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大靖三十九年冬,寒风凛冽如刀,刮过饱经战火摧残的边城。残破的城墙之上,两名女子被反绑着双手,立于城墙边缘,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

      一位是当朝皇后,姜韶华。即便发髻散乱,一袭红衣染了尘灰,她却依旧脊背挺直,面容沉静,唯有那双望向城下的眼眸,深得像不见底的寒潭。

      另一位是她的庶妹,姜婉儿,如今宠冠后宫的皇贵妃。她早已哭得梨花带雨,娇弱的身躯瑟瑟发抖,口中不住地呜咽着:“陛下...救我...”

      城下,黑压压的大靖军队严阵以待,为首的,正是登基已满十年的帝王李昱。一身玄色铠甲,映着冬日惨淡的天光,俊朗的面庞上如同覆了一层寒霜,紧抿的唇线透出内心的挣扎与沉重。

      “大靖陛下!”大齐将领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戏谑,打破了战场死寂,“姐妹花,一位是你的皇后,一位是你的皇贵妃,做个选择吧!这两个女人,你只能带走一个!”

      他的话音落在姜韶华耳中,带着刺骨的凉意。

      姜韶华垂下眼眸,目光掠过城下那片熟悉的旌旗,最终定格在李昱身上。

      他沉默着,那份沉默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当他的视线终于抬起,与她在空中交汇的刹那,姜韶华清晰地读懂了他眼底深处那抹复杂难言,却又指向分明的决断。

      一瞬间,心像是被冰锥刺穿,痛得麻木,随即涌上的,是一片荒芜的可悲。姜韶华想起离京为质前,他也是这样看着她,信誓旦旦地说:“韶华,待你归来,朕必不负你。”

      原来,你又骗我。

      果然,李昱沉默良久,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终于抬手指向那个哭泣的身影,声音干涩而清晰地穿透寒风:

      “我选她。”

      三个字,如同最终的审判。

      姜韶华缓缓闭上了眼睛。最后一丝微弱的希冀也彻底熄灭,心湖里翻涌的惊涛骇浪奇异地平复了下来,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冰冷与死寂。

      也好。

      然而,就在姜韶华心死如灰,准备迎接未知的黑暗时,那大齐将领眼中闪过一丝被忽视的恼怒与残忍的戏弄。

      他并未如常理般释放被选中的姜婉儿,而是猛地抽出腰刀,寒光一闪,精准地割断了绑着姜韶华与姜婉儿手腕的绳索,随即用力一推!

      “啊!!!!!”

      力道袭来,身体骤然失重。

      姜韶华甚至来不及反应,便如一片了无生气的残叶,从高高的城墙之上直直坠落。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风声,夹杂着城下隐约传来的惊呼。

      她的世界,在天旋地转中,急速下坠。

      意识涣散的最后一瞬,姜韶华看见李昱那张骤然失去血色的脸,和他猛然策马向前,张开双臂,精准地接住了同样坠落的、惊叫不止的姜婉儿的身影。

      他的怀抱,那样毫不犹豫地给了另一个人。

      刹时,姜韶华只觉得自己这一生,可笑,可悲,可怜,可恨!

      “咚!!”

      一声闷响清晰可闻,温热的血色在姜韶华身下迅速弥漫开来,染红了两军对峙的战场尘土。

      剧痛中,她的一生在脑海中飞速掠过。

      年少天真时,是她执意要嫁与那时还不受宠的七皇子李昱,是她恳求父亲,动用姜家势力,为他周旋,助他登上太子之位。

      燕王谋逆案发,父亲含冤入狱,先帝震怒,执意要废她太子妃之位。

      是李昱,那时还只是太子的他,跪在御书房外一日一夜,力保她无恙。那一刻,她真的以为,他们是真心相爱,可以共度一生的璧人。

      他登基为帝,力排众议立她为后。

      她以为那是他们情比金坚的证明。三年后,大靖与大齐初战失利,为求和,需遣质于大齐。他膝下仅有一子,尚在襁褓。

      是她,为了他的江山安稳,为了儿子的未来,自请为质,远赴异国他乡,饱尝五年艰辛。

      可当她终于归来,看到的却是他后宫充盈,佳丽三千。而那个自幼在她身边,受她照拂的庶妹姜婉儿,竟已成了地位仅次于她的皇贵妃,宠冠六宫!

      她震怒,她心寒。

      可李昱几句温言软语,几声“形势所迫”、“委屈你了”,就将她轻易哄住。

      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深想,只能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他还是爱她的,他有他的不得已。

      就连她拼死生下的儿子,也与她离心离德,疏远陌生。她一直以为,是自己错过了他成长的五年,是自己的过错。

      如今,在这生命流逝的瞬间,过往种种迷雾骤然散尽。

      父亲的倒台,可有他的手笔?

      燕王一案,他力保的是她,还是借机铲除了姜家在朝中过于庞大的势力?

      自请为质,是他的无奈,还是他顺势将她这颗棋子挪开,好为新人腾位?姜婉儿的得宠,儿子的疏远…...这一切,难道不都是他一步步的算计与默许?

