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17章:心理咨询 ...
-
沈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床单被她攥得皱起褶皱。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影,像她心里缠绕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两连败的挫败感、被对手针对的无力感、还有面对陆执时既渴望靠近又害怕暴露的矛盾,搅得她彻夜难眠。
她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脑子里反复回放着比赛时的失误:被野火战队迅影预判绕后时的慌乱,技能空转时的手足无措,还有陆执为了保护她,用锐刃风暴霸体扛下伤害时,后背渗出的汗水。姐姐沈辞的话在耳边回响:“念念,实在不行就去看看心理医生吧,别把自己逼坏了。”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天刚蒙蒙亮,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她终于下定决心,悄悄爬起来,坐在书桌前打开了手机。屏幕亮起的光刺得她眼睛酸涩,她揉了揉眼,指尖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点开了安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官方APP。
APP的首页设计简洁明了,导航栏清晰地列着“预约挂号”“就诊指南”“报告查询”等功能。沈念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心跳随着指尖的动作加速,最终落在“预约挂号”上。点击进入后,跳转出科室列表,她顺着列表往下滑,手指在“心理科”三个字上停顿了两秒,还是点了进去。
页面加载后,弹出一个选项框——“是否选择匿名咨询”。沈念几乎没有犹豫,指尖飞快地勾选了“是”。她现在是破锋战队的首发选手Nia,虽然算不上顶流,但也有不少粉丝,要是被人知道她去看心理医生,不知道会引发多少猜测,“Nia心态崩溃”“破锋战队内部矛盾”之类的标题可能会瞬间铺满电竞论坛,她赌不起。
匿名咨询需要填写一个临时称呼,沈念盯着输入框,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她想起姐姐喊她“念念”时的温柔,想起每次听到这个称呼时心里涌起的安全感,便敲下了“念念”两个字,字体小小的,带着一丝隐秘的亲昵。
接下来是选择医生。页面刷新出一排医生的头像和简介,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资深医师,年龄标注都在五十岁以上,擅长的领域多是“老年心理”“婚姻家庭咨询”。沈念皱了皱眉,不是不信任老医生的专业能力,只是她的问题太特殊——既掺杂着职业选手的高压压力,又有女扮男装的秘密,还有对队友的少女心事,她总觉得年轻一点的医生或许更能共情这种纠结,更容易理解她的处境。
她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和简介,心里越来越失望,就在快要滑到页面底部时,一个年轻的头像跳了出来,像一道光刺破了她的失落。
“陈峰”,年龄标注着29岁,头像里的男生穿着白大褂,眉眼温和,戴着一副细框眼镜,鼻梁高挺,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看起来干净又专业。沈念心里一动,指尖立刻点进他的详细简历。
“陈峰,男,29岁,高中毕业于安平大学附属中学,安平大学心理系本硕博连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青少年心理问题、职业压力疏导、情感困扰咨询……”
安大附中?
沈念的手指猛地一顿,屏幕上的文字像烙铁一样烫进她的眼睛。她太熟悉这所学校了——陆执的简介里,赫然写着“毕业于安平大学附属中学”。这个巧合让她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涟漪,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连指尖都开始发麻。
会这么巧吗?安大附中是重点中学,毕业的优秀学生多如牛毛,陈峰医生和陆执说不定只是校友,甚至可能根本不认识。沈念摇了摇头,试图压下心里的波澜,可目光还是忍不住在“安大附中”几个字上停留——她太在意陆执的一切了,哪怕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关联,都能让她心神不宁。
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简历上,盯着“擅长情感困扰咨询”“职业压力疏导”这两个标签,心里的天平彻底倾斜。这正是她现在最需要的,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指尖像是有了自己的意识,在屏幕上一顿乱戳,快速填写了就诊人信息(匿名模式下只需填写基本年龄和性别,性别填了“男”,和她的“Nia”身份保持一致),选择了明天上午十点的号,就诊地点是心理科二楼的咨询室三。
提交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沈念长长舒了一口气,手机屏幕上跳出预约成功的回执,上面只有“念念”这个称呼、就诊科室、时间和地点,没有任何真实信息,这让她稍微安心了一些。可新的紧张又接踵而至——她不知道咨询会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的问题,更不知道说了之后能不能真的好起来。
整个白天的训练,她都有些心不在焉。手指敲在键盘上,却总有些魂不守舍,操控着暗刃进行绕后训练时,好几次因为分心,“暗影遁形”交早了,被模拟AI的鹰眼识破位置。陆执察觉到她的状态不对,训练间隙端着一杯温水走过来,把水杯放在她手边,语气依旧温和:“还是不舒服?要是状态不好,今天可以提前休息,训练不用勉强。”
“没有,我没事。”沈念接过水杯,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指,像触电一样缩了回去,连忙低下头,盯着屏幕上的训练数据,“就是有点没睡好,训练没问题,我能坚持。”
陆执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和躲闪的眼神,没有追问,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回到自己的机位前。但沈念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时不时会落在她这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这让她心里更乱了,既觉得温暖,又怕自己的心思被他看穿,只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反复练习“影域禁锢”的释放时机,可眼角的余光,还是会不自觉地往他的机位飘。
好不容易熬到训练结束,她几乎是逃一样地回到了宿舍,早早洗漱完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预演着明天和医生的对话。该怎么说呢?直接说“我女扮男装打电竞,喜欢上了我的传奇队友陆执,因为分心导致比赛失误,拖累了战队”?太荒唐了,她自己都觉得难以启齿。或许,可以用比喻?把自己和陆执比作普通同事,把女扮男装的秘密暂时藏起来,只说情感困扰和职业压力?
