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被撕碎的童话书 ...
-
那天下午最后一节课,阳光从斜斜的窗户投射进来,把教室染成了一片金黄色。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着习题,一个女孩坐在倒数第二段位置,这是她主动向老师要求的座位。
女孩子名叫小雨,她说喜欢看窗外的大树,但大家都知道,她只是不想被人注意。
她总是上课总是讲头埋进课本,仿佛这样就能把自己藏进阴影里。
那天她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羊绒衫,袖子有些长了,遮住了半个手背。
羊绒衫的领口已经起了些小球,颜色也洗得发白,但在秋日微寒的教室里,这大概是她最体面的保暖衣物了。
下课铃响起的瞬间,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
同学们像出笼的鸟儿,迫不及待地收拾书包,讨论着晚上的电视节目,相约去校门口的小卖部。
没有人注意到小雨还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直到一声压抑不住的啜泣打破了这片欢腾。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小雨的同桌李琳,她正准备把最后一本作业本塞进书包,却看见小雨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小雨?”李琳试探性地叫了一声。
小雨没有回答,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
她的手指紧紧攥着面前那本已经支离破碎的书,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碎纸片从她的指缝间漏出来,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
“怎么了这是?”前排的男生回头问道。
渐渐地,三五个人围了过来。
他们站在小雨的课桌旁,交换着困惑的眼神,低声议论着,却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试图安慰她,笨拙地说着“别哭了”;有人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写满了无措。
这时,背着书包正准备回家的小丽停住了脚步。
作为班长,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今天本来答应妈妈要早点回去帮忙照看弟弟,但听到那细微的抽泣声,她还是折返了回来。
“让一让。”小丽轻声说着,拨开人群。当她看见蹲在地上收拾碎片的小雨时,心里猛地一紧。
小雨今天扎着两个略显松散的丸子头,几缕碎发被泪水黏在脸颊上。
她蹲在地上的样子很小一团,像是要把自己缩进某个安全的角落里。
她的动作很慢,每一次伸手去捡那些碎片时,手腕都在微微发抖。
那不是因为寒冷,而是某种压抑到极致的情绪在身体里奔涌。
小丽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小雨齐平。“发生什么事情了?”她问道,声音放得很柔,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人群安静下来。
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从后面挤了过来,她是坐在小雨斜后方的王雪。“是小福,”
王雪小声说,眼神里还带着惊魂未定,“下课铃一响,他就冲过来把小雨桌上的书抢走了,然后当着她的面撕得粉碎。一边撕还一边笑...”
话音未落,围观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若是小福,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小福是班里出了名的小霸王。
他的父亲做建材生意发了家,家里住着三层小洋楼,据说光是玩具就能堆满一个房间。
这个男孩似乎永远学不会尊重别人,上学期他把前桌女生的发卡扔进水桶里,上个月在操场上推倒了低年级的同学,上周还在美术课上把同桌的颜料挤得到处都是。
每次闯祸后,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他总是满不在乎地站着,第二天照样带着新的昂贵玩具来学校,仿佛那些批评和谈话都只是耳旁风。
小丽深吸一口气,把注意力转回到小雨身上。“别哭了小雨,我们不哭了好不好?”
她轻轻拍着小雨的背,感觉到那单薄的脊背在掌下剧烈地颤抖着。
但小雨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下来,砸在那些碎纸片上,晕开一片深色的水渍。
她哭得那么专心,那么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她的手指抚过一片较大的碎片,那上面还能看见半个插图——一只穿着裙子的小兔子,正撑着一把蘑菇伞。她的指尖在那只兔子上停留了很久,久到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就在小丽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教室后门传来一声满不在乎的轻笑。
“至于吗?不就是一本破书。”
小福斜倚在门框上,手里转着一个崭新的悠悠球。
他穿着印着英文logo的卫衣,脚上是这个季度刚出的名牌运动鞋,整个人散发着与这个普通教室格格不入的光鲜。
“哭成这个样子,丑死了。”
他撇撇嘴,悠悠球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别哭了行不行?大不了我赔你一本就是了。我爸有的是钱,买十本都行。”
小丽感到一阵厌恶涌上心头。小福那种理所当然的语气,那种用钱解决一切的态度,都让她很不舒服。
但她转念一想,至少小福愿意赔偿,这或许是目前最实际的解决办法了。
“小雨,你听见了吗?”小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乐观一些,“小福说会买一本新的给你。这样好不好?书还能回来。”
她的话音刚落,小雨猛地抬起头来。
那一瞬间,小丽几乎被小雨眼中的情绪震住了。那不仅仅是悲伤,更是一种混合着震惊、愤怒和深深失望的复杂情感。
那双总是低垂着的、怯生生的眼睛此刻睁得很大,里面的泪水还在不断涌出,但眼神带着几分失望与愤恨。
“你...”小雨的声音嘶哑,带着浓重的鼻音,“你们根本什么都不懂!”
她突然伸手,用力推了小丽一把。
小丽猝不及防,向后跌坐在地上,手肘擦过地面,传来一阵刺痛。
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小雨迅速而小心地把地上所有的碎片都收拢起来,一片不落地装进书包。
她的动作很快,却依然轻柔,仿佛那些碎纸是什么无价之宝。
拉上书包拉链后,她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小福,那眼神冰冷而陌生,然后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教室。
教室里一片寂静。
小丽怔怔地坐在地上,手肘的刺痛远不及心里的困惑来得强烈。
她做错了什么?她只是想帮忙,想解决问题,为什么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王雪伸手把她拉起来,小声说:“那本书...好像不是普通的童话书。”
“什么意思?”小丽揉着发疼的手肘问道。
“我前几天看见小雨在翻那本书,里面好像夹着什么照片,还有手写的字...”
