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带枷锁的舞蹈 ...

  •   国贸三期55层的会议室内,落地窗外是北京城的全景。颜旭穿着略显局促的西装,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长青资本的五人团队。桌上的紫檀木算盘与精致的咖啡杯形成奇特对比。
      "颜总,我们理解您对技术研发的坚持。"赵哲将修改后的投资协议推过来,"但完全删除业绩对赌,基金风控委员会不可能通过。"
      颜旭轻轻拨动算珠:"那就换个赌注。"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精心准备的技术路线图:"这是未来三年我们要攻克的五大技术节点:深海万米通信、极端温度自适应、多协议智能转换......"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一位年轻投资经理忍不住插话:"这些技术指标太抽象了,怎么量化?"
      "比营收和利润更容易量化。"颜旭调出测试标准,"每个节点都有明确的性能参数和第三方验证流程。"
      赵哲仔细审视着技术路线图,突然抬头:"如果我理解正确,您是要用技术里程碑替代财务对赌?"
      "没错。"颜旭目光坚定,"如果我们完成这些技术突破,公司的价值自然会被市场认可。如果完不成,说明我们根本不值得投资。"
      谈判持续了整整八小时。
      在关于"深海万米通信"的定义上,双方争执不下。投资团队要求明确"万米"的具体工况参数,颜旭则坚持保留一定的技术探索空间。
      "这样,"颜旭提出折中方案,"我们以当前国际最先进水平为基准,提升30%性能指标作为里程碑。具体技术路径由我们自主决定。"
      午餐是简单的盒饭。趁对方休息时,颜旭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依稀可见的京郊方向。那里有他们的仓库,有正在测试的深海模块。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正在为那些默默无闻的技术探索争取应有的尊严。
      下午的谈判更加艰难。在股权赎回条款上,投资方坚持要对未达成技术里程碑设置惩罚机制。
      "可以。"颜旭出乎意料地爽快,"但如果是因为投资方过度干预研发方向导致里程碑未达成,惩罚条款应该双向适用。"
      赵哲愣住了:"这......不太符合行业惯例。"
      "我们本来就不是常规企业。"颜旭平静回应,"如果要跳舞,就得共同承担踩脚的风险。"
      转折发生在傍晚时分。
      颜旭让李思远从仓库带来了正在测试的深海通信模块。当那个布满接口的金属盒子被放在会议桌上时,投资团队都围了上来。
      "这就是你们要攻克万米通信的底气?"赵哲仔细端详着模块。
      颜旭接通测试设备,屏幕上立即跳出一组数据:"目前深度模拟到3500米,传输稳定性99.97%。每增加1000米,技术难度是指数级上升。"
      一位一直沉默的技术出身的投资合伙人突然开口:"这个散热设计很独特,是你们自己的专利?"
      "是的。"李思远忍不住介绍起来,"我们借鉴了航天热管技术,但做了适应深海环境的改进。"
      看着年轻人眼中闪烁的技术光芒,赵哲若有所思。他示意助手暂停记录,单独邀请颜旭到休息区。
      "颜总,"他递过一杯咖啡,"说实话,我从业十五年,第一次遇到像您这样谈判的创业者。"
      颜旭微笑:"因为大部分创业者是在找钱,而我是在找战友。"
      最终签约时,已是深夜。
      新的投资协议创造性地设置了"技术对赌"条款:旭日科技需要在36个月内完成五大技术里程碑,每完成一个,长青资本释放相应比例的投资款;全部完成则自动触发下一轮融资的优先投资权。
      签约笔放下那一刻,赵哲感慨道:"这份协议,可能会改变硬科技领域的投资逻辑。"
      颜旭轻轻抚过协议上墨迹未干的签名:"这只是开始。"
      回程的车上,李芸忍不住问:"颜总,您为什么不坚持完全删除对赌条款?"