她翻来覆去地纠结,一会儿觉得这样说太笼统,医生帮不了她;一会儿又觉得说得太细太危险,万一泄露了身份,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种矛盾中,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全是比赛失误的画面和陆执失望的眼神。
第二天早上,沈念特意起得很早。她没有穿战队的黑色队服,而是选了一件宽松的灰色连帽衫,戴上黑色口罩和鸭舌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她对着镜子照了照,确认没人能认出这是破锋战队的Nia,才拎起背包出门。背包里装着她的身份证、手机和少量现金,还有一丝忐忑不安。
从基地到安大一院不算远,坐地铁四十分钟就能到。沈念站在地铁里,双手紧紧攥着背包带,背包的肩带硌得她肩膀发疼,可她却浑然不觉。地铁里人来人往,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穿着西装的上班族,没人注意到这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少年”,可她还是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别人的目光都在盯着自己,仿佛下一秒就会有人认出她,围上来要签名,或者问她比赛失利的事情。
她把头埋得很低,盯着脚下的地板,直到地铁报站“安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到了”,才如释重负地挤下车。出了地铁口,医院的大楼映入眼帘,白色的建筑庄严肃穆,让她心里的紧张又加重了几分。
到医院的时候,还差十分钟十点。沈念按照APP上的提示,先去一楼的自助机取号。匿名挂号的号单打印出来,上面没有真实姓名,只有“念念”这个称呼、就诊科室“心理科”、就诊时间“10:00”和就诊室“二楼咨询室三”。她小心翼翼地把号单折好,放进衣兜,顺着指示牌往二楼的心理科走。
心理科的走廊和医院其他科室截然不同,没有喧嚣的人声和消毒水的刺鼻气味,反而异常安静。墙壁是柔和的米白色,走廊两侧摆着几盆绿植,绿萝的藤蔓垂下来,生机勃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薰衣草香薰味,让人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走廊里偶尔有护士走过,脚步很轻,说话声音也压得很低,生怕打扰到就诊的患者。
咨询室三在走廊的尽头,门口挂着一块木质牌子,上面写着“预约就诊”,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灯,此刻亮着绿色。沈念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请进。”一个温和的男声从里面传来,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莫名安心的力量,和头像里的气质一模一样。
她推开门走进去,咨询室的布置比她想象中温馨得多,不像医院的诊室,反而像一个舒适的客厅。靠墙放着一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心理学书籍。中间是一张圆形的木质茶几,上面放着一个白色的陶瓷水杯和一个笔记本,茶几两边各放着一张浅灰色的沙发,而茶几和沙发之间,隔着一道半透明的磨砂屏风,刚好能挡住双方的视线,却不影响声音传递——这就是匿名咨询的设置,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也能让患者更放松地倾诉。
“请坐吧,隔着屏风就好。”陈峰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来,带着一丝笑意,“我是陈峰医生,你就是‘念念’对吗?预约了今天上午十点的匿名咨询。”
“嗯。”沈念走到屏风一侧的沙发上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手指紧张地交缠在一起,连呼吸都放轻了。沙发很软,坐上去很舒服,可她却觉得浑身僵硬,怎么都放松不下来。
“不用紧张。”陈峰的声音很柔和,像温水一样抚平了她心里的一些波澜,“匿名咨询的所有内容都会严格保密,按照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你的所有信息都不会泄露给任何人,包括你的家人、工作单位和朋友,你可以放心地说。”
沈念点点头,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她准备了一晚上的话,真到了该说的时候,反而不知道从何开口。那些纠结、那些不安、那些不敢对任何人说的秘密,像一团乱麻堵在她的胸口,让她窒息。
屏风后面传来轻微的翻动纸张的声音,然后陈峰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正式沟通之前,我们需要做两个简单的心理测评量表,分别是SCL-90和SAS,主要是为了初步了解你的心理状态,方便后续更好地帮你分析问题。等下我会把量表的链接发到你的手机上,你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勾选就好,不用有顾虑。”