王雪努力回忆着,“而且那本书看起来很旧了,不像是新买的。”
小丽的心沉了下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秋日的傍晚来得特别早,不过下午五点多,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小丽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独自在操场上走了很久。
凉风拂过她的脸颊,却吹不散心头的迷雾。
她想起小雨刚转学来的那天,也是这样一个秋天。那个女孩站在讲台上,声音小得像蚊子哼,自我介绍只有短短一句“我叫小雨”,然后就飞快地跑到了最后一排的空位上。
之后的几个月里,她几乎从不主动发言,课间也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看书,或者望着窗外出神。
有同学说她性格孤僻,不好接近。
但小丽有一次值日时,看见小雨轻轻把一只迷路的蜜蜂引到窗边放生。
还有一次,她注意到小雨会把吃剩的面包屑小心地收集起来,撒在窗台上喂鸟。
这些细节让小丽觉得,小雨不是冷漠,只是活在一个与大家不同的世界里。
而现在,小丽第一次意识到,她对那个世界一无所知。
第二天一早,小丽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她在班主任办公室门口等着,当李老师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时,她快步迎了上去。
“李老师,我想跟您说说昨天小雨的事。”
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女教师,她耐心听完了小丽的叙述,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小福这个孩子...”她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我已经联系了他的家长,今天会来学校一趟。至于小雨...”
她顿了顿,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夹,翻找了一会儿,抽出一张表格。“这是小雨入学时填的家庭情况表。她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跟着外婆生活。外婆在菜市场有个摊位,卖些手工编织品。”
小丽的目光落在表格的“备注”栏上,那里有一行小字:学生家境较为困难,已申请学费减免。
“那本书...”小丽喃喃道。
“我会找小雨谈谈的。”李老师合上文件夹,“你也别太自责,你是好意。只是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好意,不一定是他人的需要。”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小丽心上。
第一节课是语文,小雨的座位空着。小丽不时回头看向那扇空荡荡的窗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小福倒是准时来了,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
课间操时间,小丽被李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一进门,她就看见小雨站在李老师的办公桌旁,眼睛肿得像核桃,但背挺得笔直,有种与往常不同的倔强。
“小丽,小雨有些话想对你说。”李老师温和地说。
小雨抬起头,目光与小丽相遇。那双眼睛里已经没有昨天的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
“对不起,昨天推了你。”小雨的声音很轻,但清晰,“但那本书...不是小福赔得起的。”
她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装满了被仔细压平的碎纸片。她抽出其中一片,递给小丽。
那是一片书页的角落,上面有一行娟秀的手写字:“给我亲爱的小雨,愿这些故事陪伴你,就像你陪伴外婆一样。生日快乐。”
字的下面,画着一朵小小的、精致的蒲公英。
“这是我妈妈写给我的。”小雨的声音哽咽了,“她去年春节回家时,给我带了这本书。之后...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小丽感到喉咙发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和爸爸在工地上出了事故...”小雨深吸一口气,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这本书是她给我的最后一件礼物。
外婆不识字,但她知道这本书对我多重要。
为了买它,她多接了好多编织的活儿,手上的茧子都磨破了...”
小丽终于明白,为什么小雨的反应会如此激烈。那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母亲留下的最后念想,是外婆辛苦劳动的见证,是支撑她在无数个孤独夜晚的精神寄托。
而小福轻飘飘的一句“赔你一本”,小丽自以为是的调解,无疑是对这份情感的亵渎和轻视。
“我不知道...”小丽艰难地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些...”
“你们当然不知道。”小雨低下头,声音轻得像叹息,“你们都有爸爸妈妈陪着,有新的书包,有数不清的课外书...你们怎么会明白呢?”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小福和他的父亲一起走了进来。
福先生穿着笔挺的西装,手腕上的表在灯光下闪着昂贵的光泽。
他一进门就大声说道:“李老师,听说我们家小福又惹事了?没事,该赔多少钱我们赔!”
小福跟在父亲身后,还是一脸无所谓,甚至偷偷对小丽做了个鬼脸。
李老师站起身,语气严肃:“福先生,这次不是赔钱能解决的问题。”
“哎呀,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嘛。”福先生摆摆手,从钱包里抽出几张百元钞票,“这些够不够?不够我再去取。”
小丽看见小雨紧紧攥住了那个文件袋,指节泛白。
她的嘴唇抿成一条坚硬的线,眼神里有什么东西正在一点点冷下去。
“福先生,”李老师的声音冷了下来,“请您先带小福回去,这件事我们需要从长计议。”
“有什么好从长计议的...”福先生嘟囔着,但还是拉着小福离开了。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小雨把碎片收回书包,对李老师鞠了一躬:“老师,我回去上课了。”
她走出办公室,没有看小丽一眼。
那一天接下来的课程,小丽几乎什么都没听进去。
她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昨天小雨推开她的那一幕,回放着那双充满泪水和愤怒的眼睛。她开始明白,有些伤口,不是简单的道歉和赔偿能够愈合的,有些差距,不是靠善意就能跨越的。
放学后,小丽没有立即回家。
她去了市图书馆,在儿童文学区找了整整两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那本童话书的另一个版本。她仔细对比了插图和小雨那本书的碎片,确认是同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星星上的蒲公英》,讲述了一朵蒲公英如何乘着风,飞越千山万水,最终在一颗遥远的星星上扎根的故事。
小丽借了这本书,坐在阅览室里一口气读完。
当合上最后一页时,她已是泪流满面。
她终于明白了小雨为什么如此珍视这本书,故事里那朵孤独却勇敢的蒲公英,多么像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