佟碧玉的儿子第一个出来,孩子和娘一样娇弱弱的,可是模样长得很漂亮。太夫人给起名叫徐嗣诚;秦榴宝最后一个胎动却是第二个就生出来了,是个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名字和元娘预想中的一样,叫徐嗣谕。
      太夫人这哪里是给孙子起名字,分明是借佟碧玉和秦榴宝的‘慧’。
      至于文姨娘,虽说身子满好,可是骨头是南方人娇小些。一直闹到第三天头上才算是生出来。元娘知道是个女孩,会叫成贞姐儿。可没成想出来的居然会是个儿子?
      当时元娘楞了,太夫人脸色也是刷刷的变了好几个,和二儿媳互看了一眼后,最后娶名徐嗣俭?
      那不是三房甘氏二儿子的名字吗?
      元娘觉得自己好象没记错,可是为什么会变成文姨娘的儿子?

      之后几天,元娘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记错了?难道是脑子出问题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怎么想也想不通!
      满天愁眉苦脸的样子,落在陶妈妈眼里却成了另外一成意思。姑爷本就喜欢那个碧玉,现在又生了长子,以后……“妈妈,不要乱动噢!”元娘出神归出神,可陶妈妈毕竟是她的乳母,想什么是瞒不过元娘的。
      “可是……”
      “可什么是?你家小姐我又不能生了,况且我是正正经经的嫡妻,不过是三个庶出的小崽子。佟碧玉是个家生子,连个良妾都算不上。谁生的孩子也得叫我做母亲!”元娘困惑归困惑,可是不会再象前世那样,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了。看看陶妈妈:“照我们以前说过的那样,一模一样的配置。好好的,精精细细的给我养着,一根毛也不许掉。”
      “大小姐!”陶妈妈看着笑眯眯说话,可眼神里却冷得象冰的罗元娘,没来由的身上打了一个寒颤。大小姐变了!

      没有男人在家的日子十分爽快。
      主持中馈上面,罗元娘手到擒来,经过一年的整治,该贬的贬了,该罚的罚了,实在不听话的撵出去了。当然为了节约开支,还裁撤了不少闲职或者不中用、用不起的。铁血干戈的整理方式就是让永平侯府上下奴仆,没有一个胆敢再挑战元娘的威肃。
      可这世间的事,就是此消彼长。
      外人的角磨平了,陪嫁过来的人却开始生夭蛾子了。晚香自管了厨房后,脾气一天比一天骄纵,拿着鸡毛当令箭,克扣银米,尤其喜欢对付佟碧玉和诚哥儿。太夫人碍着元娘的面子不便动手,罗元娘却是早瞧这个晚香不顺眼了,大义灭亲,先拿晚香开了刀。查证清楚晚香克扣的银米后,也没有干别的,直接撵出了府去。被永平侯府赶出去的下人,以后是没有人家敢用的了。何况这人还是侯夫人陪嫁来的,想必是出了大错的。晚香嫁的男人本自懦弱,却被晚香连累至此,顿时起了腰,一天到晚打得她没天没地的,没过两个月,这家人就在京城消失了。
      元娘杀刀立威,顺带连抄了几个平素骄纵的管家,扯出一溜贪小摸大的。其中还有一家是三夫人的陪房!甘氏气个半死,可有元娘处理晚香的前例,也只能把这些人全部赶了出去。自此后,永平侯府的一亩三分地越发井然有序,纹丝不乱了。

      太夫人看在眼里,既欢喜却又觉得忧心。
      元娘这个脾气,到底还是拗烈的。当家主母是个好料子!可是论起夫妇之道来……

      太夫人忧心什么,元娘没功夫管。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每天除了主持中馈外,就是和徐令宽练剑。元娘的剑术已经练得颇有模有样了,徐令宽为了在元娘面前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下了苦功。元娘是女子,每天又有一堆事里外要管,哪里有那么多时间。不过锻炼身体尔。徐令宽常笑四嫂不是在练剑,而是在练剑舞。
      元娘却反唇相击:“四嫂本是妇人,练剑也好剑舞也罢,本是为了强身健体。好有精力主持中馈。五弟嗯?你练剑为何啊?难不成想开镖局子吗?”
      徐令宽没料到四嫂会这么说,当时怔住了。回去想了好几天后,开始读开了兵书。太夫人听后喜欢得直念佛。这个老五因是老来子,让宠得厉害了,性子跳脱得紧。不想如今竟然和元娘还有这样的缘份!佛祖保佑,家门有幸啊。

      徐令宽因要念书,便从内院搬出去了。来元娘这里的次数自然不象以前多了,可每天还是会见一次的。这小子象是发了狠似的,就要在四嫂面前争个长短。罗元娘难得碰见如此对脾气的,更是着意刺激他。从纸上谈兵到俗事庶物,家国天下、渔尔流见。叔嫂两个几乎是见面就开刺,你说一句她说两句,可偏偏感情却是越来越好。元娘虽见识不算广博,但好歹两世为人,看过的经见过的岂是徐令宽这十岁小儿能比的?又兼子嘴皮子利落,徐令宽常占下风。却因此更加着意读书见识,每每第二天总会把昨个儿元娘刺他的话还回去。前院的师傅教五少爷教得十分过瘾,有空就来太夫人这里摆花献佛。可太夫人却为此越发忧心了。
      而这样的日子终究不可能长久。
      建武五十五年,徐令安和徐令宜守孝归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喜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