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劳其筋骨 ...
-
卖艺这条路是走不通了,那就只能去给人卸货了。
庆安城也有个小码头,三人隔天去打听,钱给的挺多,一天一百文,但人家包工头看薛康、慕景细皮嫩肉不愿意要,杨絮则因为是个女子更是想都没想就被拒绝了,后来他们直接上手轻松拎起麻袋,那包工头见了才不说什么。但杨絮虽然也轻松拎起麻袋,包工头还是不松口,只给了六十文。
“爱干不干不干拉倒。你一个小女子,给你活干就不错了。”包工头鼻孔朝天。
杨絮那个气啊,以她练武的体格,绝对比这码头大多数工人有力气有耐力得多,而且同样来干活,薛康他们是男子就一百,她是女子就六十,凭什么!
“师妹,你回去歇着,我和师弟两个人就可以了。”薛康把杨絮拉到一边,低声劝着,“一天两百文,足够我们三人用了。”
“师兄,你也说了我们是三个人,哪有你们累死累活赚钱我闲着的道理?那不成了拖累了?”
“师妹不是拖累。”
“那也不行,既然三个一起出来,就该同甘共苦。”杨絮态度坚定,“再说,你真要我什么都不做,用你和师弟赚的钱,你觉得我能心安理得吗?”
薛康沉默。
“行,我们一起。”薛康见她那么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可不免还是要殷殷叮嘱,“但你不许勉强,累了就说。”
“放心吧师兄,负重跑步时,我可不比你坚持的时间短。”杨絮慧黠一笑,又状作苦恼,“哎,若是搬货师兄搬不过我,我可要讨什么赏呢?”
门派基础锻炼里有负重跑步这一项,她算是这一项的佼佼者了。十来岁的年纪时,最是不服输,两个人也总爱较劲,每每有个什么都喜欢比一下谁厉害,赢了之后就得意洋洋使唤对方做事。后来年纪大了才慢慢不相互较量了。
“不赢我也没事,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出来,我想法设法给你做到。”
“到底干不干,磨磨唧唧的。”那边包工头不耐烦的声音传来。他们码头活计累是累,可给的多,从来不缺来卖苦力的人。
“待会再说吧,不然——”杨絮扬眉用眼神撇了撇包工头。
“好。”
三人在包工头这里登记了名册,便开始搬货。
刚开始确实很轻松,他们毕竟习武,什么扎马步、负重跑、举重等等从小练到大,体力自然跟得上,所以一上午虽然累一点倒还吃得消。
可过了晌午明显脚步就慢了。
“快点快点,不许偷懒。”
“中午没吃饭吗!快一点!”码头中午包午饭,量大管饱。
望着闭嘴不言,微微皱眉的薛康,杨絮朝他一笑,深吸口气,加快了脚步。
其实体力还是跟的上的,只是百十来斤的东西全压在肩上,还一直不断重复,肩膀很容易酸疼。他们平时习武虽然也累,可很少一直僵在一个姿势。
一天下来,右边一侧肩膀和腰部都僵硬得厉害,手上也磨得刺刺的。若不是平时练剑磨出茧子,肯定被磨出水泡。
难受是挺难受的,可拿到钱的那一刻,杨絮觉得很值。
“真看不出来,你一个小姑娘力气还挺大。”包工头明显被她惊到了,态度都好了很多,和颜悦色地说,“加油,好好干。”
“那我明天加油干,老板可以给我一百文吗?”杨絮笑眯眯的,“我吃的没男的多,干的活却一样多,很划算的。”
“行,一百就一百。”
“好咧,谢谢老板。”
包工头被她这声老板喊的舒心,多给了十文。
这七十文都是血汗钱啊!
杨絮捧着一大把的铜钱,高兴的不得了。
三人一块去吃了顿好的,一个啃了四五个大肉包子还买了一只烧鸡回去分了。吃饱喝足打着饱嗝的三人坐在山坳里,看着树梢隐隐散露出点点光华的一弯新月,耳边传来促织已经没有那么响亮的叫声,杨絮竟然感觉有一点幸福的意味来,连眼前飞绕的小飞虫蚊子都觉得没那么令人深恶痛绝了。
果然,吃饱饭就是一切奋斗的原力啊。
“刚才的包子和烧鸡真好吃。”杨絮感慨。
慕景点点头。
薛康却没说话,只盯着外头出神。
他这两天心绪一直不佳。
杨絮知道,他还在为丢失行李金钱的事耿耿于怀。
“师兄,你还记得早上说了什么不?”杨絮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嗯?”薛康回头,正好对上杨絮带着得意的笑脸。
“想要什么尽管说出来,我想法设法给你做到。”杨絮歪着头重复他的话,还顺便带上慕景,“我可都记着呢,师弟也可以作证,对吧,师弟。”
“嗯,我也听得真真的。”慕景也难得开了句玩笑。
“师兄,你可别想赖账。不然我和师弟就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杨絮扯了扯慕景的衣摆。
慕景赶紧表态,“我同意师姐说的。”
“行,师妹想要什么?”
“嗯,要什么呢?”杨絮抵着下巴,做思考状,她拍了拍慕景,“师弟可有什么好方法折腾折腾他?”
慕景摇头。
“还是师弟心慈手软,我可就不行了,我心狠着呢。”杨絮点头,下定决心地把手放在薛康肩膀上,“我决定了,让师兄唱曲儿给我们听。”
“这主意好不好?”她转头看向慕景。
“嗯,很好。”慕景忍俊不禁终于笑了出来,眼睛都亮晶晶的,显然期待得很。
“我不会。”薛康显然没料到是这个,他知道杨絮是看出他还在内疚,所以故意提出他早上的话说折腾他,但没想到居然是让他唱曲儿。
薛康是个典型的五音不全,唱歌堪比乌鸦啼叫,以前大家一块唱歌时,就他不愿意出声,看来是被她猜出来了。
“不行,不会也要唱。这是命令。”
行吧,薛康只能赶鸭子上架,“唱什么?”
“迷津渡,就唱迷津渡。”
这首曲子婉转悠长,转仄又多,算是比较难唱的了,薛康这种五音不全的哪里唱的出来,不过他还是磕磕绊绊地断断续续唱了出来。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迷津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改自白居易《长相思》)
一曲唱罢,三人都不说话,仿佛也随着歌曲陷入了离别思想的忧愁中。
半晌,还是杨絮先打破沉默,“哎,到底叫师兄给唱出来了。本来我还想着,若是你唱不出来,直接给你卖到歌舞坊换钱。”
“真卖得掉我也愿意,只怕人家不收。”
“那倒是,真要是卖去歌舞坊,或许还是我比较值钱,好歹能说会唱,卖个二十两不成问题。”
“二十两,那还真是好多银子——”薛康不由笑了起来。
“可不是吗,二十两,可是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