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一个不理想的分数 ...
-
脚那边的手机嘟嘟震动了几下,权秧眼睛也没睁,用脚把手机从床尾勾到了手边。像往常一样,没有直接关掉,而是睁一只左眼点了个十分钟后再提醒。扔下手机,权秧已经进入不到深睡眠了,毕竟这闹钟提醒着自己要去上班。
不能再睡了,迟到的话又得被扣二十块钱,都可以买顿不错的早餐了。
迷迷糊糊了两分钟,权秧拿起手机,重新看了一眼右上角,确实是有短信提醒。
“去看官网。”凌晨两点多发过来的,没有备注名字的手机号。
权秧知道是谁发过来的。
轻微的电梯上下行声音,偶尔的鸟鸣,还有刚刚的短信,都让权秧从睡梦中慢慢苏醒。等她磨叽了两分钟彻底清醒,伸了伸胳膊,努力从被窝里面起来,最后揉揉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坐了一分钟,笑了。
应该是个好消息。否则,这短信就不会出现了。
权秧考研的消息,谁都不知道,包括自己的亲妈都没告诉。直到四月初的一个再也不能更普通的周四凌晨出了复试结果,权秧想,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一切都要有结果了。
“娟儿,以后周末不能经常去见你了。我要去上学了。”权秧用微信发完这段文字以后,发了一张拟录取的截图过去。
娟儿是权秧在青岛为数不多的朋友,两人从高中认识到现在,大学期间也没怎么有太多的联系,因为不在同一个地方上学。反倒是工作以后经常会厮混在一起。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离得近。
不仅异地恋会因为距离的问题分开,友谊也会这样。
没多久,娟儿电话就打了过来,“我的个祖宗,真的是你的名字吗?你什么时候学习的呀?你可真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人才。”
权秧尝了口锅里的粥,把勺子放到一边,笑了笑说:“周末请你吃饭,可能以后机会不多了,给你个时间赶紧宰我一顿。”
“你的工作咋办?”娟儿现在已经是她们公司里面的骨干打工人了,时时刻刻不忘工作。
“你说我什么时候跟公司说合适,关键是多不好意思说这个事。”把粥盛到碗里,走向餐桌,权秧对着电话说:“周末找你吃饭的时候,再细说吧。”
挂了电话,剥鸡蛋的时候,刷了下朋友圈,看到娟儿已经把那张拟录取图片和对话的截屏发出来了。
这下是真的要去上学了。
洗洗脸,化化妆,收拾收拾,出门,又要过不同又相似的一天了。
313公交车,能直接到达公司楼下,只不过每天早晨上车都得要挤很久。每次把一沓公交车卡往前面传的时候,权秧心里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不再这样挤公交。
青岛确实是个好地方,干净,宜居,但权秧总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心里空落落的。两年了,心一直悬着。除了同事,接触最多的还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圈子非常封闭。虽然搬家的次数不多,但自己也不敢买什么大件,还没买就开始担心不好搬的问题。
打发二十分钟公交车的时间,权秧很少刷手机,因为一停一走,晃的厉害,很容易晕车。之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听专业课音频,想到过了复试,权秧突然想到了早晨的那条短信。
权秧又去官网下载了录取名单,翻来覆去看了几次,才切实地感觉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看到了。把我的伞收好。谢谢。”权秧给早晨的那个号码回了条短信过去。
不到一分钟,对方回了一个“知道了。”
权秧想,知道了,你知道个头。
手机还没放到包里,又震动了一下,有短信进来:“近期不在学校,需要伞的话,提前联系。韩兆林。”
“OK。权秧。”
权秧想一把太阳伞而已,只要是能去上学,丢十把太阳伞也是值得的。
上周五的时候,权秧没有去参加公司的团建,请了个假说同学快结婚了,得去帮忙。其实,是收拾收拾东西去参加复试了。
没有回家,直接背起提前收拾好的背包,打车去了机场。
山城重庆,权秧来了不止一次,只不过每次的目的都不一样,情绪也不一样。
为了复试而来,这是第一次,权秧知道,这也是最后一次。如果这次真的考不上,就不考了,即使考,也不考这里了。
离家太远。坐火车都得20多个小时。
到达江北机场的时候,刚刚过了凌晨十二点。三个小时的飞行,跨行了一千多公里,权秧想,徐明阳,你何德何能呢,让我这样折腾。
可是转念一想,这一切,不都是自找的吗?谁知道呢?说句难点的,死到这里,亲妈都不知道。
想着几个小时以后就得复试了,心里有事,躺在酒店的床上权秧睡得也不踏实,总是感觉似醒非醒。
七点不到,权秧就开始洗澡,吹头发,化妆,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嘴里时不时念叨着已经背了180遍的自我介绍。
这身正装是公司上个月刚发的夏季常服,实在是想不出来比正装更正式的衣服,权秧索性直接把刚发的衣服拿了过来。
用妈妈的一句话说就是这么重要的场合,怎么着都得穿件新衣服。
高高的马尾,合身的新衣服,精致的妆容,权秧拍拍自己的脸,努力挤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了一句加油。
权秧抽的是七号,位置比较靠前,一切都比较顺利,直到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最边上的一个明显比较年轻的男声传来。
没有情感,像警察例行询问一样。
权秧看过去,一个穿着跟部门经理似的男生坐在那里,衬衣白的刺眼,时不时往权秧这边扫一眼,手还在键盘上忙碌着。她在心里苦笑了一下,想你可真会问。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校,总不能说是为了徐明阳来的?
