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炼丹房的技术入股 ...
-
月色如水,却洗不去赵长老眉宇间那化不开的愁云。
曾几何时,他执掌的丹房是青云宗最炙手可热、弟子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之一。哪个修士能离得开丹药?修炼需聚气丹,突破需破障丹,疗伤需回春丹……丹房弟子走出去,哪个不是昂首挺胸,自带一股药香般的傲气?
可自从内门出了个林枫,一切都变了。
先是那“林枫牌”聚气丹横空出世,药效更强,价格更低,靠着那什么“标准化流水线”和诡异的效率,硬生生抢走了丹房大半的低阶丹药市场。紧接着,贡献点系统推行,弟子们获取资源的途径多样化,对丹房的依赖进一步降低。更雪上加霜的是,内门“战力排行榜”逼得弟子们疯狂内卷,消耗巨大,可他们宁愿把贡献点攒着去换林枫平台的“状态加成符”或是兑换灵石,也不愿再来丹房购买价格“虚高”的传统丹药。
丹房的订单量断崖式下跌,仓库里积压的丹药越来越多,灵石入不敷出。以往门庭若市的丹房大殿,如今变得门可罗雀,只剩下几个忠实的老主顾和需要特定高阶丹药的弟子偶尔光顾。丹房弟子们的月俸一减再减,怨声载道,连带着看他这个长老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幽怨。
赵长老试过降价,可成本摆在那里,再降就要亏本。他也试过提高丹药品质,但传统炼丹方式耗时耗力,成功率也无法保证,根本无力与林枫那恐怖的成本控制和稳定性竞争。
他感觉自己就像个抱着金饭碗饿肚子的乞丐,空有满腹丹道学识和一手不错的炼丹术,却被时代无情地抛弃了。
挣扎了数月,眼见丹房就要沦落到需要宗门拨款救济的境地,赵长老终于坐不住了。这张老脸,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放下。
于是,在这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他独自一人,踏着清冷的月光,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云隐峰,林枫的洞府之外。
洞府禁制感应到有人靠近,泛起淡淡涟漪。赵长老站在门前,犹豫了许久,那只抬起准备叩门的手,几次放下又抬起。往日的傲慢与如今的窘迫在脑中激烈交战,最终,对丹房未来的担忧压倒了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轻轻叩响了石门。
“笃笃笃”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片刻后,石门无声滑开。林枫似乎并未休息,洞府内还亮着灵光灯,他正伏案研究着一份复杂的阵图。见到门外的赵长老,林枫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
“赵长老?您这是……”林枫连忙起身相迎,语气恭敬中带着疑惑,“深夜到访,可是有急事?”
赵长老看着林枫那“无辜”且“年轻”的脸庞,老脸一阵发烫,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半晌,才用一种干涩、几乎是挤出来的声音说道:
“林师……不,林大师兄……”这个称呼让他嘴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下去,“老夫……老夫此番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林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热情地将赵长老请进洞府,奉上灵茶:“长老言重了,您是长辈,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赵长老捧着那杯温热的灵茶,却感觉如同捧着烧红的烙铁。他避开林枫的目光,盯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声音低沉而艰难:
“大师兄……您那个‘林枫牌’丹药……不知……不知能否给我们丹房……也授权生产?”
他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仿佛瞬间被抽干了力气,肩膀都垮了下去,脸上火辣辣的。
“我们丹房……快……快揭不开锅了。”
林枫看着眼前这位曾经眼高于顶、如今却低眉顺眼前来求援的丹房长老,心中并无多少意外,反而有种“终于等到你”的从容。他没有立刻回答授权的问题,而是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露出了那种让赵长老心里发毛的、充满“科学”光芒的笑容。
“授权?当然可以。”林枫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赵长老,简单的授权生产,不过是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您难道想永远跟在我后面,模仿我的丹方,然后被我下一个更新的产品再次淘汰吗?”
赵长老闻言,心头一紧,刚升起的一点希望又沉了下去:“那……大师兄的意思是?”
林枫站起身,走到洞府一侧悬挂的一幅巨大的、描绘着复杂机械与符文结合的草图前——那是他闲暇时勾画的“自动化生产”概念图。他手指轻点草图,目光灼灼地看向赵长老:
“我们要合作的,不是简单的丹方授权,而是技术升级,是生产关系的革新!我们要在丹房,推行 ‘标准化炼丹流水线’ !”
