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前言 ...
写前言是我的个人爱好。不出意外以后写的每本书应该都会有。
我给这片区域取名为“杂记”,其实类似于“日记”。但是我这个人比较懒惰,或者说低精力。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打卡”。如果说我必须每天都写一点东西,那可能会让我厌弃文字。
所以“杂记”其实是不每日的记录,兴至而言罢了。
我在大学花了两年时间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不那么合时宜的人,但是有时候我也确实是如同隔壁另外在写的苏东坡一样,有些话在嘴里不说出口就真的“如蝇在食,吐之方快”。
比如说我从前在试衣间说一个室友穿一件衣服像非洲女仆,意思是这件衣服穿在她身上有点丑,建议她不要买,目前我和她的关系说不上势同水火,也可以算是恍若未闻;再比如说前几天跟朋友去岳阳玩,另一个文静的室友向来不怎么拍照,但是我那天的相机里她又实在美丽,我非常急躁想记录她此刻的美丽,偏偏我又是个傻的不会玩相机,大半夜的相机自动挡给我匹配的快门速度很慢,人一动、手一抖,就拍出“魂飞魄散”的意味,我再三嚷嚷“不要动、保持住”,在我的叫嚷之下,一个本来就不喜欢面对镜头的小女孩现在成功恶化成了害怕镜头,所幸我和她并没有因为这事而分道扬镳。
此类事情数不胜数,大学前没意识到我的情商低和不合时宜,让我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的是我的第三位室友同学。她是一位心思细腻敏感到令我发指地步的女孩子。她十分注重别人的感受,在我后来和她的聊天里,我也得知这个女孩子倘若一定要对别人给出自己的评价,那么这话一定是会在嘴里翻来翻去炒个三四遍的。我佩服于她的谨言慎行,在某些时候也曾自我怀疑过自己是否真的该去看看《语言的艺术》。可是我又实在是个太会自洽的人了,没过几天我又安慰自己:刻薄犀利的语言就如同一柄趁手的利刃,击退那些不合适的人,也保护自己身边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我即便最近失去了一个朋友,但是人生的二十年里,我却是实实在在地拥有过那么多朋友。他们有人调侃过我的嘴毒,也有人星星眼看着我说我是他的嘴替。不论怎么说,懂的人自然不会因为你一句酸言而弃你远去。
尽管如此,在三次元肆无忌惮发言的勇气多少还是丧失了一些。但是我确实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所以寻求另一片土地来发朋友圈咯。
写杂记的想法源自我的一位大学老师。这位老师算是我的文学二次启蒙,人送外号“小丸子”是一位很友爱,心态很年轻的老师。她每天在朋友圈更新date,实话说我是很羡慕的,她有一堆学生做读者,读者们透过她的date看老师课堂后的生活:论文、谈心、婚姻、儿女、游玩、沮丧、吃喝……总之,一个人的生活百态。
有一次集体活动的时候某位同学问她:总是觉得生活是在乏味无聊没有意思应该怎么办?
当时老师给了一个方法,是说每天写日记,或者更新朋友圈记录一天中的十个让你觉得开心的事情。然后老师从这天后就以身作则开始行动了。
其实date这个概念是我们的创意写作老师提出的,不曾想写作老师的学生们把date当成作业写了一学期结束,而老师的朋友“小丸子”却实实在在把这个养成了习惯。
我从前也写,发在朋友圈,发在写作群。后来荒废了,如今再次拾起。
就不发朋友圈了,发晋江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这当成我一个人的朋友圈看,欢迎留言,欢迎见解,欢迎问题。
当然,不是每一个问题我都会回答。因为晋江读者群体也很广泛,我也不确定看我碎碎念的人会有哪些人,总之分为三类:比我小的或许新奇我的日子;跟我一样的或许旁观我的文字;大于我的看待后辈发写无意义的牢骚。
不论如何,我坚持写,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这篇的文章权当日记,各位都是看我朋友圈的过客。
欢迎留言!日常看信,随缘回复。[垂耳兔头][垂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前言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