没有听到回答,男生抬头往讲台这边看了一眼。
权秧用右手往上推了推眼镜,对上他耐人寻味的眼神,脑子里面努力在组织语言。可是她总觉得想出来的答案不够好,又努力想下一个。
停顿了几秒钟,空气中的安静,让评委老师也抬起了头。
权秧知道不能再这样安静下去了。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考这里,可能是因为某个人,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不甘心。这是我第二次考这个学校,两年前我就想考姚老师的研究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气温太高的问题,权秧鼻尖和手里竟都有了层层薄汗。
将目光转向最边上的男生,权秧等着他问接下来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没听到,倒是看到他左边的眉毛似乎上挑了那么一点点。
权秧犹豫了一下,想这是示意她还要还要继续说上面的那个问题吗?自己也不自觉地瞪大了一些眼睛,脑子开足马力使劲想还要再说些什么。总不能说山东人天然喜欢高学历,她不考编不考公不结婚生子,要是再不考研的话,在亲戚眼里那几乎就是社会小废物了。
更好的答案,她确实是没想出来。
权秧把手慢慢放到背后,张开十指,努力消除手上的潮湿感。
她又实在是猜不出他那一挑眉是什么意思。
早晨出门前还觉得自己这身正装给自己的精神面貌多加了五分,当下却觉得这身衣服,又紧又热,她觉得自己就像刚入油锅里的丸子。煎熬。
“那你认为花费三年,值得吗?这次考不上的话,下一年还会再继续考这里吗?”男生打破了安静的氛围,停下来手里面的活,看着权秧,继续问。
“值得。”权秧把目光从男生身上转到中间评委那里,自动忽略了他的第二个有陷阱的问题。她知道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中间靠右侧的那位戴眼镜的中年女老师,应该是自己以后的导师,姚老师。
还没想好怎么拍导师的马屁,导师倒是先说话了。
“能够让你两次都选择这里,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姚老师说完,朝她微微点了点头,旁边的那个男生示意时间到了。
权秧微启的嘴唇只能又闭上,努力不让它抿成一条线。
从讲台上下来的那一瞬,权秧环顾了一下教室,犹豫着是从前门出,还是从后门出,结果跟最边上男生的目光又碰到了一起。他示意权秧过去拿自己手里面的分数条。
递给权秧以后,点了一下头,他又开始忙着在电脑上录信息,他不知道的是权秧想把手里面的粉笔塞到他的嘴里。
89。一个不理想的分数。
收6个人,权秧笔试就是第六名。一点儿差池都能让权秧命悬一线。
而这点儿差池,权秧把它归结于最后的那个问题。问哪个问题不好,非要问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
这个问题,权秧也在无数的深夜中问过自己,怎么就又选择了这个学校?各种各样的答案,多是在逃避问题。
没有答案,就已经是有答案了。
在走廊里面,坐了将近一个小时,面试出来的人,差不多都是同一个专业的,只是以后的学习方向不一样而已。大家都在讨论自己的面试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
可惜,权秧就是愁的那一组。
等这一组全部面试完,差不多已经是十点半。看到有人分发手机,大家都凑上去问大概多少分能被录取。
权秧也努力挤到前面,想听出来一个具体的分数,结果看到的就是刚刚问自己最后一个问题的男生。
只看到了一个侧脸,他一边念着装手机信封上的名字,一边一遍遍重复着说结果很快会出来,请及时关注学校官网和公众号。
也可能是被问烦了,权秧总是感觉他有点儿不耐烦。
“权秧。”男生转过头,似乎在寻找着手机的主人。
“这里。”权秧举起手,努力往前伸。
谁知对方没有直接递过来,而是把手放了下来,往前走了几步,神情平淡。看着他走向自己的时候,权秧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突然比刚刚复试还要紧张一些。
总不能是刚刚在心里骂他的那些话被他听到了。
距离越来越近,权秧不自觉地低下了头,把目光固定在自己的手机上。
拿到手机,说了声谢谢,声音小的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听到。
最终也没有听到一个具体的分数。
乱糟糟的走廊,逐渐上升的气温,恼人的89分,这一切都想让权秧逃离。
权秧在人群中找到韩语,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卫生间。
走廊尽头处的小小卫生间,隔绝了一切的噪音,只有偶尔的冲水声。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她把头发放下来,抓了抓,又用皮筋缠了起来。权秧看着自己的衣服总觉得怪怪的。
紧张的时候不觉得穿着怎么样,面试完在走廊里面等着的时候,人来人往,权秧总觉得自己脖子那里再系个丝巾,手往小腹那里一放,就跟移动客服一样了。
韩语是权秧一起备考过的竞争对手,两人从备考的□□群里面加了联系方式,彼此鼓励着。
如今从对手变成了朋友。
一路上,权秧都还在回想着最后一个问题怎么回答才好,后悔着当时没有拍老师的马屁,如果真的拍了马屁,是不是分数会更高一些?韩语虽然对权秧最后一个题的答案也不太满意,但还是安慰了一路说肯定没事。
四月份的重庆,气温已经到三十度了,打着新买的太阳伞,权秧突然觉得颜色还是不够绿,不然怎么能那么不顺利呢?
来之前韩语说复试那几天得下雨,让她提前带把雨伞。俩人商量着怎么着也得买一把绿伞,意味着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绿色的雨伞没找到,倒是买了一把绿色的太阳伞带过来,上面还有权秧喜欢的牛油果。
韩语早把买伞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没准备伞,倒是考了个94分。
本来笔试都是第四,这下韩语更是稳的不能再稳。
走进餐厅,权秧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冷饮。
咕噔咕噔喝了大半杯,看着空了一半的饮料,权秧还是纠结于问题的答案。想着万一真的考不上了怎么办?
好像真的考不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无非就是还得再挤一年的公交车。想到这里,权秧也就突然释怀了。
挤就挤吧,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