“标……标准化?流水线?”赵长老听着这陌生的词汇,一脸茫然。
“没错!”林枫拿起一枚空白玉简,一边快速刻画,一边解释道,“传统的炼丹,从处理材料到控火凝丹,全凭丹师一人经验和手感,成功率不稳定,效率低下,且极度依赖个人技艺,难以规模化。这就好比……一个匠人亲手打磨一件艺术品,费时费力,无法普及。”
他在玉简上勾勒出清晰的流程图:
“而‘标准化流水线’,就是将炼丹这个过程,拆解成若干个标准化的工序模块。”
他指着第一模块:“第一道工序:材料预处理中心。”
“不再由丹师亲自挑选、清洗、切割。我们设立专门的岗位,使用统一的工具和标准,对药材进行精确分拣、清洗、炮制、切割成标准尺寸和分量!确保每一份投入的原材料,品质和药性都高度一致!”
“啊?”赵长老愣住了,材料处理可是丹师的基本功,这也能分开?
林枫不管他的惊讶,指向第二模块:“第二道工序:精确控火组。”
“不再依赖丹师个人对火候的微妙感知!我们设计标准化的‘控火阵盘’,内嵌多种丹药的‘最佳火候曲线’!操作弟子只需根据丹药种类,启动对应阵盘,输入标准灵力,阵盘便会自动调节火力大小、文武转换时机,确保火候分毫不差!”
“这……这怎么可能?!”赵长老失声叫道,火候是炼丹的灵魂,岂是死板的阵盘可以替代的?
林枫依旧不理会,指向第三、第四模块:“第三道:凝丹塑形组。在特定时间点,投入标准分量的辅料,由经过统一训练的弟子,施展标准化的‘凝丹诀’和‘塑形手印’。”
“第四道:质检与包装组。炼制完成的丹药,由专人负责检测成色、杂质含量,进行分级,然后统一包装,打上‘青云丹房’与‘林枫监制’的联合标识。”
他最后在玉简中央画了一个箭头,将所有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如此一来,炼丹不再是某个丹师独立完成的神秘艺术,而是一条分工明确、标准清晰、协同作业的工业化生产线!”
林枫放下玉简,看向目瞪口呆、仿佛世界观受到核爆冲击的赵长老,语气充满了诱惑力:
“赵长老,您想想,这样一来会是什么效果?”
“炼丹成功率将大幅提升! 因为每个环节都标准化了,人为失误降到最低!”
“效率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一个丹师一天或许只能炼一两炉,但在流水线上,一个弟子负责一个环节,整体产出将是以前的数倍甚至十数倍!”
“对丹师个人技术的依赖大大降低! 普通弟子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岗,您可以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复杂的高阶丹药研发和品质把控上!”
“成本将急剧下降! 效率提升、损耗降低、对高阶丹师依赖减少,意味着我们的丹药,可以有更大的降价空间,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赵长老张着嘴,看着玉简上那清晰得冷酷的流程图,脑子里嗡嗡作响。他本能地想反驳,想斥责这是对丹道的亵渎,是将充满灵性的炼丹变成了毫无美感的机械重复!
但是……林枫描绘的那个前景,那个“成功率大幅提升”、“效率几何增长”、“成本急剧下降”的未来,像魔鬼的低语,不断冲击着他固守了上百年的认知壁垒。
他仿佛看到,积压的丹药被一扫而空,灵石如流水般涌入丹房,弟子们重新焕发活力……而这一切,只需要他点头,接受这套……这套“邪门”的流水线?
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林枫看着他挣扎的神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微笑着抛出了最后一根稻草:
“长老,时代变了。拥抱变化,才能引领潮流。是用这套方法让丹房重现辉煌,还是抱着传统慢慢凋零……选择权,在您手中。”
赵长老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他死死盯着林枫,又看了看那枚仿佛蕴含着魔力的玉简,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困兽般的低吼,最终,艰难地、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好……就依大师兄所言!这‘标准化流水线’……我们丹房,干了!”
决定做出后,丹房的变革在林枫的亲自指导和赵长老的咬牙推行下,雷厉风行地展开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怀疑、抵触乃至暗中的咒骂。
丹房的资深弟子们,尤其是那些以自身炼丹手艺为傲的,对此嗤之以鼻。
“胡闹!炼丹乃是感悟天地灵机,调和阴阳五行之妙术!岂能如凡间铁匠铺般分工劳作?”
“让我去专门切药?我可是能独立炼制‘清心丹’的丹师!”
“那控火阵盘死板僵硬,毫无灵性,炼出的丹药能有什么品质?”
