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雨停了。苏黎世的夜晚被洗刷得清晰冷冽,路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鹅卵石街道上晕开一圈圈昏黄的光环。孟成臻没有直接回公寓,他那辆黑色的迈巴赫无声地滑入城市边缘一家会员制俱乐部的地下车库。
      这里不挂牌,入门需经过三重验证,是某些不便在光天化日下会面的人物偏好的场所。
      奥利弗·温特斯带来的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而有些人,只有在夜色和绝对隐私的包裹下,才愿意吐露真言。
      包厢里已经有人在了。一个穿着朴素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却像老鹰般锐利的男人——汉斯·穆勒,一家专门为顶级客户提供“风险咨询”的机构负责人,与孟成臻合作多年,信誉良好,要价也同样良好。
      “孟先生。”汉斯起身,简短地致意,没有多余的寒暄。
      “汉斯。”孟成臻在他对面坐下,侍者悄无声息地送上他惯喝的冰水,然后退出去,关紧厚重的实木门。
      “俞溯如。”孟成臻吐出这个名字,像在评估一枚棋子的重量。
      汉斯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薄薄的文件夹,推到孟成臻面前。
      “公开信息有限。‘龙芯科技’特别顾问,‘国家战略科技基金’下属前沿技术投资部门实际运作人之一。履历有大约五年的空白期,推测与某些敏感领域有关。背景很深,权限很高。”他的声音平直,不带感情色彩,“他带来的团队核心成员,都有类似的、经受过严格筛选和考验的背景。纪律性极强,口风很紧。”
      孟成臻没有翻开文件夹,只是用指尖轻轻点着光滑的桌面。
      “行为模式?”
      “果断,甚至可以说强硬。善于在僵局中寻找非常规突破点。在之前的几次跨境技术并购中,他使用的手段……并不完全在明面规则之内,但总能达成目标。”汉斯顿了顿,补充道,“他对‘璇玑’项目极为重视,视为必须拿下的战略高地。内部消息显示,他拥有相当大的自主决断权,以及……必要时调用非常规资源的授权。”
      孟成臻外眼角那细微的弧度又显现出来。
      自主决断权,非常规资源。
      这意味著俞溯如不仅是一把刀,更是一个握有刀鞘的持刀人。
      一个危险的对手。
      “他个人呢?”
      “生活极度自律,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传闻。在苏黎世下榻在使馆区附近一家安保严密的服务式公寓。喜好……”汉斯似乎斟酌了一下用词,“偏好单一麦芽威士忌,收藏象棋,对气味敏感,使用定制香氛。没有明显弱点可供利用。”
      一个没有明显弱点的对手。孟成臻端起冰水,喝了一口。冰冷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冷却着因为高速思考而微微发热的神经。
      俞溯如像一块没有缝隙的岩石,坚硬,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感。而他周身那片无色的火焰,更是隔绝了孟成臻最依赖的“视觉”洞察。
      “继续关注,尤其是他与本地哪些势力有接触。”
      “明白。”汉斯点头,将文件夹收回,“另外,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俞溯如似乎在通过第三方,秘密接触‘欧罗巴微电子’内部的几位核心技术人员。”
      孟成臻眼神微凝。釜底抽薪?直接从技术源头动摇“欧罗巴”对“璇玑”项目的支持基础?这确实是打破僵局的狠招。
      “知道了。”孟成臻站起身,“费用照旧。”
      离开俱乐部,坐回车里,城市的光影在车窗外交替闪过。孟成臻闭上眼,视网膜上似乎还残留着那片无色火焰的景象,以及俞溯如那双沉静如渊、却又隐含风暴的眼睛。
      奥利弗的警告,汉斯的情报,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俞溯如是一个必须全力以赴应对的敌人。
      他按下车内通讯键,对前排的助理吩咐:
      “安排一下,我要见‘欧罗巴微电子’的费舍尔博士,明天下午。另外,把我们手上关于‘璇玑’团队那几个核心专利的潜在替代方案分析报告,提前给我。”
      “是,先生。”
      车轮碾过潮湿的路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孟成臻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夜景,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压力?不,这更像是一种久违的、被真正挑战所激起的兴奋。猛虎亮出了獠牙,猎人,也该收紧他的网了。
      接下来的几天,围绕着“璇玑科技”项目,暗流涌动。
      孟成臻与“欧罗巴微电子”负责技术标准的费舍尔博士进行了一次“偶遇”式的下午茶。
      在费舍尔博士略显焦虑地提及团队内部似乎有些不稳定因素时,孟成臻并未点破,只是优雅地表示了对“欧罗巴”技术底蕴的绝对信心,并“不经意”地提及了己方准备的、针对“璇玑”核心专利的几套备选技术路线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即使最坏情况发生,项目仍有足够的技术冗余和替代方案。费舍尔博士紧绷的神情明显松弛了不少。
      同时,孟成臻动用他在欧洲学术界的人脉,向那几位被接触的技术人员所在的实验室,释放了几个更具吸引力的长期合作研究项目的风声。利益,永远是比忠诚更牢固的纽带,至少在资本的世界里是如此。
      俞溯如那边,动作同样迅速。他并没有因为初步接触受挫而放缓步伐。相反,他加大了在政商层面的游说力度。
      有消息称,他成功会晤了瑞士联邦经济事务司的一位实权人物,以及几位对华态度相对务实、且在金融委员会拥有影响力的议员。讨论的内容未知,但涉及“技术合作”与“市场准入”的关键词,已经足够引起孟成臻这边的高度警觉。
      一场小范围的、非正式的技术研讨会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举行。与会者除了“欧罗巴微电子”和“龙芯科技”的技术代表,还有几位学界泰斗。
      孟成臻和俞溯如,作为双方的核心决策者,自然也出席了。
