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有朋自远方来 ...
-
12月10号的寒假眨眼就到,挥别了核医学的期末考试与Dunkin Donut齁甜甜甜圈分享会,我休息一天就要去给某人当地陪了。
“我到你酒店楼下了,等会见?”
“好的” 这不会说话的人!
纽约的小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路面渐渐开始结冰,还好买了双防滑靴,配上大衣,应该不算难看吧。
“Helloooo” 还是这副有点书呆子有点古灵精怪的样子。
“Hello 杰斯”
此人英文名杰斯,也可以叫杰,广州人士,爱堡计算机毕业生,博物馆与艺术爱好者。
“好久没见”
“确实确实,眨眼就大半年了。”没有人提我从爱堡突然跑掉的事情。
“你在纽约怎么样?”
“挺好的,到处乱跑,附近的博物馆除了普林没有开,全去了。耶鲁的那个真是壕气,把别人整面墙搬过来了。”
“啊,这个我记得,行穰贴一几年借过到上博”
...杰斯一路讲美藏中国古书画的来历,虽然我不懂,但难得有个喜欢艺术的朋友。
“喏,MET到了。”我指着大都会博物馆前的大楼梯。
“啊,还是这么大,和上次一样。”
“上次什么时候?”
“就是高一那次,把美国玩了一圈”
“想起来了你说过,你去了黄石那次。你那张大棱镜确实拍得好。”高中的记忆遥远,但那是我们第一次不停地聊天。
MET的大堂一如既往地温暖,Lila Wallace的trust fund让四角的鲜花永远绚丽。
从埃及馆进去,沿着时间从Old kingdoms一路到Hatshepsut的大堂,转弯就是罗马时期的丹铎神庙。
“他们现在还打了灯复原彩色壁画哦,”我试着解说一下。
“啊,很好诶,”杰兴奋拍手的样子有点呆,“我之前下大英的时候,他们罗马那里好像也有!”
再转穿过仓库一样的archive 夹层,就来到了金色射箭女神的大厅。
“这里记得吧?”我问到。
“当然!那个Tiffany玻璃窗。”杰斯怎么知道我喜欢那副玻璃秋景。
“百分百美丽!你看它每一小片都是夹杂着几种颜色的!”我不管不顾开始指点,“之前城市博物馆展Tiffany台灯的时候讲了,是让熔色玻璃起皱做的,而且不止一层嵌在这。你看光影多立体!”
旁边的紫藤景也是我的心头好。
“这是我高二来的时候拍的最后一幅照片,就是这个紫藤!”
“啊,真的是,”杰斯点着头。
好像我们的角色在两个展厅间互换了。
走回中庭上二楼,“中国馆!”我们异口同声。
“哈哈,走着,”我指路。
广胜下寺的药师佛佛会图低垂着眼眸,背后是孝文帝礼佛图,大厅中难得空无一人。
我和杰斯坐在厅中间的长凳上。
“精致,”每次来这里都有种难说的感觉,遗憾不能在原址看见,感叹每个细节的精美。
“是啊,”杰斯沉默一会,“你知道文昭皇后礼佛图在Kansas吗?”
“阿特金斯馆?”
“对。”
“还没去过呢,下次...”我住口了,有什么立场叫人一起去个没有熟人在的大玉米地。
“啊,现在在美国确实可以去了,”杰斯还盯着壁画。
“确实确实,听说三彩罗汉也有两尊在那边。”
我站起来,向仿的苏州园子走去。
杰斯跟上来,“这个和苏州像吗?”
“不太像,地铺得呆呆的,门窗花纹也没什么寓意雕刻,那个大理石也不太出彩,感觉和我们家里的没差。”
“啊,我还没去过呢,最近只到过杭州。”
“下次去可以滴我,那是我奶奶的老家。”这个下次我们都知道近期不会发生,说了倒也无所谓。
“你觉得...”杰斯欲言又止。
“觉得什么?”
“没事,就是觉得都在国外漂了好久。”大概杰斯和文物共情了吧。
“那确实,你暑假后来没回去吗?”
“没。”
“那就是三年了?”我也是三年没回家了。
“对啊,好快。”我们都沉默了。
从印度区的走廊往回走。
“真想念有沙发的日子,”我说。
“你还住在客厅?”
“现在好一点,至少是一个人住客厅了。”上次到爱丁堡看你也住的蛮辛苦的。
“那就好。”
“你们之后的宿舍怎么样?”我问。
“单人间,共享客厅,”杰斯的学校为了2028年奥运会新建了好多楼。
“那太好了,和UCSF一个水准了。”
“你去过?”杰斯问。
“嗯,本科舍友去那边了,”也许是时候去找找散落各地的朋友们。
“你有空...”杰斯停顿了一下。
回到博物馆入口大厅,走出去还是大台阶,雪新积了一层,刚才在馆里没说完的话,和呵出的白气一起,消散在寒冷的空气里。
“接下来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