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一直在看关于心理学的书,又太太太喜欢大大笔下的这些并不完美但却足够精彩的人物,闲暇之余决定卖弄一番。
~~~~~~~~~~~~~~~~~~~~~~~~~~~~~~~~~~~~~~~~~~~~~~~~~~~~~~~~~~~~~~~~~~~~~~~~~~~~~~~
关于楚慈,有很多人争论他的行为他的仇恨,也有人谈到了是否有对杀人者血债血偿的必要性。就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他曾经在一本书谈到,对一个男孩来说,他的潜意识中有种对母亲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一旦对他构成威胁,他都会产生仇恨,甚至想杀掉他们。
李薇丽在楚慈的生命中是比母亲更加贴近于本体的存在,母亲难产死亡后,他眼中所谓的母亲仅仅是一个名词或者代词,不具有任何意义。而关于楚慈母亲去世的原因也是日后加重他抑郁症的原因之一,所以亲生母亲在楚慈记忆中其实并不美好。而李薇丽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楚慈在女性方面中感情的空白,同时她给楚慈带来的更多是心灵的震撼。她可以做到其他女性做不到的事情,可以为了楚慈而委屈了自己的骨肉,为了楚慈牺牲了更多家庭的欢乐。这是甚至亲生母亲都做不到的事情,她在楚慈的眼里是一种神圣而高尚的存在,甚至说是一种潜在的信仰。
这一方面,从楚慈给加重寄钱和孝顺李薇丽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看出来。假如李薇丽不是那样无私的话,也许楚慈不会有那么深重的亏欠感和负罪感,而她的死亡可能仅仅就是伤心而不是刻骨的仇恨。佛洛依德提出一个观点,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所以良心并不是顺应,而是逆反。当他杀人的时候觉得杀人不对,当楚慈在黑暗中不断慢放的血型场面足以说明他心中并不是没有罪恶感的,但是因为某种异常强烈的愿望使这个行为见到了阳光从而进一步滋生。
楚慈的抑郁症应该不仅仅是由于李薇丽的死亡而产生的,从年幼开始他有一种轻微的强迫症,否则不会强迫自己回想父母去世,不会强迫自己思考未来如何对待李薇丽一家人,这钟心态已经充满了焦躁和愧疚,所以李薇丽死亡只是一个引爆点,引发了楚慈对于整个社会和特权阶级的不满,通过杀欲来平息精神上的崩溃。
抑郁症的患者情绪低落,语言减少,继而产生自杀或者自残的念想,楚慈的行为一一实现。从和韩越相识开始这段时间,其实楚慈活着的唯一依靠是复仇,这也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不要说楚慈永远忽略韩越对他的感情,而是他的精神状态没办法让他观察和体会感情,从一开始的端点就充满了思维上和心态上的崎岖。
其实在楚慈刚有过这些念头的时候还是可以去避免去化解的,悲剧的是他遇到了一个韩越。韩越生活在军队中,和父母也鲜少有交流,这样的人心理防线强大,能力卓越。但是这仅仅是对于他控制的了得东西,然而楚慈是他生命中的意外,从一开始,韩越对于楚慈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强迫,楚慈到后来的动机不纯都是加重楚慈执念的原因。韩越是铁血军人,他的生活中没有中间地带,而是纯粹的服从和反抗,所以他不懂得迂回,即便知道自己犯错了做错了,也只是笨拙的说我会改。
和楚慈敏感抑郁不同,地位上的压力让韩越并不缺少嗅觉的灵敏,然而感情生活上的顺风顺水让他必须掌握所有操控权,从一开始的惨烈到楚慈的消极抵抗使他强迫症状逐渐将显现。他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想都接受不了楚慈和他分开。其实他想过这一点,并且不断强迫自己去想假如发生了这种事情会有什么情况产生,当韩越发现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离不开楚慈之后,这种执念变成了一种恐惧和习惯。身体上大强大只是色厉内荏,而精神上他甚至比楚慈更加衰弱。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韩越对于楚慈的感情毫无疑问是深刻而缱绻的,可是在接触过程或者在交流过程中永远是过度兴奋和冲突不断,这不断刺激着韩越的神经,所以他的强迫症状越来越强烈。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望”。从某个手欠举报的人可以看出,这里面的性也许是暴利的或者是压抑而充满攻击性的,这诱发了韩越和楚慈两个人心中不可触摸的疼痛。
楚慈没接触过除了李薇丽以外的女性,所以对生理上存在着恐惧,佛洛依德梦的解析把噩梦或者潜意识的梦境划分为对于男性对于女性在生理上的恐惧。假如开端是美好的,也许可以减轻楚慈心中的恐惧,然而开端过程和结尾都是充斥着强迫暴利,任何人都不会觉得这样的感情是美好温馨的。对于韩越,军队是禁欲和严谨的生活,所以每次回来必定是想念心急,兴奋点是可以培养成习惯,韩越的兴奋点慢慢转移到和楚慈□□的方面,造成了暴利刺激悔恨想念的恶性循环。
两个人的心理状态其实都是可以调整,奈何两个冤家碰到了一起,只有相互毁灭的分了。现在我忽然觉得两个人相交缠绕的死亡也许能成就一个happy ending~以上全部是抽风时候写的,仅供消遣,拒绝拍砖…
再次向虐文专业户的淮大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