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冷秀才说破姻缘 刘老爷暗使诡计 ...
-
人常说“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小小的徽州府城,虽比不得京师繁华,也算是独具风物。从八角牌楼往东至府衙大门前,是本地热闹之所在,店铺林立,商贩行人往来,不时还有富户车马辚辚驶过,真个叫做熙熙攘攘。
就在这闹市偏隅一处角落,摆着一个小小的测字摊,主人是位十七八岁上下的年轻秀才,姓梅,看他人物不俗,却不知何故流落到这里操此营生。
按说书生落拓往往叫人同情,况且他年纪又小,面目又清俊,若是戏文里就该有个千金小姐慧眼识珠,芳心暗许招了他去。可惜他在这里一坐半年多,莫说此等艳遇,就是肯光顾他生意的人也寥寥无几,几乎要紧着腰带过日子。
说起缘故,这倒怪不得别人。这小梅秀才虽落魄到摆摊拆字的地步,为人却十分孤高自许,轻易不肯与周围生意人打交道。做生意又懒散,天气稍微不好些就不愿出来,临收摊时若是有人来测字或者请他代笔写书信,他就概不应承,一律回绝。
刚来时有人见他小小年纪就进学中了秀才,想必是个有才的,就帮他引荐去富裕人家教馆,一月二两银子的束脩,包吃包住,教的好了年节还另有大礼。结果他不出一个月就不干回来了,说是伺候不来那些顽劣孩童,倒教好心好意荐他去的人讨了个没趣,从此再没人管他的闲事。
梅秀才整日一身缎子衣服,洗的白旧,打扮的齐齐整整坐在摊后面,有嘴坏的人背地里说不像个测字先生,倒像是个卖相的。也不见他看书,闲了只是拿支笔在纸上乱涂,有认字的上前看了,都是些“酩酊叹岁晚,登高惜暮迟”之类,人都在暗自笑他,他却浑然不知。
这一日还未到黄昏,梅秀才见天气略起了些风,就打算收拾回寓所去。正逢有个人来测字,他本不想接待,但又想到这一天都无甚生意,明天的饭钱还没有着落,也就耐着性子坐下,摆出纸笔道:“请写。”
那人提笔写了个“荼”字。
“想测什么?”
“姻缘。”
梅秀才端着那字看了会儿,道:“这姻缘不可结。”
“为何?”
梅秀才指着那字给他看:“人上有草,□□骑木,人隔草木,草无根,木不长。有违自然天道,虽有荼寿之想,但无荼寿之源,故难有长久之姻缘。”
那人面呈为难之色,对梅秀才道:“先生,劳驾能不能再测一测,换篇好听些的说辞给我回去交差?实不相瞒,这关系到两家姻缘,还是给个吉利话为好。”
梅秀才急着要回去,哪里还耐烦给他另测,当下冷着脸道:“都是你这样,也不必来找我测字了。自己觉得怎样便是怎样就好,这姻缘结了后是生离是死别,也不关我事!”
那人无奈,只得付了银子,让梅秀才将那话写在纸上,拿了回去交差。
梅秀才是赚得了两天饭钱,可那边却有人因他这话倒了霉。
原来那来测字的是本城程姓员外家的长随。程员外在京多年,两年前才退职还乡,家里相当有名望。因一个小儿子还未婚娶,本城里有些门第的人家都抢着要把女儿往他家送,来往的媒人能把程府大门踏平。
程员外挑花了眼,拣拣择择直到最近才定下刘家女儿。两家八字一合,倒也匹配,刘家正以为好事将近,可偏偏程员外年老多虑,不知怎的又想起将刘小姐芳名叫家人拿去测一测——正是那个“荼”字。
结果也该刘小姐没有贵命,好不好的碰上个梅秀才。家人将那一番“难有长久姻缘”的话拿来回了程员外,这还了得,当下程家就派人回了刘家那门亲,让程小公子另择佳偶了。
刘小姐嫁衣绣了一半,一听此事,几乎没羞的吊死在闺房里。刘老爷气的无法,又不能去找程家的不是,最后还是听人说起程家找人测字的事,才知道是这么一个缘故。
可他好好一个良家商贾,也不能平白无故去寻人家测字先生的麻烦,想了又想忍不下气,叫了个人来嘱咐一番,让他去了。
这人往街上找到梅秀才的摊子,先随便拿个字测了,又说自己走的脚痛,在这儿坐着歇歇。梅秀才也不管他,反正也没有生意,由他坐着去。
坐了一会儿,这人搭讪道:“看先生年纪轻轻、风度斯文,该是个读书人,怎的不去应举做官,要来做这辛苦勾当,也赚不来什么银子?”
