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咚——”
“咚——”
“咚——”
……
京城内外的寺庙和宫观敲钟三万次为皇帝报丧。
皇帝驾崩,天下缟素,服丧期间举国禁止一切娱乐,游玩,婚嫁等。
紫宸殿内,先皇已停棺入殓,皇后陈氏一袭素色凤袍,眼眸如水,无波无澜。
柔弱纤细的玉手上戴着细长的护甲,张皇后拂过先皇的面颊,堪堪要将他的脸划出一道血痕。
“皇后娘娘,时辰到了,您还得过去主持大局。”小太监德贵站在一旁低眉顺眼。
“小顺子,整理一下。翠珠,扶本宫去太和殿。”陈皇后理了理鬓角,唇角勾起一抹浅笑,明媚又张扬,且势在必得。
大殿之上,文武大臣林立左右,皆满目悲怆肃然。
伴随着太监总管林德庆的一声高喝:“恭迎——皇后娘娘,恭迎——太子殿下!”
一身明黄蟒袍的太子随其母自宣德门进殿,众大臣躬身跪拜。
诚然先帝正逢壮年,猝然离世本就惊疑,如今眼看太子衣着,又有何不明了。
只怕眼下恐是多事之秋,须得万分谨慎,步步为营。
陈皇后进入侧室,太子则立于百官之首。
太子身后,以吏部尚书为首的太子党一派互相使了个眼色。面上不显但心照不宣:“这一步他们走对了。”
自钦天监传来三声钟响后,先帝近侍张德正宣读先帝遗诏:
“大昭崇明三十四年八月廿三日,奉德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子殊明心慧智,德才兼备,有承其先祖之相,命其传朕衣钵,望吾儿一心为民,成就社稷江山。
然念其年仅十七,心智尚未成熟,不宜过度劳累,特令镇国公之子殷明珏为摄政王辅佐监国……
另念张德正伴朕身边三十余年,其心可鉴,特许其衣锦还乡……
钦——此——!”
话音刚落,底下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复杂,尤以太子一党更是当场变了脸色。
然吏部尚书刘祥荣抬首便发现上首几人反应平淡,心念一转便不出一词。
三道圣旨在前,堂下朝臣叩首谢恩。
太子殷殊缓身高坐龙椅之上,冷静含情的眼眸扫视众人。
良久才道:“众爱卿平身。”
随后,朝中议论纷纷,商讨先帝入陵事宜。礼部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太子,不,应为帝殷殊瞥了一眼珠帘流苏后的太后陈氏。抬眼看向右侧下首,座中的摄政王殷明珏。
听着下方的喋喋不休,冷不丁开口问道:“摄政王以为父皇入陵一事应如何进行。”
那人眉目冷峻,修长有力的手指把玩着面前的天青汝玉盏,动作不急不徐,闻言也只是勾起一抹冷笑:
“先帝入陵一事自当由钦天监并礼部一同操办。臣只负责辅佐监国,陛下理应自有判断。”
至巳中时下朝,殷明珏再不执一词,自岿然不动。
……
“王爷。”全林递上一封字条。
上书:明隐寺,廿八日,谢
殷明珏眉梢一挑,将字条放入符水中,静待其化为虚影。敛下双眸,遮住其中神色。
镇国公府马车停在暗处,许久传出一声淡音:“回府。”
随着马车的走远,宫墙角落闪过一道身影,直奔太后居所慈宁殿而去。
同时另一道黑影穿过街巷,绕过守卫,离开上京,远去江南。
……
陈太后回到寝殿,听宫女翠珠传报皇帝正朝此处而来,换上常服后命太子入殿。
殷殊面对陈太后时才显露出孩童的开心与惬意:“儿参见母后,母后万安!”
陈太后忙扶他起身,引至身边坐下:“吾儿辛苦了,娘多备些你喜欢吃的菜!好孩子,切记!母后是为你好,近期切莫被殷明珏抓到把柄,做事干净利落些。”
“儿知晓,不必母后挂怀。”殷殊低下眉眼,未曾让陈太后看清眼底的神色。
“待日后朝堂稳固,娶江太尉之子江枫竹为后,你俩年纪相仿,他又是个优质坤泽。你要做的就是与他打好关系,以便日后巩固自己的地位。”
陈太后眼中的狠戾一闪而过,看向殷殊时满眼慈爱,温和。
“是,儿知晓,母后请用膳。”殷殊眼中复杂,但笑容完美,随意地与陈太后温情上演母子温情。
……
行至东宫一处偏僻小院,听着屋内的欢声笑语,殷殊面无表情。
转身离开之际,手掌微松,落下一缕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