怨声载道,阳奉阴违者不在少数。
然而,林枫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接受培训,上岗;要么离开丹房,去外门或者另谋高就。在贡献点系统和现实生存压力下,大部分弟子最终还是屈服了,抱着“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的心态,不情不愿地走上了流水线的各个岗位。
磨合期的混乱与初现的曙光
最初的几天,丹房内可谓鸡飞狗跳。
负责材料预处理的弟子,手忙脚乱,不是分量称错,就是切割不匀,导致后方工序频频中断。
控火组的弟子对着那复杂的阵盘面板手足无措,偶尔操作失误,差点炸炉。
凝丹塑形的弟子,施展标准手印如同提线木偶,僵硬无比,成功率惨不忍睹。
赵长老看着仓库里多出来的一堆堆形状怪异、色泽黯淡的“废丹”,心疼得直抽抽,好几次差点忍不住叫停。
但林枫却稳如泰山,不断根据反馈调整工序细节,优化阵盘逻辑,加强人员培训。他将现代工业中的“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引入了丹房管理。
奇迹在坚持中诞生
半个月后,当所有弟子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岗位,当流水线的运转变得顺畅起来时,惊人的变化开始显现!
首先是稳定性。
由于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人为的随意性和失误率急剧下降。原本十炉丹药可能成功三四炉就不错了,现在,流水线上的成丹率稳定在了八成以上!废丹率从以前的三四成,降到了不足一成!
其次是效率。
一位资深丹师,精心准备一炉“聚气丹”,从处理材料到开炉取丹,至少需要两个时辰。而在流水线上,材料预处理中心源源不断地供应标准材料,控火阵盘稳定运行,凝丹组无缝衔接……平均每半个时辰,就有一炉品质稳定的“聚气丹”从流水线末端产出!
效率提升了整整四倍!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效率并非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由于火候精准、材料标准、手法统一,炼制出的“聚气丹”不仅药效丝毫不逊于资深丹师的手工制品,而且品质极其稳定,每一颗都几乎一模一样,杂质含量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丹房仓库里积压的原材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瓶瓶贴着“青云丹房-林枫监制”标签、品质如一的新鲜丹药。
那些曾经抵触最激烈的资深弟子,看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景象,看着那源源不断产出的、品质无可挑剔的丹药,全都沉默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手艺,在冰冷的效率和稳定的品质面前,似乎失去了大部分光彩。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隐约的恐惧感笼罩了他们——难道,自己苦修多年的技艺,真的要被这“铁疙瘩”和“死流程”取代了吗?
赵长老抚摸着一条刚下线的、还带着余温的“聚气丹”,手微微颤抖。他感受着其中精纯而稳定的药力,再看看那恐怖的生产速度,心中百感交集。震惊、欣喜、茫然,还有一丝作为传统丹师的悲凉。
他抬头看向身边负手而立、面带微笑的林枫,声音干涩地问道:
“大师兄……这,这便是‘科学’的力量吗?”
林枫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毋庸置疑的力量:
“没错,长老。这便是将复杂过程分解、标准化、流程化后带来的必然结果。它不依赖于某个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建立在严谨的逻辑和可复制的规范之上。”
他顿了顿,看向那些神色复杂的丹房弟子,声音传遍整个改造后的丹房:
“诸位的个人技艺和丹道理解,并非无用武之地。未来,你们可以将精力从重复的低阶丹药炼制中解放出来,去钻研更复杂的丹方,去挑战更高阶的丹药,去优化和完善这条流水线本身!这才是你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一番话,既肯定了变革的成果,又给迷茫的弟子们指明了新的方向。
丹房内,鸦雀无声。只有控火阵盘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丹药落入玉瓶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在奏响一曲属于新时代的、高效而冷酷的乐章。
