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五迹罄五尘 ...
-
史书记载,五国肇兴之时,五域的深渊巉崖下爬出了个灾星,称曰:“屠戮煞鬼”。
这屠戮煞鬼可不得了,不仅源力超群,还善邪道。
其操纵的邪祟暴戾恣睢,在畴昔可谓是天下无敌,恣意妄为。
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其盛景竟荣不终朝,如电光石火般撞碎在宿命洪流,转瞬湮灭于血色残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岁月淘洗,风沙漫过其曾踏过的疆土,世人早已记不清其曾如何煊赫,只将对其恶的深惧,刻进了代代相传的警示里,伴着寒夜孤灯,幽幽不散。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转首又逢春。
屠戮煞鬼死后不久,有个别号“空白”的说书先生似是不愿让其事迹尘没无闻,在五国各处叙说屠戮煞鬼当时的行迹,使屠戮煞鬼的恶名愈盛。
其最为流传乃是一首诗,名为《五阕叙五尘》:
【一】金锋授艺堕幽渊,爬生非鬼亦非仙
屠戮煞鬼尚是人时,曾得一恩师倾心教导。
那恩师本事非凡,心智纯良。不仅耗尽心血,传屠戮煞鬼斩邪除魔的通天本领,更盼以己之力,引其明是非、懂立世,走上正途。
可屠戮煞鬼天性向恶,纵有良师引路,终究还是堕入邪门歪道,把一身本领用在了戕害生灵上。
后来恩师遭歹人所害,这本该是屠戮煞鬼念及师恩、寻仇雪恨之时,屠戮煞鬼却反被心魔吞噬,彻底走火入魔。
混乱中,竟连恩师的尸身都未能保全,与其一同坠入了深不见底的渊薮。
这般连恩师尸身都连累的弑师败类,即便身死也算是种恩赐。
可叹那一生尽心教导的恩师,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的结局,实在令人扼腕。
当时世人见屠戮煞鬼坠入深渊,都以为这桩祸患总算了结,却忘了那句“祸害遗千年”的老话。
这孽障,哪会这么容易彻底消亡?
没人知道那无底深渊之下藏着怎样的诡谲,只记得某日深渊底突然翻涌黑气,屠戮煞鬼竟从中爬了上来。
屠戮煞鬼周身黑雾如活物般缠绕,一张血污斑驳的骷髅面具遮去面容,身上那件曾象征洁净的白衣,早已浸透了万万人的鲜血。
所过之处,只余万家悲鸣响彻四野,无一人能侥幸存活。
从这时起,屠戮煞鬼既是悬在五域众生头顶的利剑,更是一尊让众生闻风丧胆、避之不及的“灾”。
【二】万军难撼智尤绝,火卷邪祟百里烟
起初,世人也曾抱有希望。毕竟屠戮煞鬼虽源力超群,却非无懈可击。
某次屠戮煞鬼面对万军围剿时,曾败下阵来。
这一战让众人看清,屠戮煞鬼纵是强悍,终究还是凡人之躯,凭“以多杀少”的策略,未必不能将其制服。
可他们忘了,屠戮煞鬼的可怕,从不止于武力。
当众人集结兵力,准备再度围剿时,屠戮煞鬼竟挥手唤出万千邪祟横空出世。
那些邪祟嗜血成性,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百里之内瞬间化作人间炼狱。所谓的“以多杀少”,在绝对的恐怖面前不攻自破。
“屠戮煞鬼恶贯满盈,屠戮煞鬼暴尸荒野!”这句话是当时苍生心中的呐喊。苍生盼望着,嘴上却说着:“屠戮煞鬼功德无量,屠戮煞鬼万万长岁。”
何其可笑,人对生的欲望就连屠戮煞鬼都望尘莫及。
看着一个个真心实意的笑,屠戮煞鬼甚至会恍然罢手。
但那终归是施舍,屠戮煞鬼身上依然是洗不干净的鲜血。
五域亦皆笼罩在屠戮煞鬼的阴影下,对世人而言,活着竟成了最奢侈的愿望。