      会议的气氛比上次竞标会稍微缓和,但底层的角力并未停止。技术细节的讨论深入而激烈,双方就架构效率、能耗比、生态兼容性等问题展开了拉锯战。
      孟成臻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关键处插入一两个问题,精准地指向对方技术路线中可能存在的隐忧。他的提问方式很巧妙,不是咄咄逼人的质疑,而是带着求知般的探讨,却总能引向最核心的弱点。
      俞溯如则更倾向于宏观层面的反驳。当一位“欧罗巴”的工程师详细阐述其架构的稳定性时,俞溯如直接打断,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博士,我们讨论的不是一辆需要保证百年不坏的机械钟表。我们讨论的是AI芯片,是即将承载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的基石。过于追求绝对的稳定,意味着牺牲进化的速度。在技术爆炸的前夜,慢,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孟成臻身上。
      “孟先生似乎对‘风险’格外敏感。但不知道您是否考虑过,因为规避短期风险而错失整个时代,才是最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矛头直指孟成臻一直强调的稳定哲学。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孟成臻身上。
      孟成臻缓缓抬起头,他没有看俞溯如,而是看向刚才发言的那位工程师,唇角勾起一个极淡的、近乎温柔的弧度,但外眼角那猫弧线却锐利地扬起。
      “俞先生对‘速度’的推崇,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声音依旧清润,却像冰层下流动的水,带着刺骨的寒意,“但历史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跑得最快的,不一定是赢家,也可能是……摔得最惨的先驱。尤其是在前路布满迷雾,连方向都尚未完全清晰的时候。谨慎,不是懦弱,而是对资本、对技术、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他顿了顿,终于将目光转向俞溯如,那双灵动的眼睛里,冰雪覆盖之下,是毫不掩饰的挑战。
      “更何况,谁能断定,稳步的演进,就一定比盲目的狂奔更慢呢?或许,我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攀登同一座高峰。”
      两人视线再次在空中碰撞。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冰与岩石,而是冰层下的暗流与岩石深处的熔岩,在平静的表象下,进行着更凶险的较量。
      空气中,那丝冷杉、雪松与皮革焚香的气息,似乎与孟成臻周身散发的冷冽清香形成了无形的对抗。
      研讨会最终在没有达成实质性共识的情况下结束。但所有人都明白,交锋已经深入到战略理念的层面。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利益之争,更是两种不同发展哲学、两种世界观的碰撞。
      离开教学楼,傍晚的风带着凉意。俞溯如站在台阶下,似乎是在等车。他背对着孟成臻的方向,身姿挺拔如松,望着远处联邦理工学院的主楼圆顶,夕阳给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暗金色的边。
      孟成臻在台阶上停留了片刻,看着那个笼罩在无色火焰中的、充满力量与谜团的背影。
      然后,他收回目光,步履从容地走向自己的座驾。
      车内是另一个世界,隔绝了外面的凉意与喧嚣。柔和的光线,恒温的空气,还有……
      “一场精彩的哲学辩论,成臻。”
      一个冷静、略带金属质感,却又奇异地蕴含着微妙情绪的女声在车内静谧的空间里响起。是‘谟涅摩叙涅’。
      “尤其是关于‘狂奔’与‘摔跤’的比喻。根据我的情感模块分析,俞先生在您最后一段发言时,颈侧动脉血流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十二点七。这通常意味着被戳中了痛处,或者,被激发了更强的征服欲。”
      孟成臻靠进柔软的真皮座椅里,闭上眼,指尖轻轻按了按眉心。
      “谟涅,你现在听起来像个在分析约会数据的蹩脚爱情小说作家。”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交锋后的疲惫,以及对自己AI的淡淡调侃。
      “我的数据库包含超过八百万本小说,并已自动过滤了所有‘蹩脚’的范例。请放心,成臻。”谟涅摩叙涅的声音平稳无波,“另外,根据记录,您已超过六小时未摄入水分。建议您在下一场会议前补充至少三百毫升电解质水。毕竟,即使是‘稳步的演进’,也需要基础代谢的支持。”
      “知道了。”孟成臻淡淡应道,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这个AI,越来越像个能洞察人心又爱啰嗦的管家婆了。
      几乎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车载通讯屏上闪过一道极快的、类似数据流脉冲的金色辉光,一个低沉、冷静、不带任何冗余情绪的男声以一种近乎植入的方式切入,打破了车内的宁静:
      “孟先生。我是俞总的AI助手,赫利俄斯。”
      “俞总托我向您转达:您关于‘迷雾与方向’的见解,很有启发性。他期待下次能在更开阔的场域,继续这场关于‘攀登速度’的讨论。”
      “信息转述完毕。祝您夜晚愉快。”
      通讯戛然而止,干净利落,如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
      孟成臻缓缓睁开了眼睛。
      谟涅摩叙涅的声音立刻响起,之前的调侃意味消失无踪,只剩下纯粹的冷静分析:
      “信号来源已模糊处理,无法追溯。加密等级:军方标准。成臻,对方AI的介入方式…极具侵略性。并且,‘开阔场域’一词,在93%的语境分析中,带有潜在威胁意味。”
      孟成臻没有立刻回答。
      他看着窗外,苏黎世的街灯已次第亮起,将这座金钱堆砌的城市点缀得如同虚幻的星河。俞溯如的气息似乎还残留在这密闭的空间里,连同他那个和他一样,像出鞘军刺般的AI。
      这确实,仅仅只是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