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侧写师的目光 ...
-
**第三十章 **
装备准备间的金属门在身后合拢,将沐笙独自留在那片充斥着机油、金属和冰冷决断气息的空间里。他手中的枪依旧沉重,手腕因为长时间保持姿势而微微发酸。夜烬阑离开前那深不见底的眼神和若有若无的苦艾酒气,像某种加密的信息,萦绕不散。
他没有继续机械地练习持枪。而是将枪放在旁边的台子上,卸下战术背心和头盔,走到墙边,靠坐在冰冷的金属壁上,闭上了眼睛。
他在脑中调取资料,不是关于武器,而是关于“熵”。
武振雄的担忧是对的,他的PTSD是真实存在的,精神上的“弦”确实绷得很紧。但正如夜烬阑所说,恐惧本身也是信息。而梳理信息,正是他的专业。
他是沐笙,犯罪心理学博士。他的战场,从来就不只在枪林弹雨之中,更在人类行为最幽暗曲折的迷宫深处。
他开始在脑中构建“熵”的集体心理侧写。
这个组织的核心驱使动力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权力或财富,而是某种扭曲的“哲学实现”。他们坚信秩序是虚妄,崩溃是必然且蕴含“美”的终极真实。这更像一种……带有毁灭倾向的邪教意识形态,而非普通犯罪集团。
这种极端组织的领导者,核心理论者也必须是高智商,极度理性与极度偏执的结合体。拥有跨学科的深厚知识(数学、物理、神经科学、哲学、艺术),具备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技术(心理操控、生物改造)的能力。其早期活动与“辉光制药”的“心源计划”高度相关,暗示其可能曾是该计划的核心研究人员,或因理念不合/理念极端化而脱离并创立“熵”。动机可能源于对人性本质的彻底失望,或某种……个人层面的、未被揭示的重大创伤。
根据近几次的案件表现行为可以推出它们的行为特征是
一,仪式化与象征主义,例如犯罪现场留下的符号(自指迷宫)、定制化的象征物(冰天使、机械心脏、琥珀),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其哲学理念的直观表达和传播手段。每一次犯罪,都是一次“布道”。
二,精准心理操控,例如从环境编程到神经毒气,再到利用受害者最深的情感记忆进行攻击,显示出其对个体和群体心理机制的深刻理解与娴熟运用。他们不满足于物理毁灭,更追求精神的征服与“转化”。
三,目标筛选逻辑并非随机。他们是各自领域内某种“秩序”或“美好”象征的承载者。摧毁他们,旨在引发更广泛的社会性“共振崩溃”,证明其核心理念。
四,进化与适应性从三年前粗糙的符号涂抹,到如今高度定制化的精神攻击,显示组织在不断学习、进化。他们对警方(或内部)动向的敏锐感知,暗示其拥有高效的情报网络或渗透能力。
灰港此地不仅是“洛影”早期理论的试验场(“心源计划”遗产),更可能是一个仍在运作的、升级后的据点。变异生物、神经毒气、强大的精神干扰场,都指向这里是一个集生物、化学、信息心理战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基地。夜澜在此发现关键线索并遇害,宋砚可能藏身于此,都证明了其核心地位。
他作为“第七弦”,价值不仅在于“共鸣体质”,更在于他的专业。他是最能理解“熵”行为逻辑的人。“熵”针对他的攻击,既是清除威胁,也可能是一种……“测试”?测试他们理论的威力,或者,测试他是否有“资格”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同类”或“见证者”?
这个想法让沐笙感到一阵寒意,但也带来了一丝奇异的冷静。如果他的痛苦和挣扎都被纳入对方的观察和实验范畴,那么,保持专业性的清醒,洞察对方的意图,就成了他最有力的反击。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台子上那把冰冷的手枪上。它是一件工具,用于在最极端情况下维持物理生存的工具。而他真正的武器,是他的大脑,是他多年训练出的、从混乱中寻找模式的能力。
他重新站起身,没有再去碰那把手枪,而是走向装备间的终端,接入了内部数据库。他调出了所有与“洛影”符号相关的现场照片、受害者背景分析、以及“灰港”的有限环境数据。
他开始以犯罪侧写师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碎片。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当装备间的门再次被推开时,沐笙正凝神看着屏幕上并排展示的“自指迷宫”符号和韩栋琥珀中电路板的微观结构图。
夜烬阑走了进来,他的目光先是在被放在一旁的手枪和战术装备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落回到沐笙身上。
“时间到了。”他的声音依旧平淡。
沐笙抬起头,看向他。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和脆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浸于分析时的专注与锐利。
“我有一个初步推断。”沐笙指向屏幕,“‘洛影’的符号系统,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象征,更可能是一种……功能性的‘接口’或者‘协议’。”
夜烬阑走近几步,看向屏幕。
“你看这里,”沐笙放大符号的某个局部,又调出电路板的一个特定区域,“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拓扑结构,在数学层面上存在高度相似性。结合‘心源计划’可能涉及的神经接口研究方向,我怀疑,这些符号本身,可能就是某种……影响或解读人类潜意识乃至神经活动的‘密码’或‘密钥’。‘熵’的精神攻击,或许是通过这些‘符号密钥’来‘编译’和‘执行’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我的‘敏感性’,可能意味着我的神经系统,在无意识层面,更容易‘接收’或‘解析’这种特定模式的‘符号信息流’,从而导致更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既是弱点,也可能是我们理解其运作机制,甚至寻找反制措施的突破口。”
夜烬阑沉默地听着,目光在沐笙冷静分析的脸上和屏幕间移动。许久,他才开口:“所以,你的建议是?”
“下一次进入‘灰港’,”沐笙的语气带着专业性的笃定,“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我需要更近距离地、有意识地‘接触’和‘记录’那些符号,以及任何可能的精神干扰源。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采集数据。同时,我需要高彬和琉璃的全力支持,进行实时脑波与生理数据监测,尝试建立我的主观感知与客观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型。”
他没有请求,而是在提出一个基于专业判断的行动方案。
夜烬阑看着他,那双冰冷的眼睛里,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认可的光芒,快得如同错觉。
“可以。”他最终点头,“方案我会纳入评估。现在,展示你对武器的基本掌握。”
沐笙走到台前,重新拿起那把手枪。这一次,他的动作虽然依旧算不上娴熟,但少了之前的笨拙和排斥,多了几分冷静和目的性。他按照记忆中的要领,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操作。
夜烬阑在一旁看着,没有再做任何调整或点评。
直到沐笙将枪放回原位,他才淡淡开口:“记住,在下面,生存是第一位的。分析和洞察,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
说完,他转身再次离开。
沐笙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短暂的、专注于专业的平静即将结束。下一次推开那扇门,他们将共同踏入真正的、未知的深渊。
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恐惧。
因为他知道,无论夜烬阑是谁,无论“熵”有多么诡异强大,他手中紧握的,不仅仅是一把冰冷的手枪。
还有他从未真正丢失的、属于侧写师的目光。
---
**(第三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