【三】水质白衣血偏悦,伪作嫡仙藏刃尖
更令人不齿的,是屠戮煞鬼的虚伪。
明明双手沾满血污,屠城无数,却始终身着一袭白衣,故作不染尘世的嫡仙姿态。唯有在鲜血染红白衣时,屠戮煞鬼才会露出狰狞笑意,甚至扬言:“白衣染尽血,恰是吾心最悦之刻。”
有一次,屠戮煞鬼途经清瑶茸客的一水乡,见一浣纱女白衣胜雪,竟驻足半日。
众人以为屠戮煞鬼动了凡心,谁知第二日,那水乡便成了血海,唯有浣纱女的尸骨旁,留着一片被鲜血浸透的白纱。
屠戮煞鬼盯着那猩红纱帛,狂笑不止,笑声震得周遭阴风乱卷,嘴里还颠三倒四唱着支无名野歌:“剑刃染血艳如初~罗衫溅红似霞舞,傲骨硬呀志不疏。”
这般表里不一,比纯粹的恶更令人作呕。
【四】为色屠林还弑美,狂言嗜杀可称贤
屠戮煞鬼嗜杀,亦好色。
某次屠城时,屠戮煞鬼见一异种美人容貌出众,竟动了“恻隐之心”。
为不让美人沦为战乱中的祭品,屠戮煞鬼抬手便屠尽了整座城,将美人留在身边。
有人见此,曾暗中寻得美人,盼美人能伺机刺杀屠戮煞鬼,却未料最后竟在尸山血海中,亲眼见屠戮煞鬼挥刀斩了美人。
临死前,美人或许还带着不解,而屠戮煞鬼只留下一句歪理,传遍了五域:“商贪以聚富,臣夺以擅权,吾凭杀立威,何非将才?”
这句话如魔咒般,让天下众生闻风丧胆,却也让江湖中那些以嗜杀为乐的派别找到了“借口”。
他们愈发猖狂,公然拥护屠戮煞鬼为王,甚至特意立下“天煞名将榜”,将杀戮奉为“功绩”。
江湖中,曾有个叫“血煞盟”的门派,更是将屠戮煞鬼的这句话刻在堂前石碑上,每日以活人血祭。
他们的盟主逢人便说:“煞鬼大人以杀为才,我等以杀为业,何错之有?”
这般歪理,竟也引得无数亡命之徒趋之若鹜,让本就血色弥漫的五域更添几分狰狞戾气。
索性屠戮煞鬼自身滥杀成性,连这些拥趸门派也被其视作“碍眼砂砾”,动辄挥刀灭门。
否则任其歪理传布、势力坐大,后世恐怕真要落得个恶根深种、永无宁日的境地。
【五】圣济尘寰平祸乱,土埋尸灰语仍悬
幸得上天有眼,邪终不压正。
就在屠戮煞鬼横行无忌,五域濒临覆灭之际,一位自号“圣济尘寰”的圣人现世。
这圣人天资卓绝,智勇双全,与屠戮煞鬼不相伯仲。
那圣济尘寰了不得,与屠戮煞鬼开战前,曾于其面前三步成诗,其诗道:
“执念如刀自割心,何堪负此累千钧。
一朝抛却身前障,便见清风满袖春。”
此诗一出,便成了劝人向善的名章,至今仍在五域流传,是无数师长劝诫弟子弃恶从善的圭臬。
可这劝不了屠戮煞鬼,屠戮煞鬼听罢只狂笑三声,回了一首:
“尔曹何敢笑吾痴,未历沉疴妄论医。
且任孤心磨剑戟,岂因风语折腰肢?”
究竟这两首诗谁更有理,没人能参悟透。两方各持一词,谁也说不过谁。
自古正邪不两立,本就不能单单靠言语劝下。千古以来,仅有一战,胜者才方有话语权。
两人为护苍生、灭灾祸,足足大战了不知多少个日夜。
从金戈要塞的铜墙铁壁打到木灵古林的参天瘴翳,从焚天火山的烈焰焦土打到浊水泽国的泥泞险滩,五域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他们的打斗撕裂。
最终圣人才携天下众生之力,将屠戮煞鬼挫骨扬灰。
可灾祸的阴影,并未随屠戮煞鬼的死亡消散。
即便屠戮煞鬼的尸灰被分撒入分裂五域的五座巉崖下,埋进最深的尘土里,世人仍活在恐惧之中。
屠戮煞鬼临终前的那句狂言,至今仍在五域回荡,字字刺耳:“血浸千山终作土,笑问阎王敢接吾?”
然而时至今日,屠戮煞鬼的凶名震彻天地,可谁也说不清屠戮煞鬼究竟是谁。
世人只以“血浸白衣,孤影绝尘”一语,道尽其过往。
所以也就没人知道,她其实还活在这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