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林中贵人 ...
-
翌日,天气晴好,有些心神不宁的林致准备带两个女儿去兴善寺礼礼佛,刚要偷偷溜出门去赏菊的景瑜被母亲逮了个正着,只能不情不愿地跟着母亲和姐姐上山。
在殿内胡乱拜了一气之后,趁着母亲和主持往后院走的间隙,景瑜忙拉住身旁的景媛,“姐姐,听说这后山的林子里有一块前朝郑大学士题的碑记,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不行,这寺庙香火鼎盛,往来之人鱼龙混杂,姑娘家不便抛头露面。”
“可是难得出趟远门,这里山林阴翳,草木葱茏,姐姐就不想出去透透气吗?”景瑜眨巴着她那双水亮亮的大眼睛,讨好道:“姐姐,我的好姐姐,就去看一下,顺便买块蒸米糕,我请客。”
“这才是重点吧。”景媛拗不过妹妹,想了想便叫来身边的侍女微云去给张妈妈回一声,自己领着妹妹和几个侍女向后山走去。
兴善寺的香火缭绕在青砖黛瓦间,檀香混着松香漫过朱红山门,姐妹俩沿着蜿蜒山路向后面的山林走去,山间溪涧澄明,偶有山雀略过,鸣声清脆。
景瑜正在叽叽喳喳地和景媛说着京城近来的八卦,忽见前方林间空地上围了数人,几个锦衣少年正对着一老翁拳打脚踢,为首的那个手持马鞭对着另一边一个躺在地上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年轻书生扬手就是一鞭子,一旁的老妇人连连磕头求饶,打翻的竹篮里鲜灵的山果滚了一地,“老不死的,挡了爷的路还敢顶嘴?还有你这个穷书生,还敢跳出来叫嚣,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住手!”一声断喝,几个少年闻声回过头来,见是两个容貌清丽的小女子,说话的那个身形还未完全长开。为首的少年眼神中闪过一丝轻佻,“哪儿来的野丫头,也敢管爷的闲事?”见这些人气焰嚣张,景媛不禁紧紧握住景瑜的手,怕她强出头。
“你们是哪儿来的野猢狲?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如此欺侮百姓,目无王法!”傅景瑜丝毫不怵,一把甩开景媛,大步走上前想要扶起那老妇人。
“诶?你还没回爷的话。”为首的那个挡在景瑜面前,挑衅地看着她。
“让开。”景瑜杏眼圆睁,那少年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景瑜忽地重重踩上一脚,趁那人呼痛时,从他手里夺过马鞭,在空中挥舞了一下,鞭子擦着那人耳边飞过,众人皆大惊失色,“今日寺中有贵人,我不同你们计较,但你们若再这般无礼,扰了贵人的清净,到时候宫里怪罪下来,后果自负。”
“臭丫头,吓唬谁呢?会使鞭子是吧,那咱俩好好比划比划。”
话音未落,竹间枝叶微动,一队黑衣侍卫从林中鱼贯而出,领头者面容冷峻,腰间佩刀寒光凛冽,他厉声喝道:“何人在此喧哗,扰了王爷清修?”一群纨绔还想争辩,为首的那个却吓得变了脸色,忙下跪行礼,他一眼认出了那佩刀上刻着的靖王府的印记。景瑜还在思索是哪个王爷如此有排面,景媛已走上前去,对那侍卫首领拂了拂,道:“刚刚只是有点小误会,不知王爷在此,还请王爷恕罪,我们这就走。”说完,转身对那为首的少年道:“还不扶人起来。”众人忙上前七手八脚地把老夫妇和书生搀扶起来,把地上的果子捡进竹篮塞到那老妇人手中,一边对侍卫首领点头哈腰着一边飞也似地逃离。
见那群人走远,那侍卫首领扫了傅氏姐妹一眼,没再多说什么,带领着卫队转身走回竹林。
姐妹俩对视一眼,忙搀起老妇人向寺庙走去,书生也扶着老翁一瘸一拐地跟着两姐妹后面,众人皆不言语,怕再惊扰了林中的贵人。
竹林深处,青瓦覆顶的凉亭中,端坐着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他面色沉静,墨发用玉冠束起,狭长的凤眸微眯,指尖捏着青瓷茶盏,正缓缓转动着。
“世子,韩尚书家那群小子已经被赶跑了。”那侍卫首领低声回禀道,“傅家两姐妹倒是挺有意思,一个狐假虎威、虚张声势,一个息事宁人、两不得罪。”“是吗?”萧珩继续端详着手中的茶盏,“不愧是令国公府的嫡出。”他冷哼道。
“是啊,单看那令国公夫人行事就知道不简单。当初卫家悔婚闹得沸沸扬扬,王爷大为光火,但那令国公夫人一登门,王爷很快就消气了,只是郡主在家闹了几日不肯消停。”
“卫林彦非寻常之辈,知道皇帝不会放过我们这些宗亲,所以干脆不蹚这趟浑水,”萧珩声音冷的像块冰,“只可惜以他的为人,这本该是桩好姻缘。”茶汤澄澈,热气氤氲而上,却没能化开他眉间的那股冷峻。
“世子刚回京,今日行踪更是无人知晓,这傅家小姐怎知寺中有贵人呢?”
“或许只是个巧合吧。”萧珩握着杯子的手又加了几分力道,他忽抬眼看着那侍卫首领,“远山,盯紧了那些人。”
“是,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