“好。”沈念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很快,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收到了一条短信,里面是量表的链接。她点开链接,屏幕上弹出两份电子量表。第一份是SCL-90,上面列着90条症状描述,比如“感到焦虑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未来感到迷茫”“容易疲劳”“有强迫性思维”等等,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勾选“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五个选项。
沈念看着量表上的问题,每一条都像在说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训练和比赛时总想着陆执,导致技能释放失误;“感到焦虑不安”——怕自己再失误拖累战队,怕身份暴露,怕陆执发现自己的心思;“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打电竞,不知道对陆执的感情该怎么办;“容易疲劳”——这几天几乎都是浅眠,稍微有点动静就会醒,训练时总觉得浑身无力;“有强迫性思维”——反复回想比赛时的失误,总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
她如实勾选着,手指有些颤抖。看到“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时,她勾选了“偏重”——她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粉丝的评论、队友的眼神、陆执的态度,都能让她胡思乱想很久;看到“感到自卑”时,她也勾选了“偏重”——她觉得自己配不上陆执,他是传奇选手,而自己只是一个女扮男装、刚出道就经历两连败的新人。
第二份量表是SAS,也就是焦虑自评量表,里面的问题更聚焦于焦虑情绪,比如“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焦虑”“我容易感到烦躁或激动”“我因为头晕而感到苦恼”“我晚上睡眠不好”。沈念依旧如实勾选,很多问题都选了“经常”或“总是”。
等全部勾选完毕提交后,屏幕上弹出一个初步评估结果,红色的字体格外刺眼:“SCL-90量表显示,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超出正常范围,其中焦虑因子分值较高(63分,正常范围≤53分);SAS量表标准分65分,属于中度焦虑。建议进一步沟通疏导,必要时结合药物辅助治疗。”
屏风后面沉默了几秒,能听到笔尖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然后陈峰的声音再次传来,语气依旧温和,却多了一丝认真:“量表结果显示,你目前的心理压力确实比较大,主要集中在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和人际关系敏感上。不过你不用太担心,量表只是初步评估,具体情况还需要听你说说。能和我说说,你最近遇到什么困扰了吗?”
沈念咬了咬嘴唇,嘴唇被口罩捂着,有点闷得慌。她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开口了,声音很小,像蚊子叫一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嗯,然后呢?”陈峰没有打断她,只是耐心引导,“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比如对方已经有伴侣,或者你自己有伴侣,所以感到纠结?”
“不是的。”沈念连忙摇头,头摇得太急,鸭舌帽差点掉下来,她连忙抬手按住,“他……他没有对象,我也没有。可是,我觉得他不可能喜欢我,我们之间……差距太大了。”
“差距很大?”陈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好奇,“能具体说说吗?是年龄差距很大,还是身份、背景方面的差距?”
“都有。”沈念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崇拜,还有深深的自卑,“他就像……就像神明一样,高高在上,很优秀,是我们行业里的传奇,所有人都很崇拜他。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新人,还有很多缺点,最近还因为我的失误,拖累了团队,我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他。”
她没有说自己女扮男装,没有说对方是陆执,没有说自己是《双锋对决》的职业选手,只是用“行业传奇”来形容陆执,用“新人”来定义自己,用“团队”来指代破锋战队。她怕说得太具体,会暴露身份,只能用这种模糊的比喻来倾诉。
屏风后面传来轻轻的敲击声,像是在记录,然后陈峰问道:“你们是什么关系呢?是同事,还是朋友?”
“嗯,是同事,也算是……同行业的前辈和后辈。”沈念含糊地回答,不敢说得太具体,怕泄露更多信息。
“他的年龄比你大很多吗?”
