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卯时二刻 ...
-
卯时二刻,宁波府衙门的朱漆大门在晨雾中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了门房老周那张永远睡眼惺忪的脸。早已候在门外的三班衙役们开始鱼贯而入,嘈杂的脚步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
叶舟站在队伍的中段,身形挺拔如青松,在略显散漫的队伍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来到宁波府已三月有余,身上那套公服浆洗得发白,却依旧保持着初来时的挺括。这是他师从金华府退休名捕李正阳学艺时养成的习惯——衣冠正,则心术正。
“刘全!”
“到!”
“赵奎!”
“在!”
……
点卯的是刑房张班头,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年近四十,是府衙里的老资格,办案全凭经验和一张遍布城狐社鼠的关系网。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叶舟微微垂着眼,在心中默诵着昨夜翻阅的《四明郡志》中关于“海塘夜哭”的记载,试图将志怪描述与本地潮汐、地理特征相互印证。这是他近来新添的癖好,也是在屡屡碰壁后,唯一能让他感到充实的事情。
“叶舟!”
“在!”他猛地抬头,声音清朗,中气十足,引得前排几个同僚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讥诮。
点卯完毕,张班头合上名册,目光扫过众人,清了清嗓子:“都精神点!最近码头那边不太平,四海帮和漕帮的人为了泊位的事儿龃龉不断,都把招子放亮些,别闹出大乱子。老规矩,该巡街的巡街,该坐班的坐班。”
众人应诺,随即散开。几个资历老的捕快熟稔地凑到张班头身边,低声说笑着什么,不时爆出一阵心照不宣的笑声。叶舟知道,他们这是在分配那些“有油水”的片区或者案子。他默默地站在原地,等待着被分派任务。
果然,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张班头仿佛才看到他,随意地挥了挥手:“叶舟啊,你去趟城西荷花巷,王掌柜报官说他家晾的腊肉少了两串,你去看看,录个口供,安抚一下。”
又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叶舟嘴唇动了动,想说根据《洗冤集录》及恩师所授,盗窃案无论大小,都应第一时间勘验现场,提取足迹、翻动痕迹,并询问四邻有无目击,方能……
“怎么?有问题?”张班头见他没动,眉头皱了起来,语气带着一丝不耐。
“……没有。”叶舟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躬身抱拳,“卑职这就去。”
他知道,说了也没用。三个月前,他刚来时,就曾因为坚持要测量一个盗窃现场的脚印尺寸,被同僚们嘲笑了整整三天,说他“拿鸡毛当令箭”,“金华府学的尽是花架子”。最后,那案子还是张班头找了个街面上的“青皮”顶罪,快速了结。他当时据理力争,指出那青皮身高与脚印推算出的案犯身高不符,反被斥责为“不识大体,扰乱民心”。
从那以后,类似腊肉失窃、邻里争抢泼水、夫妻斗殴之类的琐事,便成了他的日常。他那些精心学来的痕检、推理、刑名律例,在这座充斥着海腥味和精明算计的港口城市里,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处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