炼丹效率的暴增,已成定局。丹房的命运,乃至青云宗丹药领域的格局,都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炼丹效率的暴增,带来了堆积如山的优质丹药,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将这些丹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并让丹房乃至宗门真正从这场变革中获益。
这一次,不用赵长老再上门,林枫便主动带着一份早已拟好的玉简契约,来到了焕然一新的丹房。
赵长老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大师兄”,心情复杂无比。既有对流水线带来的惊人效率的叹服,也有对自身权威被挑战、丹道传统被颠覆的隐忧,更有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林大师兄,丹药是炼出来了,可这销路……”赵长老搓着手,有些担忧。虽然丹药品质极佳,但市场已经被林枫平台的低价丹药和贡献点系统分流大半,他担心仓廪实而不知如何变现。
林枫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玉简推到赵长老面前:“赵长老不必忧心,销路问题,包在我身上。今日前来,正是要与丹房敲定合作细节,签署这份 《青云丹房与林枫平台深度合作协议》。”
赵长老神识沉入玉简,仔细阅读起来。条款清晰,权责分明:
核心内容:技术入股与利润分成
技术授权与指导:林枫向青云丹房永久性授权“标准化炼丹流水线”全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工序设计、控火阵盘图纸、标准化手印等),并负责后续的技术升级指导。
生产与品牌:丹房负责依据林枫提供的技术标准和品控要求,生产所有“林枫牌”丹药。成品丹药使用联合标识——“青云宗丹房荣誉出品”与“林枫大师兄技术监制”并列。
利润分成:所有通过林枫平台及关联渠道销售的“林枫牌”丹药,所得净利润(扣除原材料、人工、能耗等成本后),按照林枫占三成,丹房占七成的比例进行分配。
独立经营权:丹房仍保留独立炼制和销售非“林枫牌”传统丹药的权利,但需遵守平台统一的定价和品质监管。
看到“林枫占三成”时,赵长老眼皮跳了跳。三成利润,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当他看到林枫承诺负责“全部销路”以及那恐怖的生产效率可能带来的总利润时,这丝肉痛又被对未来的巨大憧憬压了下去。没有林枫的技术和渠道,丹房可能连这三成都赚不到!
“这……大师兄,三成是否……”赵长老还想挣扎一下。
林枫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说:“赵长老,我提供的,可是核心技术和全渠道销售。没有我这三成,丹房这七成,可能只是镜花水月。更何况,有了稳定的分成,我才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丹房优化技术、开拓市场,这可是长期的好处。”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协议期内,丹房弟子若在使用流水线过程中有技术创新,经平台认定,还可获得额外贡献点奖励,并享受该技术推广后的分成。”
软硬兼施,既点明利害,又给了甜头。
赵长老沉默片刻,长叹一声:“罢了!就依大师兄!老夫……代表丹房,签了!”
协议达成,灵光一闪,契约生效。
品牌效应的威力
合作协议签署后,林枫立刻调动平台资源,开始了全方位的宣传轰炸。
最新一期《青云八卦周刊》头版头条:“重磅!‘林枫牌’丹药全面升级,青云丹房倾力打造,品质保障再上新台阶!”
文章详细介绍了“标准化流水线”如何确保每一颗丹药的品质如一,强调了“青云丹房百年底蕴”与“林枫大师兄创新技术”的强强联合。
平台首页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青云丹房&林枫大师兄联名丹药专区”的横幅。所有“林枫牌”丹药的包装,都换上了新的标识——左侧是古朴的丹炉与“青云丹房”篆印,右侧是简洁的算盘符文与“林枫监制”字样,传统与“科学”的气息诡异而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林枫更是亲自上阵,在平台发布了一段用留影阵法录制的“宣传片”,展示了丹房流水线高效、整洁、标准化的生产场景,并重点突出了“品质稳定”、“杂质率低于千分之三”等数据化卖点。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青云丹房荣誉出品”?那可是老字号了!底蕴深厚,值得信赖!
“林枫大师兄技术监制”?那可是科学修仙的保证!效果和稳定性没得说!
两者结合,简直是双重保险!