      "资本总要有个抓手。"颜旭望着窗外的流光溢彩,"我选择给自己戴上技术的枷锁,至少这个枷锁能让我们继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仓库里,团队都在等待消息。当颜旭宣布谈判结果时,周教授激动地拍案:"好!这个'技术对赌'是个创举!既尊重了研发规律,又给了资本参与的理由。"
      李思远更关心具体内容:"颜总,那个万米通信的指标......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正因为它很难,才值得我们去追求。"颜旭从包里取出深海模块的测试数据,"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对赌,我们大可以选些容易的目标。"
      夜深人静时,颜旭独自在仓库里整理谈判资料。那架紫檀木算盘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算珠上还留着谈判时紧张的手汗。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们要在资本的注视下完成一场高难度的舞蹈——既要保持技术探索的自由,又要兑现对投资人的承诺。
      但这一次,他主动选择的枷锁,反而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这条技术主导的融资之路,正是他理想中科技企业应该走的路。
      窗外,一轮新月升起。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带着资本的助力,却依然紧握着技术的罗盘。
      黄浦江上游轮的汽笛声穿过细雨,飘进外滩华尔道夫酒店顶层套房的落地窗。颜旭站在窗前,看着江对岸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在雨幕中若隐若现,手中的紫檀木算盘被无意识地拨动着,发出细碎的声响。
      "颜总,克虏伯集团的亚洲总裁施密特先生到了。"李芸轻声提醒,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颜旭转身,看见一位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德国老人走进来,身后跟着两名助理。老人穿着剪裁考究的深蓝色西装,袖扣上克虏伯的标志在灯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施密特先生,没想到您会亲自来。"颜旭用流利的英语说道,目光扫过对方伸出的手——指节粗大,虎口处有长期握工具留下的茧子。
      "对于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一向亲自见面。"施密特的中文带着德语腔调,却意外地标准。他在沙发上坐下,双腿并拢,姿态如同一台精密仪器,"我们在慕尼黑总部研究了你们在矿山和港口的项目报告,令人印象深刻。"
      助理打开投影仪,墙上立即出现全球工业网关市场的分析图。克虏伯的红色图标遍布欧美,却在亚洲市场明显萎缩,特别是在中国——那里几乎被通天集团的蓝色完全覆盖。
      "我们注意到,"施密特的手指轻点桌面,"通天集团正在用低价策略挤压所有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但他们的产品,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他微微摇头,"不如你们。"
      会议室里的空气突然变得炙热。
      李芸忍不住低声对颜旭说:"颜总,这是打开全球市场的机会!"
      连一向稳重的周教授也难掩兴奋:"克虏伯在重工业领域积累了一百多年的经验,如果能合作......"
      施密特适时递上一份合作草案:"我们计划联合开发面向全球的下一代工业网关。克虏伯提供品牌、渠道和部分核心技术,你们负责适应亚洲复杂工况的定制化开发。"
      颜旭缓缓翻开草案。条款优厚得令人难以置信:前期研发经费五百万欧元,产品上市后按销售额分成,克虏伯还承诺帮助旭日科技通过欧盟认证。
      但当他翻到附件时,手指突然停住了。
      "所有的知识产权,归克虏伯所有?"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房间安静下来。
      施密特面不改色:"这是行业惯例。我们投入品牌和渠道,理应拥有最终产品的知识产权。"
      颜旭合上文件,目光扫过自己团队成员兴奋的脸,最后定格在施密特身上:"合作结束后,我们的名字,是出现在合作伙伴栏,还是供应商栏?"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人的热情。
      施密特微微皱眉:"颜总,您应该明白,以克虏伯的品牌影响力......"
      "我明白。"颜旭打断他,"所以更要说清楚。我们是技术合作伙伴,还是代工厂?"
      一位德国助理忍不住插话:"以贵公司的规模,能成为克虏伯的供应商已经是......"
      "汉斯!"施密特制止了助理,转而露出理解的微笑,"颜总的顾虑我明白。但在商业世界里,话语权需要实力支撑。"
      颜旭走到窗前,雨中的外滩建筑群仿佛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他想起这些殖民时期的老建筑,曾经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真正的主人,永远是掌握核心价值的人。
      "三年前,"颜旭突然开口,"我们在山西煤矿做过一个项目。矿上用了某国际品牌的通信系统,但在井下总是失灵。最后发现,是对方完全不了解中国煤矿的特殊工况。"
      他转身面对施密特:"你们看中我们的,不正是这种对本地复杂环境的理解能力吗?如果只是想要个代工厂,深圳有大把选择。"
      施密特沉默片刻,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新文件:"如果你们坚持,我们可以修改知识产权条款——共同拥有专利,但克虏伯享有除中国外的独家使用权。"
      这个让步让团队再次骚动起来。
      颜旭却注意到一个细节:"为什么排除中国?"