“不算特别大,”沈念想了想,陆执今年29岁,陈峰医生刚好也是29岁,所以说道,“和您同龄。”
“哦?那年龄差距其实不算很大。”陈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了然,“他是你的领导,或者说,是你在行业里一直很崇拜的偶像?”
沈念心里一惊,没想到陈峰医生这么敏锐,一下子就说到了关键点。她连忙点头:“嗯,他是我的前辈,也是我一直很崇拜的偶像,我小时候就很喜欢他,没想到现在能和他成为同事,一起工作。”
“我大概明白了。”陈峰的声音变得更温和了,“你今年多大了?”
“16。”
屏风后面突然陷入了沉默,大概持续了两三秒,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沈念的心里越来越紧张,生怕医生觉得她年纪太小,不重视她的问题,或者觉得她的感情只是小孩子的一时冲动。
然后,陈峰的声音再次传来,语气比之前更谨慎、更温柔了一些:“念念,首先我想告诉你,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你现在已经参加工作,有自己的劳动收入,所以在法律层面上,你有自主处理自己情感问题的权利,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心理咨询有严格的保密原则,对于16周岁以上的来访者,我们不会主动联系你的监护人,除非你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或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危机需要紧急干预,所以你完全不用害怕我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告诉你的家人,这一点你可以绝对放心。”
这些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沈念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她一直担心自己年纪小,医生会把事情告诉姐姐,现在听到这些话,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谢谢医生。”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激,眼眶微微发热。
“不用谢。”陈峰说道,“我们回到你的问题上。你喜欢的人是你的前辈、偶像,很优秀,你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感到焦虑、自卑,甚至因为这些情绪影响了工作,导致失误,对吗?”
“嗯。”沈念用力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哽咽,“我因为总想着他,工作的时候总是分心,关键时候会失误,已经拖累了团队好几次了。我们最近的成绩很不好,处于很关键的时期,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想忘记他,想专注工作,可我做不到,他每天都在我身边,我总能看到他,总能想起他对我的好,比如他会帮我制定工作计划,会在我失误的时候安慰我,会在我累的时候给我准备喝的,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思。”
她想起陆执为她定制的训练计划,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想起比赛后他递给她的蜜桃果茶,温度总是刚刚好;想起她被对手针对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冲过来为她挡伤害;想起她失误后,他从不指责,只是耐心地帮她分析问题,告诉她“没关系,下次做好就好”。这些细节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让她的心里又甜又涩。
“我能理解这种感觉。”陈峰的声音很温柔,带着很强的共情力,“当我们喜欢上一个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对方,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同时,因为对方就在身边,每天都能接触到,所以很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是这影响到我的工作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沈念的声音里满是无助,“我们团队现在正处于关键时期,马上就要面临重要的考核(指季后赛),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拖累大家,更不能辜负他对我的信任和照顾。”
“我明白你的责任感,也明白你对这份工作的重视。”陈峰说道,“但你要知道,情感不是可以强行压制的东西,就像弹簧一样,你越想用力压住它,它反弹得就越厉害。你现在的问题,不是喜欢上他这件事本身,而是你对这份感情的态度——你既渴望靠近他,又因为自卑而不断退缩,这种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让你陷入了焦虑,进而影响了你的注意力和工作状态。”
沈念沉默了,医生的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她心里的结。她确实是这样,既喜欢陆执,想靠近他,想和他并肩作战,甚至想告诉她自己的真实身份;又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怕身份暴露后他会失望、怕这段感情会影响比赛而不敢靠近,这种反复的纠结让她每天都活在痛苦里,自然无法专注于训练和比赛。
“那我该怎么办?”她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医生能给她一个答案。
“首先,你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感情。”陈峰说道,“喜欢一个优秀的人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这份喜欢可以成为你的动力,而不是阻力。你觉得自己配不上他,那可以试着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努力缩小和他的差距,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压制自己的感情。比如,把他当成你的目标,在工作中向他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足够优秀、能够配得上他的人。”
“可是……我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再出现失误,拖累团队。”沈念还是有些担心,两连败的阴影还笼罩在她的心头。
“出现失误是正常的,没有人能永远不犯错,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陈峰笑了笑,声音里带着一丝鼓励,“你可以试着在工作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任务上,而不是放在‘不能想他’这个念头里。比如,你是一名运动员(他根据“团队”“考核”“失误”等信息大致判断),训练的时候就专注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战术细节,比赛的时候就专注于每一个操作、每一个配合,当你全身心投入工作时,自然就不会被杂念困扰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你不用过分纠结于‘他会不会喜欢我’这个问题。感情是双向的,不是你单方面觉得配不上就一定没有可能。而且,就算最后你们没有走到一起,这段感情对你来说也是一种成长。你现在16岁,正是情感开始萌芽、心智逐渐成熟的年纪,经历这样一段喜欢,学会如何处理情感和工作的关系,学会如何面对自卑和焦虑,对你未来的人生和职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可是他太优秀了,我觉得他不会喜欢我这样的人。”沈念还是有些不自信,陆执在她心里就像完美的存在,而自己有那么多缺点,还有女扮男装的秘密。
“你怎么知道他不喜欢你呢?”陈峰反问,“你有没有试着了解过他的想法?或者,你有没有感受到他对你的特殊?比如,他是不是对你比对其他同事更照顾?是不是更愿意和你合作?是不是会关注你的情绪和状态?”
