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三“她是女孩” ...
-
裴晏沉吟片刻,提出关键疑点:“如果真是蓄意杀人,凶手为什么不抛尸?这不符合预谋犯罪的心理。”
“问在关键了。”江浅指尖轻叩卷宗,“这恰恰说明,凶手的‘计划’很粗糙,甚至可能源于临时起意。目睹死者断气后,恐慌压倒了理智,他选择了最本能的反应——逃离。”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排除了一种情况。”
“反社会人格?”裴晏想起一种可能。
“没错。他们对社会规范缺乏敬畏,对他人痛苦没有共情。抛尸与否,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基于利益计算的选项,不涉及道德压力。”江浅看向窗外,“但眼前的案子,现场痕迹里……有种压抑不住的‘情绪’,这不像反社会者的手笔。”
“到了。”裴晏将车滑入车位,“离学校最近的停车场,步行五百米。”
江浅沉默下车,背包上的手工晴天娃娃随之轻晃。
“这是……?”裴晏目光掠过。
“护身符。”她无意展开,径直拿出证件,“刘主任在等,走吧。”
指节却无意识摩挲着那只娃娃。
爷爷佝偻的背影霎时浮现。“小浅,就算爷爷走了,你也要好好活下去,考上城里的高中……”
另一道严厉的声音随即切入,如冷水浇下:“江浅,犯罪心理画像必须严谨。再微小的失误,毁掉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法治的公正。”
“江老师。”裴晏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嗯?”
“我们走过了,路口该左拐。”
江浅抬头,已超出路口近两百米。她咽回已到嘴边的质疑,利落转身。
裴晏跟上她略显懊恼的步伐,眼底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这位冷静的专家,也有分神的时候。
学校走廊。
“陈老师待人温和,连花坛里的青蛙都不忍惊扰,我们实在无法相信她会……”教导主任刘秀英话音沉重,虽给人严肃初印象,但言语间流露出对师生的真切关怀。
“您如何看待他们夫妻关系?”裴晏切入正题。
“表面和睦,丈夫常来接她。但我感觉……陈老师有些怕他。”刘秀英略显迟疑。
“依据是?”江浅立刻追问。
“一次在校门口,我看见他抬手似乎要打她,见我过来便立刻收手,拉着她匆匆离开。直到新闻出来,才知道她长期遭受家暴。”她叹息摇头,“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行人已走到高二(3)班门口。
“林羡在那里,”刘秀英朝窗边望去,点了点一个身影。
根据他们的调查,林羡是与陈老师关系最密切的学生,在征得监护人的同意下,他们决定从林羡这里找找线索。
靠
靠窗位置,一个短发少年闻声抬头。脸部线条硬朗,身形清瘦,是校园里备受瞩目的类型。他放下笔稳步走来,姿态沉稳。
“刘老师。”
“这两位是刑侦支队的同志,想了解陈老师的情况,你应该知道吧?”
“好,刘老师。”林羡应道,语气配合,“我知道的。”
但在他抬眼与江浅目光相接的刹那,江浅精准地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审视与敌意。
接待室内。
裴晏示意:“林同学,请坐。”
林羡在对面端正落座,刘秀英在一旁温和安抚:“别紧张,把你知道的告诉警官就好。
裴晏的笔尖在“性别:男”上顿住,洇开一小团墨迹。
他抬眸扫过林羡流畅的下颌线、没有喉结的脖颈和那枚精致的戒指,手腕一动,利落地划掉“男”,在旁边重新写上了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