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爱国者 ...
-
追踪者
“Every villain has a hero.”
——每个恶人,总会遇到一个对手。
他的名字叫唐纳德·马丁。
一名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三角洲部队(1st SFOD-D)士兵。
唐纳德·马丁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德国移民与沙特裔母亲的家庭。排行最小的他,是母亲的掌上明珠。
十三岁那年,父亲为了磨掉他过于活跃的性格,将他送入纽约军事学院。纪律、体能与领导力,在那里迅速塑造了他。假期时,父母带他游历世界,他常独自离开,带着少量钱融入街头巷尾,甚至伪装成乞丐与陌生人攀谈。父亲得知后,雷霆震怒。
在军校最后一年,他组建了一支棒球队,并带领球队拿下数校联赛亚军。凭借出色的体能与组织力,他获授“军校生上尉”的荣誉。正是在这一时期,他被一位访校的西点军校教官——准将杰夫·马丁森注意到。深入了解后,马丁森与唐纳德的母亲一同在推荐信上签名,把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高中毕业那年,他收到了几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了母亲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主修国际关系,辅修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
大一,他成绩优异,像延续高中时代的惯性。可到了大二,他渐渐淡出人群。图书馆成了他的避难所,每次踏入那扇门,他都会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专业课程之外,所有书都要读。那一年,他读了两三百本书,而身边有同学读得更多,甚至超过五百本。没人刻意竞争,却都在默默攀登一座看不见的山。
哲学与宗教让他看清信念与虚妄的界线,政治与历史让他明白权力与代价的对称,心理学让他懂得人心的灰色地带,计算机科学教他在混乱中寻找秩序。那些知识像砂砾,在他体内打磨出一种冷静的锋芒。
成绩一度下滑,导师提醒过他——“别让思考拖慢脚步。”
他只是笑笑,没有解释。他知道自己在寻找的,不是成绩单上的数字,而是理解世界的钥匙。
大三,他重新出现在课堂与导师的研究室,参与跨国安全与决策分析项目。那时他才发现,那些散乱的阅读与思考,像无声的伏线,正一点点汇聚成某种方向。
那一年,他第一次意识到——知识,也可以成为武器。
与此同时,他并不知晓,一封信正穿过弗吉尼亚清晨的雾气,被送往五角大楼的A环4A-317办公室。
信封上,赫然印着“EYES ONLY”。
发件人:准将杰夫·马丁森。
内容:推荐一名叫唐纳德·马丁的候选人,加入“幽影协议”——一个连名称都不该存在于档案里的绝密计划。
中校哈罗德·韦斯勒看完信,只说了两个字:“归档。”
随即,信件被归入 TS/SCI 最高机密级别,封存于五角大楼地下的 Indigo Vault。
唐纳德·马丁的名字,从此消失在公开世界的记录中。
而他的人生,也因此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