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六章 ...
-
殿堂之上九尊之位,怏怏坐着一个明黄之人。虽是坐在高位,可从一开始便是一副愁眉不展、疲惫至极的样子。面容勉强算得上好看,可消瘦的双颊、暗黄的脸色却让他少了几分帝王应有的霸气,时不时还传来几声间断的咳嗽声。
他左下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坐着的监国大人——摄政王燕照礼,四十出头仪表堂堂,虽有些微发福可丝毫不显老态,那感觉那气势更像是真正的皇帝一般,此刻正以审视的目光看着朝堂上众人。
于是李密察言观色,再出重锤:“诸位大人,此番争论不得其果,义军之危不可忽视,可北国大军压境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义军弱小不成气候,且大部分都是由流民及地方上的宵小组织起来的民众,图的也只是一口温饱。只要朝廷加以抚恤,收招入编便不是难事。可北国强大,一旦破关,后果怕不仅仅是金城安危那么简单了,弄不好连整个金天国都会陷入绝地。霎时,被封藩属是恩,国破家亡便是理!”敢在朝堂上这么说话的,怕除了他李密之外便找不出第二人了。
如不是单纯的初生牛犊之心,便是真的胸有成竹而来。此番听似大逆不道、不知轻重的言论再出,竟无人相左。李密目光如炬,越过高堂上的皇帝,直直的落在了一旁监国大人身上。
摄政王燕照礼目光一敛,此时心中丘壑无人能知,与李密对视两秒后缓声道:“李少将军胆识过人,能有此番说法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将军主战,并能纵观全局,可此时北国大军既以压境,将军以为此时派兵胜算在几?”李密心知成功在即,那监国狐狸能问出这样的话,便是已经把他刚刚说的都听进去了。所以他回以一笑,朗声道:“如要硬守,边关四万兵力当力守三个足月……”
话声未完,便被堂下一声嗤笑打断:“三个足月?你岂知大军整装,抵达屯门所需时日!你李家父子虽然勇猛,面对北国二十万大军也能面不改色,以如此悬殊之力夸下海口。可如到那时援军未到,边关已破,局时该如何收场!”
“看来上卿大人果然急性,李密的话尚未说完,大人便知晓了结局。那我要是说不用硬守,而是智守呢?”柳上卿一愣,吃了个瘪,答不上话来。
可是此番对话却让摄政王听出了端倪,问道:“那么智者何人?”
“灵仙山元真人嫡传关门弟子——林、玄、机!”
话音一落,原本一直充斥着窃窃之声的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单是从摄政王震惊的眼神中,就不难发现林玄机三个字所带来的震撼之力。
当年凡是知晓宛城一战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名字。外人都传他是天降神人来去无踪,因墨国宛城一战而一举得名。传说他无国无派,更不知当年为何会只身前往墨国,并带领墨国宛城守军以八千残兵之力抵抗岩国八万大军。最终以不到敌军十分之一的兵力坚守宛城四个余月,任凭岩国大军绞尽脑汁也无法攻略城池。直至墨国援军到来,他便神秘消失。林玄机三个字创造了一个不朽的军事神话,可更让人惊讶的却是当时的他不过是一个未及冠礼的翩翩少年。
如有此人坐镇,那么边关形势将会很大程度上逆转,至少在众将士心中便是一颗能镇定人心的定心丸。
摄政王眼神微暗,思索良久后递过一方折子,由殿上大公公递交给了一旁始终心神不宁的皇帝燕重。
半刻钟后由大公公高亢得类似鸡鸣般的嗓子道:“凡二品以上文武官员,皆少将军李密移置偏厅议事。其他人等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