      "因为,"施密特意味深长地笑了,"通天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统治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我们更看好东南亚和东欧市场。"
      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江面上。颜旭手中的算盘发出清脆的归位声。
      "给我们三天时间考虑。"他说,"毕竟,选择合作伙伴就像选择婚姻对象,不能只看聘礼多少。"
      送走德国人后,团队陷入激烈争论。李芸计算着合作带来的财务收益,周教授分析着技术提升的空间,只有颜旭沉默地看着江面。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场危险的博弈。与虎谋皮,既要借虎威,又要防虎口。而他的问题,已经为这场博弈定下了基调——他们要的,不是依附,而是并肩。
      克虏伯集团中国总部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德方新送来的合作协议摊开在红木会议桌上,像一份精心设计的陷阱。颜旭的手指在"知识产权共享"条款上停顿,那里用极小的字体标注着补充说明:需开放所有底层代码及接口协议。
      "这是行业标准做法。"克虏伯的法务总监推了推金丝眼镜,"没有完整的代码访问权限,我们无法确保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稳定性。"
      李芸急切地翻到财务条款部分:"可是独家代理权意味着我们未来所有类似产品,都只能通过克虏伯销售。这等于把我们自己的销售渠道......"
      "这正是合作的价值所在。"市场总监打断她,"借助克虏伯的全球网络,你们的产品可以立即进入五十多个国家。"
      周教授眉头紧锁:"那品牌展示呢?草案要求我们的logo大小不能超过克虏伯标志的三分之一。"
      "品牌认知需要时间培育。"德方代表微笑,"等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自然可以调整。"
      团队内部爆发了激烈争论。回到临时租用的酒店套房,李芸第一个忍不住:"颜总,虽然条件苛刻,但前期研发经费足够我们支撑两年!"
      "而且能学习国际巨头的技术标准。"年轻的工程师王磊补充,"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机会。"
      只有周教授保持沉默,不停地翻看着协议附件。
      颜旭走到窗边,看着浦东林立的写字楼。每一栋玻璃幕墙背后,可能都在上演类似的谈判——中国技术企业用市场换技术,用劳动力换机会。
      "你们还记得'光华机床'吗?"周教授突然开口,"二十年前,他们和德国企业合作,条件跟今天几乎一样。现在,'光华'成了那家德企的代工厂,自己的品牌早就消失了。"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李芸争辩道:"但时代不同了!我们有自主技术......"
      "正因为我们有自主技术,才更不能轻易交出去。"颜旭转身,声音低沉,"开放底层代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克虏伯可以轻易复制我们的技术,稍作修改就能推出竞品。"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昆仑"协议的架构图:"看这里,我们独创的多层加密机制。如果开放源代码,这个核心优势就荡然无存。"
      更深的危机在当晚浮现。
      颜旭独自在酒店房间研究合同时,发现了一个隐藏极深的条款:合作期间,旭日科技不得独立研发与合作产品构成竞争关系的技术。
      这时,施密特打来电话:"颜总,听说你们有些顾虑?"
      "施密特先生,"颜旭直接发问,"这个竞业限制条款,是否意味着未来五年内我们不能开发自己的高端网关?"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这是为了保证合作的纯粹性。"
      挂断电话后,颜旭感到一阵寒意。这不是合作,这是收购的前奏——用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发展的权利。
      深夜两点,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疲惫与挣扎。
      "我计算过,"李芸展示着财务报表,"接受合作,明年我们的营收可以突破一亿。拒绝的话,靠现有业务最多做到三千万。"
      王磊红着眼睛:"我大学同学在克虏伯德国总部,他说这种合作确实能学到很多......"
      "然后呢?"周教授突然拍案而起,"学成之后永远当二等公民?"
      老人激动地指着窗外:"看看这些高楼大厦!多少中国企业用市场换技术,换到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没留下!"
      颜旭始终沉默,手中的算珠无声滑动。他理解团队的矛盾——李芸要考虑公司生存,王磊渴望技术进步,周教授担忧民族品牌的命运。
      而他自己,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备受煎熬。
      凌晨四点,团队成员陆续回房休息。颜旭独自留在客厅,一遍遍翻阅着合同。在某一页的页脚,他发现了一个几乎看不清的水印——那是克虏伯集团的座右铭:"质量源于控制"。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他。所有的优厚条件,所有的美好承诺,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的:控制。控制技术,控制市场,控制未来发展的方向。
      窗外,东方渐白。颜旭站在落地窗前,看着这座苏醒的城市。他知道,在这个清晨,无数中国企业家可能正在面临类似的选择——是屈从于现实的压力,还是坚守自主发展的梦想?