沈念的脑子里瞬间闪过陆执为她做的那些事情:记得她喜欢喝常温的蜜桃果茶,每次都会特意给她准备;训练时会时不时看她的状态,发现她不对劲就会主动关心;比赛时会优先保护她,哪怕自己血量见底;两连败后没有指责她,反而一直安慰她、鼓励她;甚至还送过她蜜桃挂坠,说希望她能一直有底气。
这些细节像暖流一样涌过她的心头,让她的心跳忍不住加速。“他……他对我挺好的,很照顾我,也认可我的能力。”她的声音有些犹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蜜,“他说我很有天赋,只要好好努力,一定会成为很优秀的选手。”
“那不就好了?”陈峰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至少他不讨厌你,甚至对你有认可和照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至于能不能发展成恋人,那是以后的事情,不用现在就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感情,把它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而不是让它成为你的负担。”
沈念坐在屏风后面,心里的阴霾似乎渐渐散去了。医生的话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道理,却像一股温柔的暖流,一点点融化了她心里的纠结和自卑。她从来没有想过,喜欢一个人还可以这样,不用逃避,不用压制,而是可以当成动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谢谢医生。”她的声音里满是释然,眼泪已经止住了,心里轻松了很多,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不用谢。”陈峰说道,“刚才的量表显示你有中度焦虑情绪,我给你开一些常规的抗焦虑药物,是适合青少年的剂量,副作用比较小,你可以按照说明书服用。不过药物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靠你自己调整心态。如果之后还有困扰,或者情绪没有好转,你可以再来找我,我们可以进行长期的疏导。”
“好。”沈念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
陈峰医生通过线上系统开了处方,然后把取药的流程告诉她:“你拿着手机上的电子处方,去一楼的药房取药就可以了,取药的时候报‘念念’这个称呼和你的手机号后四位就行。”
“好的,谢谢医生。”
咨询结束后,沈念站起身,对着屏风的方向微微鞠了一躬,然后轻轻推开门,走出了咨询室。走廊里的香薰味依旧淡雅,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地板上,暖洋洋的。她走到一楼药房,按照陈峰医生说的,报了称呼和手机号后四位,顺利取到了药。药盒很小,上面写着“舍曲林片”,还有一张用药说明,上面标注着“每日一次,每次半片,饭后服用”,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服药期间避免饮酒,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她把药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像是藏起了一个秘密。走出医院大门,阳光刺眼,她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带着花草的清香,让她觉得浑身轻松。
回到基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训练室里很安静,陆执坐在机位前,正在看比赛录像,屏幕上播放的是破锋对阵双生的比赛回放,他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研究双生的战术细节。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让他看起来依旧像“神明”一样遥远,却又带着一丝触手可及的温暖。
沈念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和纠结,反而多了一丝平静和坚定。她走进训练室,走到自己的机位前坐下,打开电脑,屏幕上弹出之前未完成的训练计划——针对暗刃在“星际殖民星”地图的绕后突袭训练,陆执昨天特意为她制定的。
“回来了?”陆执的声音传来,依旧温和,没有多余的寒暄,却让她觉得很安心。
“嗯。”沈念点点头,这一次,她没有像之前那样躲闪他的目光,而是抬起头,对着他笑了笑,眼睛亮晶晶的,“陆执,我们今天继续练昨天的战术吧?我觉得星际地图的空间锚点,我还可以再熟练一些。”
她第一次没有喊他“V神”,而是直呼他的名字,声音清脆,带着一丝释然。
陆执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突然喊自己的名字,还笑得这么轻松。他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嘴角也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柔和了许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