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不想长大,不想生孩子 ...
-
除了第一段羊水记忆可以确定是最早的以外,再往后一点还不会走路的记忆便是零零散散的。比如,一个下雨天母亲抱着郁舟去餐厅与父亲汇合,怀中的郁舟被展示给餐桌一圈的人。再有,婴儿车中的郁舟被推出去散步,碰见了村里的叔伯,那个男人亲切地俯下身来摸郁舟的脸蛋,说很可爱。那时候的郁舟还不会讲话,她不知道人们为什么爱围着她,只是随着这样的关注减少,她开始长大。
开始记得每个夜晚是怎样睡着的,开始学走路。
会走路以后,父母抱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她开始讨厌走路。她不喜欢走全是泥沙水土的路,那会搞的鞋子很脏,连带着袜子和脚都脏兮兮的,可是她长大了,要自己走了。大人就爱这样说。
幼儿园的最开始,郁舟开始学普通话了,这其实不算很难,在她的记忆里只有只会讲方言变成了只会讲普通话。但是她总是很自豪,至少她曾经也会讲岭南的方言。
渐渐的,上幼儿园后,母亲的肚子再次大了,郁舟有了个妹妹,她成为了姐姐,那时的她,为此而感到自豪。与此同时,“生孩子很疼”这句话在她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郁舟并没有目睹母亲生孩子,乃至今日,她也从未在现实中接触过即将临盆的妇人,也没亲眼见过产房。郁舟心里一直记得,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她便有生孩子很疼的概念,她几近是在才记事起她就想以后都不生孩子。“上辈子是生孩子疼死的吧?”郁舟心中想着,记忆回到那时候:
那时看着父母急匆匆地收拾着一堆东西,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个粉色的洗澡盆,我也用过。我还什么也不知道,暂时与爷爷奶奶住在了一起,再次见到父母,他们怀中有了另一个女孩。
“你是姐姐,你就要……”变成了他们的口头禅,简直令人讨厌!我俩只要一有人犯错便是姐姐带的头,妹妹总是因着年纪小从轻发落。还有那句“你长大了要自己走也是骗我的,因为妹妹直到小学五年级还可以要求父母抱着,即使母亲显然抱不太动了,却硬撑着。最让我不理解的是我从5岁便开始要求分房自己睡了,而妹妹五年级了都没有离开母亲睡。种种如此,导致妹妹的心理发育晚,成了母亲眼里的“乖孩子”。我从五六年级起就有了自己的隐私,不可以给他人看的,自己的秘密。可是母亲无法理解,一次又一次地翻看着我的日记本,翻看着我的一切,我那不切实际的幻想被打破,就像是被扒光了一样,现在想想依然很心痛。于母亲而言就变成了轻飘飘的一句:“矫情。”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写过日记,袒露过心中的想法,不再与父母交心,变得内向,长辈眼中的“不讨喜”。
妹妹荣获父母的宠爱。
“姐姐”二字担了太多。在郁舟意识到这之后就非常希望能有个哥哥,虽然妹妹是利益既得者,但她却并不觉得有个姐姐是个好事。郁舟也觉得,我想要个能保护我的哥哥。这一点我从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打那起,我总是很羡慕有哥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