      细细想来,姜韶华只觉得锥心刺骨!

      原来她从不是他的白首之约,只是他帝王权术中的一枚棋子,用之时百般承诺,弃之时毫不犹豫。

      热血涌上喉头,姜韶华猛地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苍白的脸颊。

      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望向城下那个紧抱着她庶妹的身影,眼中燃起滔天的恨意与决绝,气息微弱却字字泣血在脑海中:

      “李昱…姜婉儿…若有来生,今日之辱,往日之欺…必当一一奉还!此恨…绵绵…无绝期!”

      话音渐悄,那双曾经蕴满深情,而后归于死寂,最终燃起仇恨的眸子,彻底失去了光彩。

      唯有那殷红的血,在冬日冰冷的土地上,蜿蜒成一曲凄厉悲怆的末路哀歌。

      再次睁开眼睛,姜韶华已身处温暖的闺房,顿时迷茫不已。而就在此时,春桃惊喜的声音传了过来:“小姐!小姐醒了!快去通知老夫人!”

      此言一出,姜韶华大脑霎时空白一片,不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勉力撑起身子刚要说什么,就见门外急匆匆走来一位手持拐杖的老妇人。

      顿时,姜韶华一怔,还未反应过来,就见那老妇人坐到她身侧,慈爱地说道:“韶华,你总算醒了,担心死祖母了。”

      话音刚落,姜韶华才如梦初醒般红了眼眶,下意识哽咽道:“是梦吗?祖母……”

      姜老夫人见姜韶华红了眼眶,顿时心疼起来,说道:“你这孩子说什么梦话呢,当然是祖母了,是不是落了水发烧,烧糊涂了。”

      此言一出,姜韶华才反应过来:“发烧?落水?这不是我十六岁时发生的事情吗?”

      想到这,姜韶华这才问道:“祖、祖母,那现在是哪一年?”

      姜老夫人闻言顿时一愣,随后担忧地说道:“你这孩子莫不是烧傻了?现在当然是大靖二十二年啊。”

      此言一出,姜韶华顿时愣住了,随后轻声重复道:“大靖二十二年……”

      姜老夫人见姜韶华神情恍惚,顿时担忧不已,随即说道:“去请大夫过来!”

      春桃闻言应了一声,随即退了下去。

      可就在春桃刚出去不久,柳姨娘便领着姜婉儿走了进来。

      “见过老夫人,听闻韶华醒了,妾身就想着带婉儿过来看看。”说着,柳姨娘便领着姜婉儿行了一礼。

      姜老夫人闻言冷嗤一声,说道:“你怎么敢带着姜婉儿来见韶华!”

      话音方落,柳姨娘便带着姜婉儿跪了下来,眼泪顿时涌出,说道:“老夫人息怒。”

      姜老夫人随即又冷声说道:“回你的海棠院去!韶华落水一事我没有追究姜婉儿,已是宽宏大量!”

      此言一出,姜韶华才回想起来,那时自己和姜婉儿一同参加长公主的宴会,却在宴会途中意外落水,若不是恰遇七皇子李昱相救,恐怕就要淹死在那池里了。

      虽然那时姜婉儿确实有不在场的证据,可祖母还是怀疑上了她,也是那时打下了自己对李昱的初印象。

      如今细细想来,真是疑点重重。

      祖母话音方落,姜婉儿瞬时眼泪落了下来,张了张嘴要说什么,却又像是受了万般委屈似的闭了嘴。

      姜韶华思绪收回,便对上了姜婉儿楚楚可怜的眼神,心中忍不住冷笑一声,随即像是受了惊吓般扑到姜老夫人怀里,害怕地说道:“祖母,韶华怕……”

      此言一出,姜老夫人才收回目光,慈爱地拍了拍姜韶华的后背,又看向柳姨娘与姜婉儿说道:“还不快回你们的海棠院!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放她们母女出来!”

      柳姨娘闻言顿时明白老夫人这是要关她们禁闭,霎时脸色一白,带着姜婉儿退出去了。

      姜婉儿也不敢置信地看着姜韶华,似是未曾料到她会不帮自己求情。

      母女二人离开后,春桃也带着大夫走了进来说道:“老夫人,大夫过来了。”

      姜老夫人神色稍缓,大夫上前为姜韶华诊了脉,说道:“回老夫人,小姐只是落了水,又发了烧,受了惊吓,并无大碍。”

      姜老夫人这才松了口气,吩咐道:“春桃,你随大夫去煎药。”

      春桃应了一声,随大夫去了。

      春桃走后,姜老夫人像是想起什么,问道:“韶华,你落水的时候,婉儿真的不在?”

      姜韶华顿时挂上乖巧的模样,说道:“这……韶华只依稀记得落水之后,好像看见了婉儿妹妹的一片衣角。”

      随后又像是想到什么,故作为难地补充:“也许是韶华记错了。”

      此言一出,姜老夫人沉默片刻,说道:“那你先好好休息,祖母明日再来看你。”

      姜韶华懂事地点了点头。待姜老夫人走后,她才缓缓敛去脸上伪装的神情。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