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见圣 ...

  •   永和四年的夏秋雨水极多,到了冬天雪势更厚。许多灾民涌进城来,几家爵满名贵的人家起头开粥场,其中永平侯府也在其中。
      元娘还记得前世的时候,三嫂在粥场米粮上动手脚的事。十一娘如何处理已经是她的事了!现在的永平侯府不是三夫人甘氏在掌家,是罗元娘主持中馈。所以元娘绝不允许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动手脚,三天亲自查看,每天各派不同的小厮去门口领粥。如此严密监视下,底下原本想借此搜刮些油水的管事媳妇们,全部乖乖的不敢动弹。以前四夫人就是个厉害的,如今侯爷宠她,哪个不要命的往上面撞?
      永平侯府的一亩三分地,元娘管好了。可其它家的管不着,听陶妈妈说有用糙米的、陈米的、还有用霉米的。因为皇上在开始奖赏了那些主动开粥场的公卿之家,所以在后面跟风的人自然多的。有的是底下人中饱私囊,也有那本便舍不得花银子在这上面,主动纵容的。
      可饥民虽是下贱之人,嘴皮子却是知道好歹的。
      每天数永平侯府粥场上的饥民人数最多,白白熬得糯烂的粥里因为天气越来越寒,元娘还请了太夫人的意,加了生姜发汗。二夫人当时正好在场,挑眉多看了元娘好几眼。可元娘一直低着头恭谨听太夫人示下,这等积德行善之事太夫人自然是同意的。自此,徐家粥场上更是人流涌动。

      一场粥直开到年关,才算是收拾了。
      年节进宫,太夫人元娘丹阳三夫人都是可以进宫的,可夫人因是寡居,就不参加这种场合了。后宫之地,近来佳丽更是云集。区氏因为生了七皇子,所以皇上特别给她赐了一个皇贵妃的名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区氏这两年在宫里十分得意,暗中派了多少人向坤宁宫寻衅。可皇后娘娘就是稳坐高台,半点不扰。偶然一次皇上问及,皇后还说:“皇贵妃还年轻,心高气燥是有的,过些年就好了。”

      简王登基,三年后宫纳了十三名妃嫔,新鲜玩乐劲差不多也过了大半了。如今更在意的是国事体制,权力制衡了。区氏在东南仗着皇贵妃的宠,很不安份。皇上有意开海禁,派蒋云飞去试探,区家竟然暗中使绊子。区氏蹦达得快到头了!当然,没有区氏还有李氏柳氏……只要皇上在位一天,后宫的门就不会停歇。元娘看着高位上的皇后娘娘发笑。当初老候爷把女儿嫁给简王,未必就存了何等心思。一辈子当个简王妃也算是福份,可没成想一场巫蛊之乱……什么都变了。

      初一过去是十五,元宵节又要进宫庆贺。很没意思的套路里,却出了点小意外。
      “听说罗夫人有个庶妹叫五娘的,今年已经十五了,正在议人家?”姜桂夫人平常和元娘没什么话说,今天……
      元娘看看这位夫人,不用前世也知道她想干什么!她那个弟弟王琅喜好男色,性情暴戾,甚至连良家子都□□致死。京城里无女敢嫁!任昆不就从江南娶了个江锦葵?这位倒好,居然把主意打到我罗元娘头上来了?

      才要说话,就见一个脸生的小太监过来:“永平候夫人吧?有位贵人想见你。”

      贵人?
      元娘冲进脑海的第一个人选就是区贵妃。可貌似宫妃们这会子都在里面陪皇后!那是哪位太妃?徐家罗家和太妃好像没什么交情,难道是什么套子?一路忐忑不安,结果进了某间陌生宫室后,突然放心了。
      皇上看得几乎出笑,这个元娘、这孩子气的脾气怕是改不了了。赐起后直接问:“一直用白米,后来还加姜是谁的主意?”
      开始时大家一样施粥,可后来慢慢变了,只有徐家非但不降,反而还添了一项。外面对徐家这桩事情很是赞赏,连那些原本最厌恶戚贵的清流都赞赏有加。所以,皇上想知道是谁的主意。

      问完没回音,停下手中笔抬头看,就见元娘满脸紧张,张嘴又闭上……咳了两下:“可以说真话。朕恕你无罪!”
      元娘当时就笑了,噼哩啪啦开始说:“臣妇不用粗米是因为不想让人抓住把柄,就算不是徐家人,外头谁知道多少人盯着?臣妇支持中馈,但凡出事,肯定又是臣妇不好。反正用得不是臣妇的体己,为何不大方些?徐家又不缺这两个钱。后来添姜时,实是因为可怜。大冷天的许多人病了,大人怎样也好,可怜那些孩子跟着受罪。臣妇也没有别的本事,只有这点微薄之力。也算是给自己积福!况且……”
      “况且什么?留下好口碑,让小四不敢休你?他最近不是对你很好吗?”皇上一脸忍俊不禁。元娘脸羞得通红,又尴尬又着急:“不是那样的!我说我要出家,我给他滕地方。可他这个理由那个理由找了一堆。后来喝多了……又不是我愿意的!”

      噗的一声皇上把刚含进嘴里的茶一下子全喷了出来,屋里只有一个小太监。那小太监手脚麻利,可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小太监浑身都在发抖。元娘窘得简直想找个地缝,好不容易皇上总算是不笑了。看元娘羞得都快哭出来了,强自忍下:“元娘这件事做得很好!想要什么赏赐?”说完很快又加了一句:“以后在朕跟前,只许你说真话。”话声很严厉,可元娘高兴的笑了。左思右想了一会儿后:“臣妇想皇上照顾一下臣妇的弟弟罗振兴。臣妇不是要皇上封他做什么封疆大吏,只是想拜托皇上捡那些不打仗不闹事故的地方,先让他练练手艺。等过些年振兴资历也有了,关系也有了,名声也有了。您再提拔些他。可是最高不要过三品!虽然振兴现在是个君子。可官大了,人就变了。臣妇只想弟弟中庸一世,妻贤子孝。可以支撑家面,却也不要过于沉迷。免得许多时候追悔莫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