这话正触到梅秀才痛处,冷冷回道:“你怎知我没去应试?我前年已然进了学,只是家道中落,生计尚且艰难,没有银子应考罢了。”
“失敬失敬,原来是位少年相公”,这人肃然起敬,拱手道,“我虽是粗人,却最敬爱你们这些衣冠中人,每每遇见了都要打躬作揖的。”
梅秀才“哼”了一声,也不答话。
这人又道:“既然进了学,为何不去教馆,岂不比做这个温饱?”
“家有三亩田,不做猢狲王。”
“那是那是”,这人口里应着,心里却道:你并没有那三亩田,何必也如此清高,难怪要穷的喝西北风!
心里这样想,面上却做出一派赞同之色:“论说起来,读书人还是要做个体面差事才是。那小相公你何不去季老爷府上看看?”
“哪个季老爷?去他府里做什么?”
这人惊讶道:“小相公你整日坐在这里,竟然不知道这样的大事!季老爷季维泽的第三房小妾新近添了个白胖儿子,大喜之下许愿说要广收城内有才学之士。只要你合了他的意,到了他府上,那还不是吃香喝辣,行动都有奴仆服侍,人人也敬重你,简直和二主子没什么两样了!至于那秋闱的盘缠还能在话下?”
梅秀才问道:“这季老爷是何样缙绅,怎的有如此豪举?”
“他呀,在咱们徽州府内的富商之中,可是数这个的。说起来,谁人不知?”这人竖起一个大拇指,“也就是小相公你忙着读书用功,于这些俗事上没有留意罢了。”
梅秀才一听,顿时蔑然道:“我道是哪家老爷,原来是个商贾之流,也想学人家孟尝君取贤纳士。我不去寄这样的人篱下,看他市侩嘴脸!”
这人道:“话不得这样说,纵是商贾,也有几等分别。像季老爷这样的,连衙门里的知府大人也与他相与的,绝对不是那等不入流的寻常生意人。再说了,小相公你这样的人去了,就是为他府上添光增彩,他抬举尊敬还来不及,哪里还能有什么嘴脸给你看?你在他家住上一两年,专心读书,等攒够了银子就去应试,等你成了举人老爷,他只怕得把你供到他家香位上呢!”
这人巧舌如簧,说的梅秀才不由得动了心,沉吟道:“这样说来,也确实值得我一去。只是平白无故的,该怎么去呢?总不见得张口就说是来当门客的吧。”
这人向四周望了一望,见近处无人,方才低声道:“说起来,也是我与你小相公有缘。我有个亲戚,正是这季老爷旧时的相识,据说两人私交极好,后来搬开了才不得见面的。你去了季老爷府上,只管说是他叫你来的,季老爷准保要奉你为上宾呢。”
梅秀才皱眉道:“这样怎么使得?”
这人道:“怎么使不得?只是权益之法罢了。等你进了他家的门,他发现你真有才学,就算日后揭穿了也自然不会计较。你若还不放心,我这就回去修书一封给我那亲戚,把此事和他说一说便是。”
梅秀才这时才露出个笑模样道:“这样就有劳老爹费心。往后我若真的有了前途,定然不忘你的指点。请教老爹尊姓大名,家在何处,改日我也好前去拜谢。”
这人摆手道:“谈不上,我只是见你憋屈在此,心生不忍罢了。你今后发迹了,只记着为我们徽州父老谋些福利也就是了。”
梅秀才听罢越发感激,亲自去一边茶馆端碗茶来给他。这人喝了茶,将他那亲戚的名号住处一一说给梅秀才听,然后推说还有事,拱手作别去了。
这边梅秀才收拾了桌椅,寄放妥当,回到自己在米店楼上赁的寓处,思量再三,道:“我纵有凌云志向,也得有条梯子好登。与其这样荒废度日,还不如就如那人所说,去季府上转转,好歹谋个差事,强过与这里下三流人等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