      手机响起,是施密特的短信:"颜总,董事会愿意再提高5%的分成比例。"
      这份"慷慨",反而让颜旭下定了决心。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他在团队成员疑惑的目光中,拨通了施密特的电话:"感谢克虏伯的厚爱,但我们不能签署这份协议。"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然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颜总,你会后悔的。"
      挂断电话,颜旭看着团队成员复杂的表情,轻声说:"如果我们今天跪着赚钱,明天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克虏伯中国总部顶层的旋转餐厅里,黄浦江的夜景在脚下缓缓流转。水晶吊灯的光芒照在鎏金餐具上,折射出令人眩晕的光晕。施密特坐在主位,嘴角带着胜券在握的微笑。
      "这是最终版的合作协议。"他将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推过餐桌,"董事会特别批准,将分成比例提高到20%,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优厚条件。"
      颜旭没有碰那份文件。他目光平静地扫过餐桌两侧——右边是克虏伯的高管团队,左边是自己的核心成员。李芸紧张地捏着餐巾,王磊眼中闪着渴望的光,只有周教授低着头,专注地研究着菜单上的德文说明。
      "在签字之前,"颜旭的声音打破沉默,"我想确认最后一个问题。"
      他打开合作协议的附件,指向那个经过多次修改却始终存在的条款:"关于未来五年内,旭日科技不得研发竞争性产品的约定......"
      施密特优雅地切着牛排:"颜总,这很正常。克虏伯投入资源帮助你们成长,自然不希望培养出竞争对手。"
      "我理解。"颜旭放下刀叉,"但如果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已经立项的深海通信项目呢?"
      餐桌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转折在甜点时刻到来。当服务生推着精致的甜品车过来时,颜旭突然站起身:"施密特先生,感谢您的盛情款待。但是很遗憾,我们不能签署这份协议。"
      银质餐勺掉落在瓷盘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李芸猛地抓住颜旭的手臂:"颜总,您再考虑一下!"
      王磊几乎要哭出来:"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啊!"
      施密特缓缓放下餐巾,脸色阴沉:"颜总,您知道拒绝克虏伯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颜旭平静地环视众人,"意味着我们将失去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能永远无法进入全球市场。"
      他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璀璨的夜景:"但是,我们可以是伙伴,不能是附庸。旭日科技可以失败,但不能失去定义自己产品的权利。"
      施密特冷笑一声:"在商业世界里,实力决定话语权。以贵公司的规模,谈自主权未免太天真了。"
      "也许吧。"颜旭转身,目光坚定,"但我们宁愿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也不愿做他人棋盘上的棋子。"
      回程的车上,死一般的寂静。
      李芸终于忍不住爆发:"颜总,您太冲动了!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公司损失多少吗?"
      王磊红着眼睛:"我的同学都在外企,就我在创业公司。本以为这次......"
      周教授始终沉默,直到车子停在酒店门口,他才轻声说:"我支持颜总的决定。"
      当晚的团队会议上,矛盾彻底爆发。
      "没有克虏伯的帮助,我们凭什么和通天集团斗?"李芸摔着财务报表,"下个季度的资金链就要出问题了!"
      王磊拿出辞职信:"颜总,对不起。我收到西门子的offer,他们愿意送我去德国培训。"
      紧接着,另外两名核心工程师也站了起来。
      颜旭静静地听着,没有挽留。当会议室只剩下他、周教授和几个年轻工程师时,他在白板上写下:"今日之屈膝,换不来明日之尊重。"
      深夜,颜旭独自走在浦东空旷的街道上。
      高耸的写字楼像一座座墓碑,埋葬着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他想起五年前创业时的豪情壮志,想起团队通宵攻关的日日夜夜,想起客户那句"你们的东西扎实"的认可。
      手机震动,是赵振业发来的短信:"听说你拒绝了克虏伯?有骨气!"
      他苦笑着收起手机。骨气不能当饭吃,但他相信,尊严比面包更重要。
      回到酒店,他发现周教授等在门口。老人递给他一个保温杯:"喝点热茶。"
      "老师,我是不是太固执了?"
      周教授望着远处的灯火:"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工业总是受制于人吗?不是因为技术差,而是因为太多人选择了捷径。"
      他拍拍颜旭的肩膀:"你今天的选择,可能会让公司多走十年弯路。但这十年,走的是我们自己的路。"
      第二天清晨,颜旭在酒店餐厅遇到正要离开的王磊。年轻人低着头:"颜总,我......"
      "不用道歉。"颜旭递给他一个U盘,"这里面是你参与研发的所有技术资料,带着它去德国好好学习。"
      王磊愣住了:"这......这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啊!"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颜旭微笑,"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个有尊严的工程师。"
      望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颜旭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注定要经历无数这样的离别与抉择。
      但他更知道,有些底线一旦突破,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而这条路,终将带领他们走向真正的强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