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意外的插曲 ...
-
展览筹备进入第三周,各项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盛屿的“光影回廊”已经完成了基础搭建,夕阳西下时,暖黄色的光线透过特制的玻璃,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穿越时空的碎片,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陆执带着几个媒体记者来提前探馆,走到光影回廊时,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拍照,嘴里不停称赞。
“陆策展人,这个光影回廊的设计太绝了,是谁的作品?”其中一位女记者好奇地问道。
陆执侧身,看向站在角落检查细节的盛屿,笑容里带着骄傲:“是这次的空间设计师,盛屿。”
记者们立刻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提问:“盛设计师,请问你设计这个回廊的灵感是什么?”“你是如何平衡空间美感与观展体验的?”
盛屿不擅长应对这样的场面,一时间有些无措,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脸颊微微泛红。
陆执见状,立刻走上前,笑着挡在盛屿身前,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各位记者朋友,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展区吧,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设计亮点。盛设计师还需要做最后的调试,等开展当天,我们再安排专门的采访时间,怎么样?”
他语气亲和,态度诚恳,记者们不好再强求,纷纷点头同意。
等记者们走远后,盛屿才松了口气,看向陆执,低声道:“谢谢你。”
“跟我客气什么。”陆执笑了笑,递给她一瓶水,“我知道你不喜欢被围观提问,以后这种场合,我会帮你挡着。”
盛屿接过水,指尖碰到瓶身的凉意,心里却暖暖的。他仰头喝了一口水,掩饰着眼底的情绪,轻声说:“其实我只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没关系,”陆执看着他,眼神温柔,“你的设计已经说明了一切。不需要说太多,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语言。”
盛屿的心跳漏了一拍,他避开陆执的目光,看向远处的展区,轻声道:“我去看看其他地方的施工情况。”
看着盛屿略显仓促的背影,陆执眼底的笑意深了些。他知道盛屿的敏感和内敛,也喜欢他这份不张扬的温柔。他拿出手机,给助理发了条消息:“把开展当天的采访环节调整一下,给盛设计师单独安排一个安静的角落,避免过多人围观。”
助理很快回复了“收到”。陆执收起手机,目光重新落在光影回廊上。阳光穿过玻璃,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长长的光斑,像是一条通往过去的路,让他想起了高中时的那个午后。
那天也是这样的好天气,他被几个男生堵在教学楼后的小巷里,嘲笑他“不合群”“装清高”。他想反驳,却被对方推搡了一把,差点摔倒。就在这时,盛屿突然出现,手里拿着一本练习册,面无表情地站在巷口,冷冷地说:“老师马上过来查岗。”
那几个男生见状,骂骂咧咧地走了。他以为盛屿会转身就走,没想到盛屿却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张纸巾,轻声说:“别理他们。”
那是盛屿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也是他第一次发现,这个看似清冷的男生,心里藏着温柔。
从那天起,他就开始不自觉地关注盛屿。关注他上课时认真的侧脸,关注他放学后独自离去的背影,关注他在食堂里总是点的那几道菜。他知道盛屿喜欢安静,所以从不主动打扰,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悄悄伸出援手。
比如,在他被老师提问卡壳时,悄悄递上写着答案的纸条;在他忘记带伞时,把自己的伞放在他的课桌旁,然后假装忘记拿;在他家人离世后,不敢靠近,只能在他的课桌里放上热牛奶和安慰的便签。
他的喜欢,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藏在“朋友”的名义下,一藏就是许多年。
另一边,盛屿在检查展区的电路时,手机突然响了。是母亲的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家里的老房子漏水了,问他能不能回去看看。
盛屿皱了皱眉,老房子是母亲留下的,里面放着许多回忆,他一直很珍惜。可是现在展览筹备正忙,他根本走不开。
“我现在有点忙,能不能麻烦你先找人帮忙处理一下?费用我来出。”盛屿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
“没问题,我先联系维修工人。不过有些东西可能需要你自己整理,比如你母亲的那些旧照片和信件。”
“好,我晚上过去。”
挂了电话,盛屿的心情有些低落。他走到展区的角落,靠在墙上,闭上了眼睛。母亲离世后,老房子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承载着他对母亲的思念。
“怎么了?”陆执的声音突然传来。
盛屿睁开眼,看到陆执站在他面前,眼神里带着关切。他摇摇头,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家里有点事。”
陆执看出他的不对劲,在他身边坐下,轻声说:“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可以跟我说,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盛屿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把老房子漏水的事说了出来。
“我今晚得回去看看,可是这里的工作……”
“这里有我盯着,你放心回去吧。”陆执立刻说道,“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要是需要帮忙整理东西,我也可以过去。”
盛屿看着陆执真诚的眼神,心里一暖。他摇摇头:“不用了,谢谢你。我自己能处理。”
“那好吧。”陆执没有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