之前一些对“林枫牌”丹药来源抱有疑虑,或者偏爱传统丹房品牌的弟子(尤其是些念旧的长老和资深弟子),立刻放下了戒心,纷纷涌入平台下单。
而林枫平台原有的用户,看到品质再次提升、且有丹房背书的丹药,购买热情也更加高涨。
丹房的订单,如同雪片般从平台飞来,瞬间塞满了刚刚适应流水线节奏的丹房。仓库里堆积的丹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清空,灵石和贡献点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丹房的账户。
赵长老看着账面上那久违的、并且远超从前的收入数字,看着丹房弟子们因为收入增加而重新焕发的笑脸,再看着那代表着丹房与林枫深度捆绑的联合标识,心中最后那点不甘和别扭,也终于被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丹房重现的生机所冲淡。
他抚摸着新送来的、印着联合标识的丹药玉瓶,感慨万千:
“有时候,思路真的比技术更重要。放下身段,拥抱变化,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此,林枫不仅用“标准化流水线”改造了丹房的生产方式,更通过一份分成协议和一个联合品牌,将丹房这个曾经的“潜在对手”和“顽固堡垒”,彻底绑上了自己的战车,成为了他商业帝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丹房内,灯火通明。
不再是往日里丹师们各自为战、凭感觉控火的玄奥氛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井然有序、近乎机械般精准的繁忙。流水线平稳运转,弟子们各司其职,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焦糊或药香驳杂的气味,而是纯净、稳定的丹药清香。
赵长老没有像往常一样待在专属的丹室里钻研高深丹方,而是背着手,缓缓行走在流水线的各个工序之间。他的目光掠过那些专注切药、调控阵盘、施展标准凝丹诀的弟子们,掠过那一排排刚刚下线、贴着崭新联合标识的玉瓶,最终落在仓库角落里,那几箱被刻意保留下来、蒙着些许灰尘的“传统丹药”上。
那是丹房过往的荣耀,也是他坚守了百年的骄傲。可如今,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产出的、品质如一的新丹相比,那些丹药显得那么……“手工”和“不确定”。
一位相熟的长老(器堂长老)来访,看到这景象,不由得啧啧称奇:“赵老鬼,你这丹房……真是大变样了啊!听说现在日进斗金?”
赵长老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着,将这位老友带到仓库那几箱传统丹药前,又指了指流水线末端那堆积如山的“联名款”聚气丹。
“老伙计,你看。”赵长老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些,是老夫按古法,耗费心神,一炉一炉亲手炼制的。十炉成三四炉,便算不错。而这些……”他指向那堆新丹,“是那些入门不过数年的弟子,按照林枫那小子设定的‘流程’,像搭积木一样‘组装’出来的。成丹率稳定八成以上,日产百炉,品质如一。”
器堂长老瞪大了眼睛,他虽然听闻丹房变化,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数据,依旧震撼不已。
赵长老长长地、仿佛要将胸中积郁尽数呼出般,叹了口气。他抬起手,指尖拂过传统丹药粗糙的瓶身,又轻轻触碰新丹光滑冰凉的玉瓶,仿佛在触摸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老夫钻研丹道一百三十七载,”他缓缓开口,眼神有些恍惚,“自认得了其中三昧,火候、药性、君臣佐使,无不如指掌。门下弟子,也皆以能独立炼成一炉好丹为荣。老夫曾以为,丹道之精髓,便在于这‘匠心独运’,在于这‘妙手偶得’。”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苦涩又带着几分释然的笑容。
“可林枫这小子……他来了。他不跟你讲火候的微妙,不跟你谈药性的相生相克。他跟你讲‘标准化’,讲‘流水线’,讲‘产能’和‘良品率’。”
“他把我这一百多年引以为傲的东西……解构了。”赵长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像拆解一个复杂的阵法一样,把炼丹这个过程,拆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步骤’和‘参数’。”
“一开始,老夫恨啊,觉得这是离经叛道,是对丹道的亵渎!”他的语气激动起来,但随即又迅速低落下去,“可是……你看看现在……”
他指着那高效运转的流水线,指着账面上丰厚的收入,指着丹房弟子们虽然失去了部分“个性”却更加稳定和富足的生活。
“他错了么?”赵长老像是在问器堂长老,又像是在问自己,“他用这套法子,让更多弟子用上了更好、更便宜的丹药,让丹房起死回生,甚至……让宗门整体实力都在受益。”
他摇了摇头,脸上那种属于传统丹道大师的孤高与固执,终于在铁一般的事实和洪流般的时代趋势面前,彻底消散,化作一声充满无尽感慨的长叹:
“有时候啊,思路真的比技术更重要。”
“闭门造车,固步自封,便是守着金山银山,也只能饿死。林枫此子……他看的,不是一炉丹的成败,他看的是整个炼丹行业的‘天道’啊。”
“老夫……服了。”最后两个字,轻飘飘的,却重若千钧。代表着一位传统领域权威的彻底低头,也标志着“科学修仙”的理念,在一个最顽固的堡垒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器堂长老看着老友那仿佛一瞬间苍老了些,却又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的神情,默然无语。他望向云隐峰的方向,心中对那位年轻大师兄的评价,不禁又拔高了几分。
能让赵老鬼这等顽固之人心服口服地说出“服了”二字,林枫此子,手段当真通天。
而此刻,远在云隐峰的林枫,正看着平台上丹房板块激增的订单和分成收入,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赵长老已经成功转型为‘林枫算法’在丹道领域的优秀执行者了。下一个,该轮到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