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返京的官道上,秋意已浓。
马车里,高舒沅靠着扈啸如小憩。连日的颠簸让她有些憔悴,他不动声色地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
"还有三日就到京城了。"他翻着军报,指尖在她发间轻梳。
她迷迷糊糊应了一声,忽然觉得恶心,急忙探身出去干呕。这些天她一直不适,但不想耽误行程。
扈啸如立即放下军报,轻拍她的背:"怎么回事?"
"可能是晕车..."她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反胃。
他眉头紧锁,突然朝外吩咐:"停车,传随行太医。"
太医诊脉时,扈啸如一直握着她的手。当年在千军万马前都不曾动容的摄政王,此刻竟有些紧张。
"恭喜王爷!"太医满脸喜色,"王妃这是喜脉啊,已近两月了!"
车内一片寂静。高舒沅怔怔地抚上小腹,那里竟已孕育着一个生命。她想起在金陵的那些缠绵夜晚,想起他总爱把手贴在她腹间入睡......
"当真?"扈啸如的声音有些沙哑。
"千真万确!只是王妃舟车劳顿,需要好生静养。"
他沉默片刻,突然将她紧紧拥入怀中。这个拥抱带着不容错辨的颤抖,像是拥住了失而复得的珍宝。
当夜,他们在驿馆歇下。他执意要亲自照顾她,连喂药都不假人手。
"王爷不必如此..."她看着他笨拙地吹凉汤药的样子,心头酸软。
他舀起一勺药,仔细试过温度:"叫我的名字。"
"啸如..."她轻声唤着,就着他的手喝完药,"你高兴吗?"
他放下药碗,掌心轻覆在她小腹:"这是上天给本王最好的礼物。"
烛光下,他眼底有星光闪烁。她忽然明白,这个孩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化解过往所有恩怨的契机。
消息很快传回京城。
太后拖着病体亲自安排接驾,皇帝连下三道恩旨。但在一片喜庆中,也有暗流涌动。
这日他们在驿馆用膳,高舒沅又闻不得荤腥。扈啸如正要吩咐换菜,玄十三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他面色不变,只淡淡道:"知道了。"
待她睡下,他却在院中站到深夜。她起身寻他时,听见他与玄十三的对话:
"...崔相一党正在串联,想借王妃有孕之事做文章。"
"他们敢!"
"据说要重提前朝旧事,质疑血脉..."
她扶着门框,指尖发凉。原来喜悦背后,还有这么多阴谋算计。
一件披风轻轻落在肩上。他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夜里风大,怎么出来了?"
"孩子..."她声音微颤,"会平安吗?"
他扶她回房,在榻边坐下:"有本王在,谁也别想伤害你们母子。"
她靠在他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这一刻,她突然无比渴望这个孩子的到来——
不仅因为这是他们的骨肉,更因为这是新生的希望。
抵达京城那日,万人空巷。
皇帝亲自在城门外迎接,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高舒沅穿着王妃规制的礼服,宽大裙摆掩住了尚未显怀的腰身。
"皇婶一路辛苦。"年轻的皇帝笑容真挚,"太医说皇祖母听闻喜讯,病都好了大半。"
她含笑谢恩,目光扫过群臣。崔相站在文官首位,神情恭敬,眼神却透着寒意。
回府的马车上,扈啸如一直握着她的手:"明日进宫谢恩,若有人说什么,不必理会。"
她点头,忽然问:"若是女儿,王爷可会失望?"
他微怔,随即失笑:"若是像你,本王求之不得。"
当晚,摄政王府张灯结彩。扈啸如陪她用完晚膳,却破天荒地要去书房。
"王爷要去处置政务?"
他替她掖好被角,眸光深沉:"有些事,该做个了断了。"
她目送他离去,知道他是要去清除那些想要伤害他们孩子的势力。这一次,她不再劝阻。
深秋的王府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
高舒沅坐在窗边做针线,手里是一件小小的襁褓。扈啸如坐在对面批奏折,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
"王爷今日不忙?"她缝完最后一针,抬头撞上他的目光。
他放下朱笔,走到她身边坐下:"在看你。"
这些日子他推掉许多政务,尽可能陪在她身边。朝中都知道摄政王把王妃宠得如珠如宝,再没人敢提什么前朝旧事。
"给孩子取个名字吧。"她靠在他肩头。
他掌心轻抚她微隆的小腹:"若是儿子,叫承安。若是女儿..."
"叫宁乐。"她接口,"平安喜乐。"
他低头吻她发顶:"好。"
窗外又开始飘雪,而暖阁里春意正浓。她握着他的手,感受着腹中轻微的胎动。
从江南烟雨到京城风雪,从相敬如"冰"到相濡以沫,他们终于在这个冬天,等到了真正的新生。